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参与问卷编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41884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参与问卷编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堂参与问卷编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堂参与问卷编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堂参与问卷编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堂参与问卷编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参与问卷编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参与问卷编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参与问卷编制【摘要】本研究探讨了课堂参与的维度构成如 何?研究结果显示课堂参与由行为参与、认知参与、 情感参与以及互动参与构成。本文采用定性的研究范 式并对教学实践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课堂参与 问卷编制一、引言 随着现代教学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从事教学的工 作者发现了学生的参与存在的问题并且有大量的实证 研究开始专注于分析学生的参与。刘秋云( 2012)研 究发现 97.5%的大学受试者无论专业和性别都经历过 隐性逃课的行为。这些问题证实了教育工作者实际上 是对学生课堂参与的认知不足的问题并且对学生不愿 参与的深层原因知之甚少。本文通过自制大学生课堂 参与问卷并科学地研究了学生课

2、堂参与维度的构成。二、文献综述曾琦( 2001)通过混合研究方法发现小学生的课 堂参与特点和结构并将课堂参与划分为主动参与、非 参与、负向参与、自控下的被动参与和他控下的被动 参与五类。 Handelsman 等( 2005)编制了学生课堂参 与问卷并对课堂参与进行了划分为技能参与、情感参 与、互动参与以及表现参与。孔企平( 2003)在数学 课堂与学生课堂参与结合的研究中提出了课堂参与应 该分为行为参与、认知参与以及情感参与。刘亚玲( 2014)通过视频案例以中外课堂教学为 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参与情况发现 学生行为参与观察指标可细分为参与人数、参与时参 与形式和参与方式。王远

3、芳( 2011)采取了定量和定 性结合范式调查了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以及桂林 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 261 名学生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 综合英语课堂上的课堂活动参与频率不高,在综合英 语课堂的四个互动模式中小组活动型课堂参与模式平 均值最高。孙园园( 2015)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一学生 的性别与语文成绩对课堂参与有显著影响,女生比男 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中下 的学生课堂参与度更高。王常智( 2013)从工读学校 的学生参与度作为切入点发觉老师上课播放视频的频 率越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教师在课堂 上使用的教学用具越多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就越多学 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越

4、高,教师授课时语言的激励 对学生课堂参与影响力很大。三、研究设计1.研究问题。本研究拟回答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 课堂参与维度构成如何?2.研究对象、工具及方法。本研究选取某外国语 大学 216 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保 证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研究对象的专业以及年级分布均 不相同回收有效问卷 199 份。本研究采取了定量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工具是 采取自制量表大学生课堂参与问卷。本研究是基于 Handelsmar、孔企平的课堂参与问卷,以及参与基础 学习和教学方法作为理论框架,编制出了高信效度的 大学生课堂参与问卷。问卷的题项是以 5 级量表的形 式呈现。在对预测问卷进行了因子分析之后并

5、删除部 分题项之后, 形成了 20个选项的正式问卷, 并再一次 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信度检验,运用 SPSS17.0 软件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课堂参与 问卷的信度(Cronbach alpha为0.730,高出了可接 受的信度系数 0.70。四、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主要采取主轴旋转因子提取法,进行了探 索性因子分析,并根据其特点对析出因子逐一进行命 名。在大学生课堂参与问卷中, 对预测中的 24 题进行 了球形 Bartlett 检验,p0.01,KMO=0.808,表示时 候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要成分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初 步分析发现特征值大于 1 的因子有 4 个,可累计的方 差

6、为 80.186%。在删除因子负荷量过低的题项以及被 两个因子同时析出题项后, 研究者对剩余的 20 题项再 次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特征值大于 1 的有 4 个因子,可累计的解释的方差为 82.034%。方差极大 旋转后各因子的负荷量在 0.747-0.930 之间。探索性因 子分析结果显示课堂参与由四个维度构成,四个因子 因为分别体现了四个维度类型的特点因此命名为行为 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以及互动参与。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信效度检验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课堂 参与可以划分为四个维度: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 感参与以及互动参与。本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与 以往的课堂参与维度完全不同

7、的崭新框架,从新的视 角出发打破并完善了课堂参与的传统维度划分。通过 笔者的资料收集、分析以及数据的结果证实了课堂参 与概念维度重新划分的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可为以 后课堂参与的实证研究作为理论框架,有着较高的信 效度的问卷也为进一步探究大学生中何种课堂参与度 低并探究其原因作出铺垫。参考文献:1Handelsman, M.M. , Briggs, W.L., Sullivan, N.,& Towler ,A.(2005).A measure of college student course engagement.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98, 184-191.2刘秋云.某地方院校大学生隐形逃课的现状调查J.柯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 (2).3曾琦.小学生课堂参与类型研究 J .课程研究与 实践, 2001(1):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