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41781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2007-02-02 23:04:36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开展。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社会充满活力,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大局稳定,社会管理有序。新时期民政工作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关系密切,作用重大。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必然要求。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根本特征“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

2、会构造合理的社会;是行为标准的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其 根本特征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六方面:和谐社会是富裕的社会,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贫穷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 根本原因,俗语说:“穷则思变,“变,从客观上就带来了不和谐。只有从经济上加快开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大家开开心心,安居乐业,这样的社会必然是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活力的社会,即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由于社会开放公平竞争,为绝大多数的全面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破除了束缚人的创造活力和向前开展的各种障碍。例如逐步去除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的限制,使社会成员享有大致一样的 根本开展的时机,从而

3、减少不满和对立情绪。另一方面,严禁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大力反腐倡廉,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这就激发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促进社会开展的更大积极性。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即兼顾各阶层利益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社会各阶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形成合理的社会分配格局。例如:就业面的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国家加大落后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通过财税政策,调节各阶层收入,遏制两极分化。另一方面,扩大 根本养老、 根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一些地方贫困弱势群体既能吃上饭又能看得起病,既能养活孩子又能供得起孩子上学,从而防止绝对贫困,

4、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即制度完善、管理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民主与法治,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其民主权利。同时,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谐社会是太平的社会,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安全感的社会。要认真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开展。我国改革开放年来,人们生活富裕了,总希望天下太平,希望过上没有天灾人祸的安全日子。安全是人的最 根本需求之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要加快维护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稳定,

5、就没有社会和谐。和谐社会是自我调整和不断自我完善的社会,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根基与上层建筑 根本适应的社会。目前,中央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就是对前几次在“三农问题上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正是这个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使整个社会更加平等,更加和谐。二、新时期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民政工作要为广阔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开展稳定的大局服务,这说明民政工作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维护稳定、改革创新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达在:一是新时期民政工作范围广,接触面大,是社会性、政策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做好民政工作需要有

6、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实践证明:没有政府主导,民政工作就寸步难行;没有部门配合,民政工作就步履维艰;没有社会参与,民政工作就缺乏活力;没有和谐社会,民政工作就难以开展。二是新时期民政工作又是做人的工作,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民政部门的责任,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宗旨,由于民政工作重心在基层,根基在群众。因此,我们民政工作时时事事表达着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如果民政工作做好了,就能够进一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目前,我们民政部门最重要的是靠政府主导,做好民政工作;靠部门配合,推动民政工作;靠社会参与,搞活民政工作;

7、靠和谐社会,开展民政事业。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给新时期民政工作带来新的开展机遇,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民政工作在各级政府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职责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突出,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四是新时期民政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和谐社会上,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由于民政部门的 根本职能是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在所有的民政工作中,都要始终突出为民、利民的人本思想,坚持为民、利民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好标准。因此,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有着密切关系。三、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

8、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民政开拓创新的能力。要使民政工作紧跟不断开展的新形势,扎实推向前进,就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提高民政开拓创新能力。既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又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增强服务本领。新时期民政工作涉及面广,难点多、矛盾多,这是客观事实。我们要善于思考,分析问题,抓住本质,把握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是个大课堂,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特点、总结新经历、探索新途径。要善于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学习、思考、实践,进一步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民政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民政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既是实施

9、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需要,也是标准民政干部行为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提高民政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增强法制意识。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自觉在思想上确定不违规、不逾制的观念,公正、平等对待工作对象,自觉承受监视的观念。二是抓好建章立制。法律法规是为民施政的 根本依据,也是推动民政工作的重要手段。提高民政依法行政的能力,还必须建设健全民政工作规章制度,以完善的制度管人、管事。三是严格依法行政。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各项行政行为,权责统一,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视,违法受追究、侵权需赔偿并承受法律惩罚。进一步提高民政综合

10、协调能力。民政工作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一项根基性和综合性的工作,不仅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多个领域,而且开展一项工作难免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综合协调是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备的重要能力。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一是增强大局意识。大局就是全局,就是开展趋势。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大局。要从大局出发,整合力量,相互协作,推开工作的完成。二是善处各方关系。善于与协调的各方求同存异是协调的前提,只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尤其是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如涉及到群众利益时,要防止“与民争利。三是善用协调机制。目前,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开展需要,民政工作已建设了

11、两个工作机制,即:“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和“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前者是对整体民政工作而言,后者是对民政系统而言。在新形势下,根据工作需要,还建设了一些由民政部门牵头,或民政部门参与的协调机构,这些协调机构,进一步增强了开展民政工作的合力。进一步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民政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民。做群众工作是民政部门的天职,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民政干部的本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是丰富“为民情感。胡锦涛同志强调“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做好“为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民政工作者要铭记于心、化为行动,做到“思民之所想,忧民之所愁,急民之所难,办民之所

12、需,“体察民情,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厚待群众,培养“为民的职业情感。二是躬行“为民实践。群众观点是我们最 根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最 根本的工作路线。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是民政工作的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权益的代言人、维护人。进一步提高民政干部队伍的能力。民政干部职工队伍是实施民政工作的主体,如果主体能力不强,其他各种能力的提高也就无所依托。因此,提高民政干部队伍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抓班子建设,凝聚人心,培养和发扬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一是抓好班子。班子是一个单位的“灵魂、支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 根本保证。抓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成员思想境界和领导水平是关键。同时,还要加强班子成员团结,树立科学开展观,使班子成为团结协作、作风优良、务实高效、勤政廉洁、与时俱进的领导集体。二是凝聚人心。凝聚人心要靠事业,事业蕴涵理想和目标。要靠感情,赋予真挚感情,可以营造和谐,形成干事业的气氛。要靠机制,建设选人用人机制,使大家心齐,气顺、劲足、心情舒畅。三是培养和发扬好的作风。作风正、事业兴。我们民政部门要牢记“二个务必,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群众观点,用典型引导、示范服务的方法推开工作。作者为区民政局局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