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41089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一、基本信息1、答辩人信息(咨询师),男,XXXX年出生,本科,XX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2008 年参加工作,从事对于劳教人员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希望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师的 专业学习和培训考试,提高对劳教人员心理问题的把握,学会可以运用心理咨询 的专业技术,帮助劳教人员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实习期间,在老师的督导下,先 后对 1 例来访者进行了 4 次心理咨询。2、当事人信息王某,男,30 岁,江西人,初中文化,2001 年随家人一起来到上海,曾经 营过一家理发店,生意还可以,后来被朋友骗,就放弃了理发店生意。家庭情况:母亲55 岁,父亲于去年病故,享年58 岁。哥哥,3

2、2 岁,已婚, 家里关系一般。犯罪事实:2010 年11月22日晚22时许,王某在上海市青浦区与一男子 李某发生争执,王某事后不服,召集朋友朱某、刘某带上钢管欲找李某报复,后 被巡逻治安发现,王某因寻衅滋事被处劳教一年。3、主诉王某称自从 1 月份调到现在服教的场所以来,已经将近 8 个月了,家里人就 只在3 月份来探望过一次,自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家人朋友前来看过他,一开始 他认为他妈妈和哥哥肯定还会来看他,只是可能都比较忙,抽不出时间,所以他 就耐心的等待,但是现在都过了这么久了,还没来,他开始怀疑是不是家里人已 经抛弃他了,来访者最近总是觉得没劲,情绪比较低落,做事没精神,晚上也睡 不好,

3、吃饭也没什么胃口,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一个多星期。不知道接下来的改造 生活将怎样度过。请心理咨询师给予帮助。二、评估与诊断1、初步心理测试结果 在第一次咨询时,对王某进行了心理测试,选择的测试为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粗分54份,标准分68分,提示存 在抑郁倾向;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粗分45 分,标准分56 分,提示焦虑不明显。2、当事人的主要问题结合王某在面谈中的情况,王某主要问题为:因为自己被处劳教,家人又长 时间未曾前来接见,王某开始怀疑家里人已经对他失去信心抛弃了他,且王某因 为做生意被骗而导致生意失败,觉得这世上没有人好相信,只能靠自己,但自己 又没用

4、,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3、诊断根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王某表现为一是认知偏差,倾向于消极的角度看待 人和事;二是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萎靡;三是对大多数事情表现出无所谓、 不感兴趣的心态;四是失眠且食欲降低。王某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与抑郁症有类似 之处,但又有区别,抑郁症的时间结点是两周,而王某现在是一周,即未达到时 间标准,另一方面应从程度轻重上看,从是否造成社会功能受损这方面,来判断 未达到抑郁症的标准,根据SDS测试结果及王某表现,可诊断为王某存在抑郁倾 向。三、简要分析1、成因分析 综合来看,造成王某目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大方面(见图 1):(1)现实因素。王某因寻衅滋事被处劳动教养的

5、,之前没有任何前科,犯 错后王某非常内疚和后悔,觉得对不起家人,家里人又长时间没有前来接见,使 王某心里开始胡思乱想,怀疑家人已经不原谅他抛弃他了;再加上王某做生意被 骗后他认为世上没有人可以相信,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怀疑。(2)内源性敏感的个性特点。王某的个性具有敏感的特点,平时别人的一 言一行,王某都会去想别人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想法,别人是不是在针对自己, 在想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很多消极的自我联系,激发负面情绪,引发心境障碍。图 1:心理疾病爆发路线图1)改变来访者不合理的消极认知;(2)引导来访者建立合理的积极认知观念;(3)改变对自己的评价,重建对生活的信心。3、干预计划拟主要采用认知疗法

6、,在四周以内,进行 4 次咨询。认知疗法: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贝克提出的,基本观点包括: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绪和行为的障碍主要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而不 是外部事件的直接后果;情绪障碍通常伴有消极的认知,它们与情绪障碍互相加 强,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情绪障碍经久不愈;情绪障碍来访者的认知常蕴含 着重大的曲解,若这些曲解得到识别和修正,其情绪和行为也将随之改善。咨询师共对王某实施了四次心理咨询。在第一次咨询中,主要是了解问题,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确定咨询目标,树立对于咨询的信心;第二次咨询主要改 变来访者对家人不合理的认知,使其领悟到他的家人其实还是很关心他的;第三次咨询

7、主要改变来访者对自己的消极评价;第四次咨询引导来访者学会面对问题的方法,学会积极乐观,学会主宰命运。主要目标:了解情况,全面评估心理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建立良好的咨访关 系,树立对于心理咨询的信心。时间:60 分钟。主要内容:倾听王某讲述自己的问题,咨询师以真诚、非批判、无条件接纳的态度,使他感到安全,并快速建立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确定咨询目标。以下是咨询片断:咨询师(以下简称“咨”):请你放心,今天你在我这里所说的一切,我会为 你保密的,即使你是劳教人员也一样。来访者王某(以下简称“访”):我最近老是觉得没劲,觉得挺烦的,做事业 没精神,晚上经常睡不着。咨:这种状态持续多久了呢?访:有一个多星

