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398520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和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遗传及营养、环境因素实行控制,来源 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比较医学 实验动物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在医学动物实验中,必须根据各种实 验动物的特点及实验内容,选用符合要求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的比较医学就是研究动物与人类的异同点 的科学,其目的是要了解不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在动物中研究出与人类基本相同的生命现象,以求 合理地使用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工作有关法规的管理内容: 1有关实验动物的管理机构和组织的规范化制度 2关于实验动物饲育和应用的环境质量认证

2、制度 3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和从事动物实验的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可制度4实验动物品质质量的认证制度5 关于实验动物检疫和传染病控制的规定 6有关进出口和引种、保种的规定7质量管理的规范化A 法规: 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实验动物种子来源于国家实验动物保种中心或国家认可的种源单位,遗传背景清楚,质量符合国家标 准;2具有保证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质量的饲养、繁育、生产环境设施及检测手段; 3使用的实验动物饲料、垫料及饮水等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 4,具有保证正常生产和保证动物质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及检测人员; 5具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6生产的实验动物质量

3、符合国家标准;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请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使用的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必须来自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质量合格; 2实验动物饲育环境及设施符合国家标准;3使用的实验动物饲料符合国家标准; 4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人员;5具有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报科研课题和鉴定科研成果,应当把应用合格实验动物作为基本条件。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取得的 检定或者安全评价无效,所生产的制品不得使用。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实验动物的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证制度。 三RReduction 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使用

4、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能获得更 多的试验数据的方法。Replacement 是指使用其它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验或其它研究课题,达到某一试验目的。或者说是 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材料代替以往使用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试验的一种科学方法。Refinement 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减轻或减少给动物造成的疼痛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方法。 为了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要对实验动物运行4个方面的控制,这4个方面是指环境控动物实验的环 境制、营养控制、微生物控制和和遗传控制。 环境控制 1屏障环境:屏障环境是一种空气经过净化,并在动物饲养室与外界之间设有各种通道屏障(

5、灭菌、消毒 或缓冲设施)的环境,多用来饲养清洁级或SPF级实验动物。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环境类型。屏障环境使用中要求三流分开是指人员、动物、物品要从不同的方向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按单向路线移动。2. 开放环境:开放环境是无空气净化装置的饲养环境,是一种供饲养普通级实验动物的设施。在开放环境 内,只要求饲料、饮水和垫料不被污染,实验室内有防鼠、防昆虫等措施就可以。开放环境一般只设更衣 室而不设淋浴室,也可以不设缓冲间和传递窗。在设计开放环境的布局时,也要遵循类似屏障环境的人物 流动路线原则,以便使消毒物品进入饲养室和污物移出饲养室能通过不同的路线,防止污物交叉污染干净 物品。3. 隔离环境:是以隔

6、离器为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和实验环境。饲养无菌动物和已知菌(SPF)动物。工作人员通过手套进行操作,不得直接接触动物。送入隔离器的空气 须经过超高效过滤,洁净度达到100级。饲料、饮水、垫料、笼具都要经过高压、高温灭菌后经由渡舱送入。 环境标准:小鼠、大鼠、豚鼠、地鼠普通环境温度,。C1829日温差,CW 相对湿度,%换气次数,次/h气流速度,m/s压强梯度,Pa空气洁静度,级屏障环境2026实验:3,饲养: 440701020*0.10.2205010 000菌落,个/皿时W30氨浓度,mg/m3W 噪声,dB W 照度,lx1460工作照度 150300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动物照度

7、152012/12或10/14 实验动物的遗传分类 1封闭群实验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长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血缘条件下,至 少连续繁殖4 代以上称封闭群。这里所说的封闭是指血缘封闭,就是就不从外部引进新的血缘。 繁殖封闭群实验动物的关键是: 1. 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2. 不从外部引入新的血缘。 封闭群实验动物的命名:由于历史原因已广泛使用的保留原名称,如:Wistar大鼠、Km小鼠等; 新动物应该用 24 个大写罗马字母进行命名,并在名称之前加上有1个大写字母和 13 个小写字母构成 的培育者或保持者的符号,此符号与本品种名称用冒号隔开。如: N: NIH 是由美国

8、国立卫生研究院保存的 NIH 小鼠, Han: NMRI 是由德国实验动物繁殖中心研究所 保存的 NMRI 小鼠。2近交系实验动物:是指使用亲子或兄妹交配20 代以上,近交系数达到98.6以上,品系内所有个体都 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 代或以后代数的共同祖先的一个实验动物群体。近交系的保种方法有3种方式:a单线法:基因容易纯合,但易断线;b平行法:不会断线,但易出现亚 系;c.选优法:克服了前两种的缺点,综合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近交系实验动物的特点:同基因性 (同和性):在一个近交体系内所有动物的所有基因位点都应该是纯合子,个体之间在遗传上是同源的,基因型完全一致,在这些动物中没有暗藏的隐性基因

