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考试面试题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40574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考试面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考试面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考试面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考试面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考试面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考试面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考试面试题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考试面试题库一、面试内容1、自我分析(5分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包括性格、气质、情绪、思维等)作简要分析;2、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设计或心理咨询方案设计(10分钟),二者任选其一,以抽签形式选定面试题目。二、面试方法1、参加面试的教师按排定的面试时间,提前20分钟进休息室(试题抽签室)休息。2、在休息室填写面试表中的有关项目,并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抽签面试题目。3、抽到题目后,到准备室作面试准备。面试准备时可参考有关资料。准备时间15分钟。4、到预定面试时间,进入指定试场。面试时不得使用任何资料。面试时间15分钟。三、面试评价指标运用基本理论是否得当、辅导过程设计是否得当、语言

2、思维表达是否得当、情绪行为表现是否合理、自我分析综合印象。评分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自我分析分析自己早年的生活经历、生理情况、行为习惯、曾经遇到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构思与设计请根据所指定的活动内容范围,以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为对象,构思与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简述各项设计安排的主要理论依据。时间不超过10分钟。教案例子欣赏自己,欣赏他人详见下面附件。可在本班班会上试验。如果自己有教案,可拿到“心灵之家”进行教案指导。叙述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本堂活动课的主题; 2、本堂活动课的主要目的;3、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 4、活动的主要过程; 5、活动中应注意

3、的问题。选用话题共有18个: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2、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准确评价自己?3、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抗挫能力?4、如何帮助学生调控消极情绪?5、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6、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某一种学习能力?7、如何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志?8、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9、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10、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11、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异性同学交往?12、如何帮助学生与同伴更好地交往?13、如何帮助学生改善亲子关系? 14、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自我形象?15、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16、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或游戏机?17、如何帮助学

4、生正确选择升学志愿? 18、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恰当的消费?心理健康教师C证上岗培训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活动主题:相信我能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信对人的重要作用。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信。3、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时要学会自信,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困难。活动形式:童话剧表演、交流、才艺展示、“自信箱”活动准备:话剧、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活动过程:课前音乐真心英雄。 同学们,大家的好朋友丁丁也来了,他要为我们带来一个小品,大家想看看吗?一、童话剧我不行与我能行1、演一演 (演员着头饰上场)旁白:小乌龟丁丁很想跟小伙伴一起玩儿,可又怕自已笨手笨脚招人

5、笑话。小伙伴儿:“丁丁,我们一起爬坡好吗?”丁丁:“我不行呀!”小伙伴儿:“你又没爬过,你怎么知道不行?”丁丁:“我很想爬,可是,我怕不行!”小伙伴儿:“你真笨,不试试就说不行!我看你是真的不行了!”龟爷爷:“你们别笑他,他总有一天会行的!”旁白:小伙伴们爬坡玩儿去了,突然,龟爷爷不小心摔了跤,四脚朝天躺在地上。龟爷爷:“丁丁,快来帮帮我!我翻不过身来啦!”丁丁:“我想帮助你,可我不会呀!”龟爷爷:“那你就试试吧!我这样四脚朝天多难受呀!”丁丁:“让我试试吧!”丁丁:“成功了!成功了!”龟爷爷:“是呀!真谢谢你,我真为你高兴。其实,你挺能干。现在,你再试试爬坡吧!”旁白:于是,丁丁就跟在龟爷爷

6、的后面,爬起坡儿来,不一会儿,他们就爬上了坡顶。丁丁:“我成功了,我又成功了。”旁白:丁丁高兴极了,又跟小伙伴儿一起玩去了,它什么也不怕了。2、说一说。看完丁丁他们的表演,你有什么话想说吗?(丁丁开始为什么不敢爬坡顶?丁丁后来成功了没有?为什么?)过渡:是啊,只有不怕困难,勇敢尝试,才有机会成功。(师提议:站起来,静静的对自己说一声:“相信自己”),接下来,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小精灵,咱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么样做的。二、自信的小精灵1、出示4副图,小组讨论(小精灵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样做的?他自信吗?)(图1:虽然客观条件不足,但小精灵不气馁,没有因此而放弃目标,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克服不足