8、期了。咨:一个多星期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访:也没有特殊的事情,就是家里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来看我了,已经三个多 月没来看我了咨: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希望他们多来看看你,但 是他们没有来,你觉得挺难过挺伤心的,对吗?访:嗯。咨:事实上,在咨询中我们发现许多人都有像你这样的心理问题,希望得到 家人更多的关爱,但因为某些原因没能来看你,使你觉得心情抑郁,出现你说的 那些症状。主要目标:改变来访者对家人不合理的认知。时间:60 分钟。主要内容:王某多次提到自己的家人抛弃自己了,他们不原谅自己,所以发现王某内心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并且让王某相信家里人很久没来看他并不是意味 着抛弃他,其实家

9、里人一直都很关心她,安抚王某的情绪。以下是咨询片断:咨:你觉得你现在跟家里人的关系怎么样? 访:他们已经很久没来看我了,估计是他们觉得我不孝顺不争气,不愿意来 看我了。咨:是你自己这样觉得,你家里人并没有这样说过,对吗? 访:我觉得他们就是这么想的,只是没有明说罢了。咨:你提到你父亲去年病故,家里的担子都压在你哥哥身上,你哥哥刚结婚, 而且比较困难,我想他肯定要每天都努力而辛苦的工作来养活这个家吧,所以或 许他们很像来看你,但是真的很忙抽不出时间来看你。访:(沉默) 咨:而且你妈妈希望你安心改造,早点出去娶个媳妇过安稳日子,你能从这 句话里体会到她对你的关心吗访:嗯,我妈妈以前都是很关心我的。

10、咨:你能理解到这点我很开心,以后这种类似的想法再次出现时,你能不能 这样告诉自己:“妈妈和哥哥并没有抛弃我,他们其实都很关心我,只是他们太 忙,没时间而已”?访:我试试吧主要目标:改变来访者对自己的消极评价时间:60 分钟。主要内容:王某一直认为自己很没用,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观念对王某的信心打击很大。运用积极关注等技术,让王某相信他是一个很能干很有用 的人,家里人也很需要他,提高他对自己的正面积极的评价,引导他以后遇到问题都要积极乐观的面对,不要消极沉沦,并鼓励他积极生产劳动,多参与各种活 动来改变目前状况。以下是咨询片断:咨:你上次提过你以前开过理发店做生意,做的还不错对吗?访:一开

11、始还不错,是后来被朋友骗了,于是就泄气不做了。 咨:朋友骗你是他不对,并不是你的错。访:自己比较容易被骗,没什么心眼。 咨:我倒是觉得,这个恰好从侧面反映出你比较信任朋友,不会对朋友疑神 疑鬼。访:既然是朋友,我肯定不会怀疑他,要不然就不是朋友了。 咨:自从入所以来,队里的干警有没有表扬或夸奖过你? 访:有一次,队长说我做编结绳是编得挺快的,不过那已经过去很久了,是 我刚进来不久的时候咨:恩,很好,干警这样说你,就说明你状态好的时候,工作效率挺高的, 反应挺快挺聪明的。访:也许吧。咨:通过这几次咨询对话的了解,我觉得,其实你并不是你自己所说的那种 没用的人,相反,你是一个聪明而有用的人,只要你

12、愿意,很多事情都可以做的 很好,而且你家里人也需要你。访:真的吗?咨:真的,你有能力,又重感情,这些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访:谢谢你这么鼓励我。四次咨主要目标:引导来访者学会面对问题的方法,学会积极乐观,学会主宰命运。 时间:60 分钟 主要内容:进一步巩固王某积极正面的认知与信念,让她坚信家人自始至终 没有抛弃他,以及家人在外面生活的不易,希望他能安心的改造,早日回到家人 身边,帮助家里一起努力好好的生活。以下是咨询片断:咨:最近感觉怎么样,心情好点了吗? 访:心情好多了,轻松多了,也想通了,我妈和我哥他们都有自己的难处, 我就听我妈的话,安心在这里服教,好好表现,争取早点出去跟他们团圆,重新

13、 开始生活。咨:恩,你能这样想我非常开心,以后遇到问题就往好的方面想。现在你还 会觉得自己没用吗?访:基本不会了,谢谢你 咨: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后都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亲 人对你的关心,学会理解对方,学会乐观、积极面对问题,要记住,命运掌握在 自己手里。五、效果与反馈总体来看,对程某的心理咨询效果比较明显,实现了预定的咨询干预目标。1、来访者评价:心情好转,睡眠状况得到改善,认知观点得到改变。2、带队干警评价:来访者劳动表现有进步,比以前积极了,也有精神了。3、咨询师评价:来访者已经逐步改变原来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在咨询师的指导 下,慢慢建立合理的认知观念,自我评价也明显提高。

14、4、心里测验的前后评估:最后一次咨询过程中,对王某再次进行了抑郁和焦虑 自评,其抑郁自评量表的结果为:粗分 43 分,标准分 54 分;焦虑自评量表的 结果为:粗分38 分,标准分48 分。与第一次测验结果相比,情况好转了很多。 六、个案评价总体来看,本次咨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帮助王某改变了其不合理的认知, 包括人为家里人不来看他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抛弃他以及觉得自己很没用等观念。 在劳教所,想来访者王某这样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流,自信不足,自我评价低 的劳教人员为数不少,特别是外省籍劳教人员和社会功能不强的劳教人员,这是 劳教场所心理咨询的重点。一般心理问题的抑郁其实就是劳教人员中普遍存在的 错误认知和不合理信念,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不能适应场所的服教生活。 心理咨询在劳教所很有用武之地,在我们工作中也很需要心理学相关知识。但是 由于个案咨询实践经验不够,在咨询过程总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技巧、及时 共情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深感自己水平有限,咨询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此恳请专家老师给予 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