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颗粒级配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41781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集料颗粒级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细集料颗粒级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细集料颗粒级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细集料颗粒级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细集料颗粒级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集料颗粒级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集料颗粒级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细集料颗粒级配检测实施细则(一)国 标1、检测依据 1.1建筑用砂(GB/T14684-2001)。2、质量要求 2.1 产品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2.1.2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DB50/5017-2001)。 2.2 技术要求 2.2.1 GB/T14684-2001规定的颗粒级配 注:a、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2.1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0.60mm筛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b、1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 85 , 2 区人工砂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 , 3 区人工砂

2、中0.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 2.2.2 DB50/5017-2001规定的颗粒级配 注: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2.2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0.60mm筛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3、适用范围 3.1适用于建设工程检测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和人工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4、主要仪器设备 4.1方孔筛:孔径为0.15mm、0.30mm、0.60mm、1.18mm、2.36mm、4.75mm及9.50mm,筛底和筛盖各一只; 4.2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4.3 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1g; 4.4 摇筛机; 4.5 浅盘和硬、软毛刷

3、等。5、检测前的准备5.1检测设备必须经过送检和自检合格。5.2 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1100g作为颗粒级配检测的试样,并将试样放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5.3 筛除大于9.50mm颗粒,记录筛余百分率。5.4样品数量:每个样品检2份试样。6、检测步骤6.1 准确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筛孔大小顺序从上到下排列的套筛上。6.2 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6.

4、3 称量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筛分后,各号筛的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否则须重新试验。7、数据处理 7.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7.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7.3 按下式计算细度模数,精确至0.01: 式中:分别为4.75、2.36、1.18、0.60、0.30、0.15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7.4 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7.5 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

5、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应重新进行试验。 7.6 绘制筛分曲线图: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子尺寸为横坐标,绘制筛分曲线图,根据曲线图观察颗粒级配。8、检测报告内容 8.1建筑(国标)用砂检测报告。(二)公路工程行标1、检测依据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质量要求 2.1 产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2 技术要求 2.2.1 JTJ041-2000规定的砂分区及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级配区I区II区III区累计筛余(%)9.50004.751001001002.363552501501.1865355010250

6、0.608571704140160.309580927085550.151009010090100902.2.2 JTJ041-2000规定的分类砂组粗砂中砂细砂细度模数3.73.13.02.32.21.63、适用范围 3.1 适用于公路工程混凝土用、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3.2 对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 3.3 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4、主要仪器设备 4.1方孔筛4.1.1 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孔径为0.075mm、0.15mm、0.30mm、0.60mm、1.18mm、2.36mm、4.75mm

7、及9.50mm,筛底和筛盖各一只;4.1.2 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孔径为0.075mm、0.15mm、0.30mm、0.60mm、1.18mm、2.36mm及4.75mm,筛底和筛盖各一只; 4.2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4.3 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1g; 4.4 摇筛机; 4.5 浅盘和硬、软毛刷等。5、检测前的准备5.1检测设备必须经过送检和自检合格。5.2 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1100g作为颗粒级配检测的试样,并将试样放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5.3混凝土用天然砂要筛除大于9.50mm颗粒;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要筛除大于4.75mm

8、颗粒。5.4 将过筛试样分为大致相等的2份试样,即每个样品检2份试样。6、检测步骤6.1 干筛法6.1.1 准确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5g。将试样倒入按筛孔大小顺序从上到下排列的套筛上。6.1.2 同国标6.2。6.1.3 称量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0.5g。筛分后,各号筛的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否则须重新试验。6.2 水洗法6.2.1 准确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5g。6.2.2 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6.2.3 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将集料表面洗涤干

9、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有集料从水中溅出。6.2.4 用1.18mm筛及0.075mm筛组成套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筛除小于0.075mm的颗粒,但不得将集料倒出。6.2.5 重复6.2.26.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且小于0.075mm的颗粒全部倒出。6.2.6 将1.18mm筛及0.075mm筛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全部回收在一个搪瓷盘中,不得有集料散失。6.2.7 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0.1%,-之差即为通过0.075mm筛的部分。6.2.8 用0.15mm、0.30mm、0.60mm、1.1

10、8mm、2.36mm、4.75mm筛、筛底及筛盖各一只组成套筛。6.2.9 将水洗后的干燥试样倒入按筛孔大小顺序从上到下排列的套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6.2.10 称量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0.5g。筛分后,各号筛的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7、数据处理7.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11、当采用水洗法筛分时,由于干筛时套筛中无0.075mm筛,故筛底即为0.075mm筛的分计筛余。7.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7.3 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须计算通过百分率,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7.4 按下式计算细度模数,精确至0.01: 式中:分别为4.75、2.36、1.18、0.60、0.30、0.15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7.5 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7.6 绘制筛分曲线图:以累计筛余百分率或质量通过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子尺寸为横坐标,绘制筛分曲线图,根据曲线图观察颗粒级配。8、检测报告内容 8.1公路基层用集料检测报告 或公路混凝土用细集料检测报告 或公路沥青用细集料检测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