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416257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12020年5月29日文档仅供参考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 )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其发展水平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战略举措。本规划根据(国发 7号)、(国办发 1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订重点规划11个行业,对全省服务业发展提出总体要求,是编制各服务业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一、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一)发展现状。总体规模发展壮大。”十五”以来我省服务业规模总体呈平稳扩大趋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

2、长11.3%,由 的1549.5亿元增加到 的435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8%。专栏1 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专栏2 四川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趋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服务功能得到加强。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房地产、旅游、科技和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在服务业中比重稳中有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面向民生的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展,教育、文化、卫生、农村服务业等不断优化升级。专栏3 四川省服务业内部结构行业名称增加值(亿元)比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67.5113.0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

3、和软件业246.685.67批发和零售业736.4116.93住宿和餐饮业360.208.28金融业459.2910.56房地产业388.428.9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8.272.4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59.193.6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5.511.28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203.854.69教育367.278.4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5.104.2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06.252.44合计 4350100税收和就业作用明显。 全省服务业实现税收749.6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52%,是全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服务业从业人数1445.5万人,占全省就业总人

4、数的30.5%,服务业新增就业数量占全社会新增就业数量的52.1%,成为我省吸纳就业人数最多、增长最快的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以来,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约24.5%,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服务业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57.13亿元,同比增长29.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 的51.1%提高到 的54.8%。专栏4 四川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专栏5 四川服务业各行业税收情况行业名称税收收入(亿元)比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36.034.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7.302.3批发和零售业191.2325.5住宿

5、和餐饮业19.532.6金融业90.4012.1房地产业198.1126.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1.965.6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36.384.9教育2.370.3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2.220.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250.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3.371.8其它行业94.4412.6合计749.6100开放合作步伐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和各种社会资本的规模逐步扩大,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物流、金融保险、批发零售等企业相继落户四川,当前全省已有4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含农村信用社)、55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保险机构以省级分公司计算)、140家外资批发零售企业。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蓬勃发展

6、, 全省服务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35.7%。(二)主要问题。对发展重要性认识不足。各级政府对服务业的地位、作用缺乏足够认识和应有重视,导致政策扶持不够、工作推进不力。部分服务企业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意识,现代经营理念薄弱,难以提供高效服务。对农村消费市场关注不够,农村服务消费能力长期不足。增速和占比有所下降。 以来我省服务业增长速度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 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旅游、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服务业增速仅8.3%,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 41.1下降到34.8,降幅高于全国同期5.3个百分点。

7、专栏6 四川省服务业增长速度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总体发展水平仍较低。总体规模较小, 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居全国第11位,仅为广东的28.4%、江苏的37.3%、浙江的49.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3个百分点,比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低19.3、3.7和6.2个百分点,与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70%的差距更大。人均服务品拥有量为534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60%,居全国第23位。专栏7 全国及部分省区服务业占GDP比重和人均服务品拥有量对比发展结构不尽合理。传统行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和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知识密集

8、型的高端服务业尤为薄弱。企业平均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市场竞争力较弱。区域发展差异较大,成都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41.7%,17个市(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缓慢,农村服务业发展十分滞后。体制性约束日益突出。市场化程度低,铁路运输、电力、通讯、公用事业等行业垄断现象较为普遍,金融、保险、教育等行业市场准入限制较多。服务产品价格管制较严,有些服务产品价格难以及时、真实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成本效益。服务标准化程度较低,标准体系尚不健全。服务业涉及行政管理部门较多,职责分工交叉,条块分割,统计工作体系尚不完善,协调难度较大,尚未形成发展合力。专栏8

9、各市(州)服务业增加值及占全省比重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两个加快”的重大战略举措。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依托,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方向,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突出重点行业,强化社会分工,合理规划布局,优化政策环境,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服务业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形成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规划引导,放宽

10、市场准入条件,规范服务业管理,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优先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关联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重点行业,带动全省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坚持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区域产业指导政策,引导不同地区依据自身比较优势确定不同的发展重点。坚持依托城市,带动农村。以中心城市为推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集聚,有效拓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坚持以城带乡扶持农村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服务业的城乡合理布局。 坚持服务生产,提升消费。加快发展与一、二产业转型升级

11、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满足各层次消费需求,加快发展市场需求大、带动作用强的民生性服务业,提升和扩大居民消费。坚持专业分工,互动发展。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扩大和深化社会化专业分工,促进工业企业改造业务流程,扩大服务业务外包,实现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加强对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增强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功能,促进农村服务业与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坚持创新机制,扩大开放。抓住成都列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深入推进全省服务领域改革,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吸纳各种人才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特别

12、是离岸服务外包,经过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省服务业发展水平。(三)发展目标。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规模,拓宽服务业领域,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打造一批重点品牌,形成优势特色突出、服务功能强、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力争到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总量快速增长。力争 服务业增加值增幅与GDP增幅基本持平,遏制服务业比重下滑的趋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力争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GDP增幅0.5个百分点以上,到 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专栏9 四

13、川省服务业增加值指数回归分析预测结构不断优化。力争到 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和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0%以上,农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旅游产业、对外服务贸易优势更加突出,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等民生性服务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形成以成都特大城市为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布局。就业和税收贡献加大。就业贡献显著增强,到 力争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递增5%,达到1700万人左右,其中新增就业人口超过300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35。创造税收不断增加,力争到 达到1200亿元以上,占我省全部地方

14、税收的比重达到55%以上。专栏10 四川省服务业就业容量指数回归分析预测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实施一批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重点工程,培育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打造一批有较大知名度的重点品牌,到 力争培育15户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力争全省3户以上企业进入中国服务企业100强。三、规划发展的重点行业根据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把握服务业发展趋势,突出我省比较优势,规划选择市场需求大、基础条件好、带动作用强、增长潜力大的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房地产、农村服务、旅游、文化、科技和咨询服务、社区服务、对外服务贸易等11个行业实施重

15、点突破,带动全省服务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一)现代物流业。1.思路和目标。围绕西部物流中心建设,依托交通枢纽、产业集群和区位优势,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强化基础设施,整合物流资源,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水平,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和结构升级。到 力争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到20%以下,培育5户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大型物流骨干企业。2.发展布局。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产品流向、交通条件等因素,构建”一个全国性区域物流中心和8个次区域物流中心”的四川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即以成都为全国性区域物流中心,攀枝花、泸州宜宾、达州、绵阳广元、南充、遂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