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41624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摘要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整个教育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同时丰富了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 。关键词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兴趣 能力当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经济迅速增长,人类已跨入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更不能

2、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展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获取知识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建构一个乐于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广泛展示其成果,使其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对文本、图形、静止图象、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有集成处理能力,为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交互环境。 第一,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3、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西沙群岛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

4、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西沙群岛的美。在学习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西沙群岛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自然刻在学生脑海。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二、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

5、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和录象,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

6、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化抽象为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如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课重点段时,动画演示:利利亚从家门口量十步埋下木匣。四年后,他回到家,先是数十步却没挖到木匣。经思考,他数五步挖到了木匣。此时,有学生质疑:既然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村子了,科利亚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埋下木匣,尽快离开村子呢?从家门口量十步埋下木匣不是在耽误宝贵的

7、脱险时间吗?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位置,科利亚四年后回家更容易挖到木匣呢?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让持相同观点的学生一起合作,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激烈辩论。课件中人物、木匣子可随鼠标移动,辩论各方运用课件演示阐明自己的理由,深入理解了课文。媒体交互性特点为这一学习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直观、形象的画面为学生唇枪舌剑的辩论提供了保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勇于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一千个读者,就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媒体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结合,使语文课堂展现出全新的面貌,有益于学生语文

8、素养的提高 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人类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我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学生通过查找,获取了火星、月球体积小、空气稀、温差大等方面的资料。把火星和月球与地球作比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这个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了解地球上的资源受到了怎样破坏,从而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是一个重点,为了突破重点,让学生充分了解资源受到了怎样的破坏。课上,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资源上网查找资料,通过上网学生找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图片、事例。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虚拟网络教学优势,在教授和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

9、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可提高教与学的效益。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利于培养了学生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丰富了课程资源。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现代语文教学新增的一个任务。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特别是计算机的独特的优越性,让它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以供学生学习时自主选择,自主利用。这样,既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适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找相关资料,如:向往奥运草船借箭宋庆龄和

10、她的保姆圆明园的毁灭等。在引导学生进行查找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就真正成为了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工具。五、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另一方面,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实也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认识这个世界。比如,动物过冬、蟋蟀的住宅等讲的是动物的世界;植物妈妈讲的是种子的传播;黄河象、琥珀讲的是化石的形成;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仿生学,黄河是怎样变成的讲的是环境的保护;将相和、草船借箭、田忌赛马讲的是历史故事。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11、,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如观潮一课,课文描述的是海宁盐官镇所见的“一线潮”,作者描述的是潮来之时像“一条白线”,像“一道白色的城墙”,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其实,钱塘江大潮远不止书中描绘的一种情景,还有交叉潮和回头潮。教师备课时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借助各种信息媒介丰富的信息源,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予以展示,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使寓教于乐成为现实,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丰厚的底蕴,教学时才能厚积薄发。 总之,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造教学的愉悦环境,增强教学信息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开拓学生思路,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更是大势所趋。今后,我将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开拓进取,不断前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学改革将会在网络环境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2、8期 2中小学电教2010年第2、10期,2011年第1期 3教学研究 2010年合订本4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1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