9、,因此在同 一体系内动物个体间进行皮肤和肿瘤移植不被当作异己而被排斥。 均一性: 由于近交系动物是相同基因型的动物,因而表现的遗传体征都完全一致,例如血型和组 织型,形态学的特征(体重、毛色等),甚至行为的类型也趋于一致。某些个体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环境 的不均一所造成,这一敏感性类似精密天平,对外界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发生摆动。使用动物的数量 可以大量减少。近交系的亚系:下面几种情况可视为亚系: 同一品系在兄妹交配40代之前发生分离,很可能由于残余杂合性而导致形成亚系; 同一品系的各条繁殖线之间长期处于分离状态(100代以上),可能由于基因突变而形成亚系;已发现有遗传差异的品系。 近交系的支系:下

10、列情况可视为支系 引种到另一实验室。经过某种技术处理:代奶(Foster nursing ,f);受精卵或胚胎移植(Egg or embryo tran sfere);人工喂养(Ha nd-rear ing ,h);卵巢移植(Ovary tra nspla nt,o);冷冻保存(Freeze preservatio n,p);人工代奶(Foster on hand-rearing ,fh)等。一般近交系的命名:用14个英文字母为首,与数字相结合的加以命名,如要指示兄妹交配的代数可在其后面加括号, 在括号内用大写英文字母F加上数字表示。例如NZB(F95)和C3H(F130)。如果品系经过某些技

11、术上的处 理,则应该用小写英文字母作为相应的符号来表示。通常的表示方法:f表示代奶;e表示受精卵或胚胎移植;o表示卵巢移植;p表示精子冷冻保存;h表示 人工喂养; fh 表示人工代奶。例如 C3HfC57BL 表示由 C57BL 代奶的 C3H 品系,通常也可简写为 C3HfB6,B6 是 C57BL/6 的缩写。 C57BL/6peCBA/H表示C57BL/6的受精卵(胚胎)经过冷冻保存后,移植到CBA/H怀孕代奶而培育出来的。3. F1代:用两个近交系杂交所生产出来的第一代子代就称为F1代动物,它是医学及生物学中所使用的相同基因型动物的一种。C57BL/6早XDBA/2称做B6D2F1DB

12、A/2 早 X C57BL/6 称做D2B6F1这两种杂交一代的区别在于: Y染色体:B6D2F1的雄性携带来自DBA/2的Y染色体,而D2B6F1携带来自C57BL/6的Y染色体。 母性因素(包括细胞质成分、子宫环境和母乳):B6D2F1是从C57BL/6接受这些因素,而D2B6F1则是 从 DBA/2 接受这些因素的。4. 突变动物:由于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致使个别基因发生变异,出现与其亲代不同的性状,这 种变异就叫“突变”。这个变异的基因叫做突变型”(Mutant)。带有突变基因的动物个体称为“突变株”。发生了变异的性状有时能在子代中表现出来,并能在自然环境中 或通过人工培育,世代

13、相传而保存下去。通过人工培育可以将突变株繁殖成具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形成一 个品系。这种变化了的能保持遗传基因特性的品系,称之为“突变系”,也就是指正常染色体基因发生了变 异的、具有某种遗传缺陷的动物。转基因动物:用实验手段将特定的外源基因(目的基因)导入早期的胚胎 细胞中,使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上,并通过该细胞发育成成年动物后的生殖系统传给子代,这类整合 外源基因的“新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显微注射转基因的基本方法:(1)准备好目的基因(外源基因),将 拟导入的目的基因在载体质粒上克隆,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扩增质粒;分离纯化重组质粒DNA,用适当的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制备成线状基因片段;最后将

14、线状和环状重组 DNA 分别溶于无菌生理盐水,浓度为 50100ug/m1,贮存在一20C备用。(2)准备配子:已受精,但未分化的受精卵;(3)准备好同步发情 或假孕雌性动物作为获得外源基因胚胎的养母。(4)取已制备好的受精卵细胞和目的基因悬液,在倒置显 微镜下将目的基因悬液注射进受精卵细胞。(5)受精卵细胞经一定时间的试管培养后植入同步发情或假孕 雌性动物的子宫内长大成胎儿出生。遗传上同一的机体或细胞系(株)的细胞核的准备:体细胞核、胚胎细胞核、胚胎干细胞核、胎儿成纤维 细胞核;(2)同种动物的卵细胞的准备;(3)同种的发情或假孕母动物;(4)将卵细胞去核,然后注入体 细胞核,在试管中培养一

15、定时间后植入同种的发情或假孕母动物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出生。实验动物的病 原学等级分类 1.普通动物:饲养于开放环境,要求排除主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和动物本身的烈性传染性 病原体。现行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无普通等级。2. 清洁动物:饲养于屏障环境内,在排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的基础上,还要排除有可能危害动物本 身健康的微生物(如一些条件致病菌)和寄生虫。3. 无特定病原体(SPF )动物:饲养于屏障环境或隔离环境内,在排除普通动物和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的 基础上,还要排除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微生物(含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和寄生虫。4. 无菌动物:饲养于隔离环境内,要求用现代的检验方法检验,无可检出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或所有非植入 性病原体。 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控制的措施1环境设施 首先要有符合不同微生物等级要求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