7、,最终获得成功;图2:一次考试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只得了75分,小精灵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每天沉浸在对自己的自责中,而是相信自己,这样才能更加努力地复习,考试时才能更认真,下次就能考得更好。图3:小精灵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抓住每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不畏惧,不退缩;图4:小精灵喜欢自己,正确对待自己,能够经常看到自己的优点。)2、指名汇报。(师适时引导、点拨,归纳出:努力、寻找优点、勇于尝试、欣赏自己)3、那么,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还有经历过或见过哪些像小精灵这样自信的表现?过渡:听了小精灵和同学们自信的表现,咱们再看看小糊涂又是怎么样做的。三、不自信的小糊涂1、出示4副图,小组讨论 小糊涂遇

8、到了什么事情?他又是怎么样做的? (图1:老师让小糊涂当小组长,但小糊涂对自己的能力很不自信,不愿意当小组长。这样就失去了培养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图2:小糊涂总认为别人好,自己不好,自己再努力也赶不上别人;图3、小糊涂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愿意报名参加区里的比赛,放弃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图4:小糊涂仅仅因为自己长得不好看,就全面否定自己。)2、汇报讨论结果。过渡:其实,不只有小糊涂不自信,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自信的时候,大家愿意听听别人的心声吗?四、收获自信1、这是老师收集的同学们遇到不自信的事情(出示“自信箱”)。2、师读,其他同学想办法帮帮忙。 过渡:谢谢同学们的帮忙,我想,大家一定更加自信

9、了。(师提议:单排同学当镜子,双排同学对着镜子说:“我能行”,互换。)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提供一个舞台,让同学们自信的来展示自己的才艺,好吗?五、展示自己,更加自信。1、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活。(其他同学加油、鼓掌)2、小结:领略了同学们的拿手绝活,分享了同学们成功的喜悦,其他同学咱们争取下次上台表演好吗? (师提议:站起来,一起说一声:“我行,你也行,你行,我也行”。过渡:刚才,龟爷爷帮丁丁树立了自信心,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自信的话想对自己的好朋友说,让我们把礼物卡片送给好朋友,好吗?六、互赠礼物,珍藏自信。1、生互送自信礼物卡片。2、大家愿意把收到的礼物与大家一起分享吗?(生分别读收到的自

10、信礼物)3、老师也想送大家一份礼物:儿歌:相信我能行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4、小结:老师希望大家把这份礼物藏在心里,直到永远。好吗?最后,让我们站起来,大声地说:“相信我能行”。再见! (三)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活动设计 每个人都会面临失败和竞争,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越高,挫折带给他的消极作用越小。相反,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低,必然会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不利的状态下,影响自己的学习和进步。可见,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有助于他们顺利走过漫长的学习和生活历程,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 辅导目的: 教育学生遇到挫折不要屈服,而要正确认识挫折,善于吸取教

11、训,从挫折中奋起,以更大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从而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 辅导前准备 1、故事录音:牛顿受辱发奋。 2、收集班中一些能够在挫折中奋起,并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并作好介绍的准备。 3、准备心理测试的问卷 每人一份 。 4、准备好名人、伟人战胜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 辅导步骤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老师想请摔过跤的站起来,谁能说说摔跤的滋味。 2、揭题 在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走一条平坦的路,但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有人说,挫折是人人有份的“快餐”,也就是说,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失败,乃至遭受不幸。这时

12、候,你是被挫折吓倒,一蹶不振,还是以顽强的意志走向成功呢?老师想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对,我们应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板书课题:跌倒了,爬起来! 二、辩析事例导出问题 1、导言 挫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苦难对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80年代末,在我国的南方某市,曾经发生了两个震撼全国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十来岁的小男孩。下面请同学们来看这两个故事。 2、利用投影出示这两个故事 故事一:一个11岁的小男孩,他同桌同学手表丢了,那位同学告诉老师手表可能是他偷走了,老师找他了解一下情况,并没有认定是他偷的,但他承受不了这个刺激,竞上吊自杀了。 故事二: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在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后,还顽强地与死神博斗,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接受化疗。更感人的是,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化疗,其他时间坚持上学,而且学习成绩良好。 3、讨论:你赞成哪个男孩的做法?为什么? 4、小结 这是两份截然不同的人生答卷!前者,在小小挫折面前,主动地放弃了生的机会何等脆弱!后者,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仍然努力奋发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