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高三化学上学期期初联考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40196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六校高三化学上学期期初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六校高三化学上学期期初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六校高三化学上学期期初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辽宁省六校高三化学上学期期初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辽宁省六校高三化学上学期期初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六校高三化学上学期期初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六校高三化学上学期期初联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考试化学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Co:59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A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CPM2.5是指大气中动力学当量直径接近2.5109m的颗粒物D“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2下列实验现象可用同一原理解

2、释的是()A品红溶液中分别通入SO2和Cl2,溶液均褪色B分别加热盛有NH4Cl和单质碘的试管,管口均有固体凝结C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NH4)2SO4溶液和HgCl2溶液,均有固体析出D溴水分别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常温下铝遇浓硝酸钝化,可用铝罐车运输浓硝酸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BaSO4难溶于水和盐酸,可用作钡餐DHF与SiO2反应,可用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均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B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C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金属腐

3、蚀的主要原因D碱石灰、玻璃、生石灰、漂白粉都是混合物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25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4.48 L SO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2NAD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Mg2、K、Br、HCO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SCNC含有大量NO的溶液:H、Fe2、SO、Cl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

4、a、Ba2、NO、Cl7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碘水中通入适量的SO2:I2SO22H2O=2ISO4HB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C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稀HNO3:Fe3O48H=2Fe3Fe24H2OD向Ca(ClO) 2溶液中通入SO2:Ca22ClOH2OSO2=CaSO32HClO8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乙醇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D棉、麻、羊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9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5、)A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苯的硝化反应B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乙醇转化为乙烯C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苯与液溴反应制备溴苯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己烷10二苯并呋哺的结构简式为,其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类比法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甲苯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则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C乙醇与浓硫酸在加热时能脱水生成乙烯,则丙醇与浓硫酸在加热时能脱水生成丙烯D分子式为C7H7

6、Br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则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也是4种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变成浅绿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2B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C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加入新制Cu(OH)2,煮沸没有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未水解13水热法制备F

7、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3Fe22S2O32O2x M=Fe3O4S4O622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每转移3mol电子,有1.5mol Fe2+被氧化BM为OH离子,x=2CO2、S2O32都是氧化剂D每生成1molFe3O4,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14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元素,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W、Q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BZ单质的冶炼方法是电解熔融的Z与Q组成的化合物C常温下Q的单质能与X的某种氢化物反应置换出X的单质DQ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8、酸性强于W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说明非金属性QW15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一定为甲丙戊B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可能为Na2O2C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分子为18电子分子,丁分子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性D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戊可能属于两性氢氧化物16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Na、熔融S和多硫化钠Na2Sx(3x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闭容

9、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C再加入一定量氨基甲酸铵,可加快反应速率D保持温度不变,压缩体积,达到新的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变 1925 ,有c(CH3COOH)c(CH3COO)0.1 molL1的一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值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pH5.5溶液中:c(Na)c(H)c(CH3COO)c(OH)BW点表示溶液中:2c(Na)c(CH3COO) c(CH3COOH)CpH3.75溶液中:c(CH3COOH)c(Na)c(CH3COO)c(H)c(OH)D

10、只根据图中数据,无法计算出25 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0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Cl、Mg2、Ba2、CO、SO,现取三份100 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 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3) 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干燥后得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K一定存在; 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 Cl可能存在;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A B C D三、非选择题(共50分,第21

11、23为必考题,第2425为选考题)(一)必考题(35分)21(8分)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电池材料及超硬材料等领域。一种制备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有少量Fe2O3、Al2O3、MnO等杂质。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以0.01molL-1计)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开始沉淀pH2.77.67.64.07.7完全沉淀pH3.79.69.25.29.

12、8(1) 写出浸出过程中Co(OH)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 NaClO3的作用是_。(3) 加Na2CO3调pH的范围应该在_之间。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_。(4) 在空气中加热5.49g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样品,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下表:温度范围/固体质量/g1502104.412903202.418909202.25经测定,210290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只有CO2,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M(CoC2O42H2O=183g/mol22(15分)2017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特区研究组(DNL19T3)孙剑、葛庆杰研究员团队通过设计一种新型Na-Fe3O4/HZSM-5多功能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该研究成果被评价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1) 工业生产尾气中的CO2捕获技术之一是氨水溶液吸收技术,工艺流程是将烟气冷却至15.526.5后用氨水吸收过量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用氨水吸收前,烟气需冷却至15.526.5的可能原因是_。(2) 该研究成果用CO2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