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40891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 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1(1962字)设计意图:本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有趣的动物。啄木鸟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针对大班幼儿欣赏,可理解为啄木鸟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采用苹果树找医生的故事作为欣赏线索;利用“欣赏图谱”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

2、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准备:1、幼儿的经验准备:课前听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初步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教具准备:欣赏图谱一幅、画有不同线条的卡片若干、幼儿表演用道具(树叶、啄木鸟鸟嘴)、磁带、录音机。重点难点:活动过程:1、利用有关啄木鸟的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教师用简短的谈话帮助幼儿回忆啄木鸟的特征。(尖尖的嘴巴,细长的舌头,又短又粗壮的脚趾可以紧紧的抓住树皮,又硬又有弹性的尾巴可以支撑身体。)2、初听乐曲(12遍),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出示欣赏图谱并讲述故事“苹果树找医生”。(苹果树生病了,啄

3、木鸟医生仔细地为它们检查,发现原来是坏蛀虫在捣乱,“咚咚咚”啄木鸟把虫捉完了,苹果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啄木鸟医生高兴地跳起了舞。)4、结合图谱和教师动作,复听乐曲。A段(共四句):每乐句由上而下均匀地抚摸一棵树干,表示啄木鸟在为苹果树作检查。B段:第1、2、3句中每句三个跳音,第4句一个跳音,每个跳音一个洞,表示啄木鸟捉虫。C段:每四小节划半个树冠,表示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5、分段欣赏,了解乐曲结构和音乐特点。教师分别清唱A段、B段、C段的旋律,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并引导幼儿积极地感受,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条来表示每段音乐。6、幼儿耳听音乐,眼看图

4、谱,手按音乐结构随着老师的手在图谱上“书空”一次,完整地感受音乐。7、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1)幼儿随音乐集体创编啄木鸟的动作。(2)幼儿随音乐表演苹果树生病的样子和恢复健康的样子。(3)分角色(苹果树和啄木鸟)合作表演。活动延伸:将扮演啄木鸟和苹果树的道具放入表演区,供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表演。自评反思: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幼儿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

5、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用不同形式的线条来帮助幼儿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

6、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2(1106字)一、活动目标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分辨乐曲的ABC结构。知道A段乐曲节奏平稳、B段乐曲节奏跳跃、C段乐曲优美,同时学习找准弱拍起乐句的一个强拍。2、子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示自己的感受。3、欣赏音乐,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二、活动准备1、啄木鸟投影图谱一幅(见幼儿用书:啄木鸟)。2、音乐磁带啄木鸟,录音机。3、啄木鸟指挥棒一支。三、活动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引导幼儿了解音乐内容。教师出示啄木鸟指挥棒,引起幼儿的兴趣。师:有一只勤快的鸟,它是谁

7、呀?教师讲述故事。2、教师引导幼儿在投影图谱的帮助下欣赏音乐。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看图欣赏音乐。师:有一段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勤快的啄木鸟医生帮苹果树治病的故事。音乐说了三件事,有三段(检查、捉虫、长出新叶)。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用手指跟随啄木鸟指挥棒在图谱上移动,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师:伸出你们的小手指,我们跟啄木鸟一起到树林里看一看,好吗?(A段:共四句,每乐句由上而下均匀地抚摸一棵树干,表示啄木鸟为苹果树作检查。B段:第1、2、3句中每句3个跳音,第4句1个跳音,每个跳音一个洞,表示啄木鸟捉虫。C段:第4小节划半个树冠,表示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教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弱起部分,并找准弱

8、拍起的乐句中第一个强拍,用拍手或其他动作表示。师:这次我来唱乐曲,你们用拍手的方法,找到要开始做动作的地方。3、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演的方式感受音乐。教师引导幼儿为三段音乐创编不同的有规律的表演动作。师:在啄木鸟给树检查身体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在啄木鸟给苹果树捉虫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最后,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果树又重新长出了树枝?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随音乐进行表演。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合作表演。师:谁愿意当苹果树?谁来当啄木鸟?每只啄木鸟找一棵大树和他面对面站好。幼儿交换角色表演。2023年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3(1944字)【设计意图】本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三桃花朵朵中的次主题二“莺歌燕

9、舞”。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可理解为啄木鸟在大森林里寻找生病的大树);B段乐曲节奏跳跃(可理解为啄木鸟为大树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为大树治好病围绕大树欢快的跳舞)。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采用三幅图画作为欣赏线索;利用“欣赏不同图画”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画)、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活动目标】1、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和形象。2、幼儿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活动准备】啄木鸟音乐磁带、三幅

10、森林的情景画(啄木鸟飞在森林中寻找、啄木鸟为大树治病、啄木鸟开心的飞舞)、大树模型、啄木鸟头饰若干。【活动重难点】重点: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和形象。难点:幼儿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有个医生技术高,尖嘴好像手术刀。啄开树皮把虫瞧,叼出蛀虫一条条。”引出树木医生啄木鸟。2、出示三幅森林情境画,引起幼儿音乐欣赏的兴趣。幼儿啄木鸟今天又去干什么了呢?出示第一幅图画:在大森林里,有一只啄木鸟,它飞来飞去。它正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寻找生病的大树(重点突出寻找一词)出示第二幅图画:啄木鸟找到了生病的大树。它把自

11、己尖尖的嘴巴,放入因生病而痛苦不堪的大树身体里,用力的啄(重点突出捉虫)出示第三幅图画:啄木鸟围绕大树飞舞(重点突出啄木鸟与大树的高兴)3、引导幼儿欣赏啄木鸟音乐。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有一首音乐讲的也是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故事,你们听啄木鸟是怎样给大树治病的?4、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5、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教师利用三幅情境图和肢体动作配合,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感知旋律的变化。6、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1)啄木鸟在森林里,它不知道哪棵树生病,它会先怎么样?(寻找)让幼儿自由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如:边学飞,便睁大眼睛;飞左飞右(2)找到生病的大树,发现虫子,开始捉

12、虫了,它怎么捉虫呢?(捉虫)可加语言“笃笃笃”,随音乐节奏做捉虫动作。(3)捉虫后我们听到了欢快的旋律,猜一下他们都感觉怎么样?(高兴),用肢体动作表现,如:挂着笑容欢快的飞舞、翩翩起舞7、师幼互动,分不同角色表演。教师或个别幼儿扮大树,其它幼儿扮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8、分组随音乐进行集体表演,教师指导。注意演大树的幼儿,一定表现出治愈前的痛苦和治愈后的高兴对比。9、活动结束,幼儿学啄木鸟飞出教室。【活动延伸】可在表演区创设森林情景,投放啄木鸟头饰继续表演。【活动开展小感】音乐欣赏活动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仍然非常具有难度。在幼儿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让幼儿欣赏这段音乐,他们很难听出什么,更不用说达到预想目标了。而设计本活动,我们首先谜语导入,引出主角;然后运用情景画、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知道是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故事;接着,让幼儿欣赏音乐,他们便可以慢慢说出自己听到和感受到了什么;再次,听音乐时,我们到音乐段落转折处,可以加上手势或简单的肢体动作,帮助他们分辨旋律的变化。在活动中,还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技巧性。让幼儿通过提问能说出“寻找”“捉虫”“高兴”等关键词,在此基础上表演,便会得心应手。希望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对大家有帮助,如有不足请大家与我联系,多多指导!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