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民间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403922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民间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利用民间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利用民间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利用民间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民间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民间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民间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小班幼儿是掌握语言和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民间游戏活动中可抓住各种机会,灵活、随机、有目的地对幼儿加以培养,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有效地改善幼儿学习语言的方式,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思维等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利用民间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一、 在激发幼儿兴趣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兴趣是引导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兴趣的事人们总是愉快主动地去探索,而幼儿兴趣更是如此。民间游戏,毫无疑问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因此,在民间游戏中应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激活幼儿语言表达的思维,使

2、幼儿主动愉快地在游戏去表达。在民间游戏中,幼儿既感到韵律的美又满足了游戏欲。如游戏“拍手谣”,它配有儿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念起来琅琅上口。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又满足了幼儿的好动,好玩,好说等心理特点,在游戏中使幼儿有说的内容,有想说的愿望,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口语发展的速度和效率。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在参与游戏的同时,幼儿心情愉悦,增进了同伴间的交流。如:在游戏“拉大锯”中我首先让两位宝宝面对面互相盘腿坐下,然后手拉手一前一后作拉锯状,并且嘴里还念:“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前唱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一块唱大戏。”孩子们在“拉大锯”的游戏中体验到了两两合作

3、的乐趣。通过这些游戏活动,激发孩子能说话的兴趣和欲望,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从不敢说、不愿说到愿意说、大胆说。二、 在良好的语言交往坏境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游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而幼儿则可以通过游戏环境用语言进行社会性交往。如做民间游戏“推小车”时,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扮推车人,一个扮小车,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添入儿歌后,幼儿边推小车边念儿歌,适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不单单集中于小车,使其推小车格外轻松。在愉快的气愤中“买蛋糕“,加

4、上周围幼儿的配合,一唱一和,使此游戏情趣颇足,同时培育了幼儿的表演能力,游戏也充满了生活气息。再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头。”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幼儿在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空间中通过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主管感觉表达的现实社会要素的游戏活动环境中,通过实际运用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三、 在角色扮演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好模仿,好表现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感觉思维阶段,他们的语言学习须是在具体的感性的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来进行。让幼儿扮演一定的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特征,进行角色间

5、的简单对话,让幼儿在角色的情景表演中既感受到了自我表现的愉快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民间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例如,教师在观察“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发现这一现象:两位扮演妈妈的幼儿对同伴态度不好,这时同伴就提出抗议:“妈妈说话是很轻的,不是你这样的。”于是,一位“妈妈”就与之辩白说:“我是假妈妈,当然也可以这样了。”而另一位“妈妈”则改变自己语言输出方式,尽力去模仿妈妈温柔地说话,体贴地照顾孩子,并友好地与周围的同伴进行语言交往。在这种过程中语言的表达也会越来越准确和完整,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真正发展。四、

6、 在多种互动形式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动才能进行。民间游戏中幼儿与伙伴之间的互动则是幼儿学习与伙伴交流,在与同伴间的互动中不断地从别人身上印证自己的语言,这时他在游戏时便会适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以便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交往的需要。如 “探地雷”“捧小狗”“揪尾巴”等,幼儿可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但是合作中不免发生冲突,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协商,再如玩“木头人”时,领导者和参加者可能会为某个动作吵了起来,一个幼儿说动了,另一个说没动,这就需要通过幼儿互相之间的语言交流解决中发生的问题。师幼互动做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在教师与幼儿之间

7、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在玩成语接龙的游戏中,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丰富孩子们的词汇,如教师与幼儿师范,教师念第一句:“我家弟弟真淘气,今晚带你去看戏”幼儿:“什么戏”教师:“游戏”幼儿:“什么游”教师:“菜油”“什么菜”“花菜”“什么花”如此类推,一问一答,循循诱导,增加积累了词汇,又因其中的内容可随时调整和安排,故孩子可以随着教师或同伴的设计而使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小班幼儿期是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期。民间游戏是来自于人们生活中自创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在游戏中也培育了幼儿的言语、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要利用日常教学中的民间游戏为幼儿口语表达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总支,通过民间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会使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一个飞跃的发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