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案全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40607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江西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江西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江西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江西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案全册(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格式整理版第一课:中国山水画艺术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基本变化规律。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组欣赏、讨论课本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二、发展阶段: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3、平行透视和

2、成角透视的区别。(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4、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三、学后整理: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知识。2、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第二课时一、引导阶段:1、检查课前准备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二、发展阶段: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2、讲评作业:(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

3、变化为标准)(2)、老师统一点评。三、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第二课:实用美观的产品设计教学目标: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4、。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3、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4、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

5、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5、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第二课时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2、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3、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4、作业点评。教学反思:第三课:多样的“世博”建筑教学目标:1、根据记忆活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搜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导。1、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2、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描写优美风景的课文片断。3、引导学生曾经听过的

6、旋律优美的音乐,产生的联想。4、引导学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乡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二、指导学生作画。1、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进行作画。2、作画形式、要求:(1)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2)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三、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第二课时1、揭示内容:利用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景画。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懂得创作方法:利用我们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景画。3、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4、展示优秀作品。5、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第四课:

7、有趣的影像教学目标: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3、指

8、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3)第三步:装上木棍。二、发展阶段。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第二课时一、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

9、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第五课:多彩的田园风光教学目标:1.赏析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景画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2.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的作品。3.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描绘家乡的风景。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赏析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景画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2. 2、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3.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家乡富有特色的风景图片资料或美术作品。(教师)各种风格的风景画图片作品

10、。教学过程:1.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提问:你认为最美的风景在哪里?(1)让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风景。(2)教师展示各地风光图片资料,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感受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特色。(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景,并通过画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风景具有不同美感。)2.欣赏描绘风景的绘画作品。提问:风景画和风景照片效果一样吗?为什么?(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风景画作品。从这些风景画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展开欣赏与讨论。(2)教师重点讲解雨、干草车等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用不同手法表达对雨景独特的审美感受”,并让学生探究“表现手法与意境表达”之间的关系。(3)小结:看似平凡的风景,在艺术家

11、的眼里会有不平凡的美,这取决于一个人对于美的感受能力。3.分析风景画的艺术特点。提问:你知道怎样才能画好风景画吗?(了解风景画的构图特点。)(1)师生互动:赏析作品,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教师举例分析: 油画具有写实效果较强和色彩丰富的特点,适合表现色调优美、色彩丰富、写实的风景画,如干草车、村口; 水彩画具有色调明快、善用肌理效果的特点,适合表现色彩及写实或有特殊效果的风景画,如都市情怀;版画具有线条块面明确,色彩较为单纯的特点,适合表现明暗对比强烈,造型以线条块面为主,色彩关系较简单的风景画,如山城印象、西递村系列之十一。4.表达自己家乡的美。提问: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风景?

1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点明课题。)(1)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风景图片和美术作品,并谈谈自己对家乡景色的感受。小结:我们的家乡杭州,是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美丽城市。(2)继续分组讨论:何种构图形式和表现手法适合表现自己家乡的风景特点。小结: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我们需要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在我们最熟悉的家乡就有最美的风景。揭示课题:美丽的家乡。5.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绘画工具。下节课就让我们来画画我们美丽的家乡!提问:你准备表现怎样的风景?选用怎样的材料和工具?小结: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表现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和材料工具。课后画好草图,下节课完成创作。第二

13、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的作品。2、 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学生)适合自己的材料和工具,自己喜爱的家乡风景图片资料。范画作品、绘画工具(如水彩、水粉、素描、油画棒等常用工具)。教学过程:1.技法介绍。提问:怎样才能有效地使用你们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介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1)了解学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情况。(2)师生互动,了解水彩、水粉、素描铅笔、油画棒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表现效果。(3)教师现场演示一些特殊技法(如湿画法等),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创作思路。2.教师演示作画步骤。提问:怎样开始你的风景画创作呢?教师展示自己的范

14、画和优秀的学生作品。通过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1)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景。(2)根据表现内容确定构图形式。(3)确定画面的主次关系。选择最感兴趣的风景作为画面的中心。(4)开始表现。3.学生创作。根据教科书中的学习建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修改上一节课的草图,开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并作个别指导。4.作业展示与评价。第六课:亮丽的城市风景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词语,如“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能书写、能掌握词义。2、能了解景观花卉的分类、材料和设计原则。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能整体感知文意,简单地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美、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和难点:1、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