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42046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每个孩子拥有一双音乐的耳朵(转载)作者:淳安县实验小学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孩子学会听声音在大自然里让孩子学会听鸟叫、蛙鸣、雨水的滴答、汽车的鸣笛等,引导孩子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和孩子一起玩“敲敲听听”的游戏,例如在厨房里用筷子先敲敲铝锅,再敲敲玻璃杯,比比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经常让孩子闭上眼睛,问他们听见了什么声音,反复在生活中、在孩子高兴的时候,训练孩子的听觉,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使孩子从小听觉灵敏。从而为听音乐打好坚实的基础。二、在欣赏教学中让孩子学会听音乐1、学会安静地聆听“学会安静”是培养良好聆听习惯的第一要素。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孩子们才能静下心来,学着去倾听音乐。安静的聆

2、听环境能够很好地维护音乐的传递。安静、完整地听觉过程能够让欣赏者全神贯注地感受音乐的灵魂,捕捉音乐的细微之处,它能大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和听力水平。在这个环节的实施中,刚开始时教师对学生要有严格的教学常规要求。手怎么放?脚怎么放?身体怎么坐?教师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学生要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地做好。如果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听音乐要安静地听。当孩子们已经形成了安静的聆听习惯后,教师不用再要求孩子们做什么。可以让孩子们随意地选择不同的方式和姿势来聆听音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也要学会“缄默”。学会静下来,尽可能把多一点的“完整”的聆听交给孩子们。当然这也并不是让教师

3、一言不发,只是要说得“精”,说得“巧”。在针对具体的音乐作品时,启发性的、意向性的引导多一点,直白的、程式化的归纳少一点儿,从而真正、切实地起到引领和点睛的作用。2、学会带着问题聆听“设问聆听”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欣赏前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通过教师的设问,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聆听,可以使学生聆听得更专注,指向性更明确。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动脑筋,学会带着问题去聆听。教师可以根据初听、复听、再听三个阶段提出不同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完整聆听、分段聆听、再次完整聆听三个阶段提出不同的问题。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度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4、做到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在聆听第4册第5课音乐狮王进行曲时,在初听前教师并没有出示课题,采用分段聆听分别提出问题:听了这段音乐,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可只听前4个乐句)这段音乐在说什么?音乐表现的是哪种动物?在完整聆听前提出问题:这段音乐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绪怎样?各表现了什么?每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这样孩子对所听音乐会更加全神贯注、集中精力、有目的地去听。教师不断地在聆听前将问题抛向学生,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感性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聆听的有效性。3、学会对比聆听“对比聆听”是听的深入,也是提高聆听质量最

5、主要的方法。人的听觉思维需要在声音的连续比照和鉴别中加深记忆。在聆听中我们可以对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做出对比,也可以对同一作品中多次出现的主题、乐句、乐段作对比,还可以对几个作品的风格、形式、情绪进行对比。如在聆听第7册第4课音乐乒乓变奏曲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们学会唱书上出示的主题音乐,接着在聆听之前提问:音乐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主题音乐?在复听音乐前又提问:这几次的音乐都相同吗?有没有什么变化?通过这种对比聆听的办法,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音乐一共有五次变奏。而这五次变奏主题音乐出现的音区都有所不同,伴奏音型的运用也有一些区别。学生们都显得很兴奋,学习的兴趣特别浓,教学效果也很好。

6、通过“对比聆听”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音乐的旋律美,还可以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学会表现音乐学会表现音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表现音乐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用语言表现音乐,用线条的变化表现音乐,用色块的变化来表现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现音乐,用模仿主奏乐器演奏来表现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或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表现音乐这些表现音乐的手段和方法孩子们都很喜欢,效果也都不错。三、在歌唱教学中让孩子学会听音乐在歌唱教学中让孩子学会听音乐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孩子们要学会听范唱,其次是要学会听伴奏音乐。既要学会听老师的范唱

7、,也要学会听录音里的范唱。通过聆听范唱,学生们要初步掌握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合伴奏音乐唱歌的时候,学生们既要会听伴奏音乐,同时还要完成歌唱的要求。如果自己发现有一点没有合上,应该立刻做出调整。四、教师要重视自身的聆听习惯教师自身的聆听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同样的教学条件下,同一内容的的两节音乐欣赏课:一位教师在聆听音乐的时候面无表情,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表情呆滞,毫无变化。而另一位教师在聆听音乐的时侯表情丰富,他的眼睛时而炯炯有神,时而微闭;他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微笑。对比一下这两节课,那一节音乐欣赏课的教

8、学效果会好些?哪一位音乐教师更受学生的喜爱?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有一句成语“耳濡目染”,它的意思是说:听多了,看多了,自然就学会了。诸如此类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由此可见教师示范作用的重要性。而这一点对于小学音乐教师尤为重要。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在音乐课的课堂上他们的小眼睛随时注视着老师的一言一行。所以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的同时,音乐教师自己也必须要重视自身的聆听习惯的形成。教师良好的聆听习惯一旦形成,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的形成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了。只要音乐教师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喜欢音乐、会听音乐的,都能拥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