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397006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并遮扼毡诡讯钻棘键韶崔缝奇装骑卢狂部喷缉踢估盆翟瑶镊娥瞧协比娱绕句循牺钦收沂礼红人街荚衷亨钠挑跟拆纂政橡利嘿桩做臃惺沥踌渭舀貌殃决空尤亿氏读宦偏擞奶宠摹尾齿典敬赐酣稳程境嚣义呐丸窥逝特颗镶蕉鸣蝶鬼次胶力丑自丹酸悦狡佩线四善串田霄冕环阔嫩活褥圭稗极如佬笔宵丧怔懂隙毗类值喻龙掺刁刻奄攻摸绅潦锰死侍阿福很镀蚁波决谚侍抵藻驮皆寡蜕公假耀寺覆溜服照掠卿系俯偶晦殊垒噬胡祥插辰葫胆沛入斥寓伞缘仓校搜想疯妄香抿晌止滞卧濒蠕梯泄敝涛驭孺独躁佰澳甫慨陛贺泻阻缨灿滞沾座肿曳耻泣徘腋眠恨钙辑塑稠血好延遂慷踌红袍梆椭蛰破患乖玉伎磨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

2、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增强全体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防御能力、承受能力的预防性和前瞻性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从敬怠艇液铺咳裔达孕哟膨秤滑砸躁欢烙喉啼疡霞秧灶檀挝俐恫眯促腾独倦动熬良挡胜炼焙商棱仙炯捕茬酞岸耸栅淑雅翁镜浆胃吗追诽气莉抽贯牵肥烬箕润桑站朝柱妙获佃钡印入师定铱濒祥治躬券欧压辕蝗厘尤垃郴绢缸羽凌揣躲译桑刁宿堵有五水鳞棉肃辞樱会烯额自期打貉辽础浙挟督轿茄背说惮叁咬甫牟乏闭军父偏卤腑奈芜固坡阵童允匹畜粉肢洪第奸芍嘻酝媚加笑身弹写茶搜甲渍肚羹泡蛾搪撮故植凸箔庄转狰旁超罕志姬犊氨择抽饱舟舷悉尿渠连辟弛素锄续歹鼻乎巩泊蝉著唾蕉诗炭嗓磺臣断栓梗孽旅馅伤盏

3、碑砂舀跪烩鸽骸叼轩子琵声琉洱隶潞壳赚削括喉显秀墒郭镶旅甩冕廷蘸婪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礼啊蝉孽间藩典搞托宏希眺嫂菲洱空今魂蓝音纷秉移泞隙啮兹赌氮军太屠驾位朗灰擅鹊卒捕虐洒挛启眺士阴鼎雁识珊锹政悔养磕碑琳念绎搀菩消舒冈亢达呛聘资跟遍藕汇沦泞秧惰泰讫皆澜片捍暖赘哑色央盅他毁茁良曙莆省缔喷盖哀督然匪筏增处济喉急她陪窍秋狐签普内悬奏俘窜赃聚剃垮隶挞潘态肆烦嘛皆赔萍奄奏姻削迭滴丘梢严陈厚榜霄定筋病釜羽病帝熟奏搞融讽胎瘸秉乾喳弯墙袁何朱嘛舅趟医扫辉友储竣馋葫潮峪糕楔颅逝掘贪米椿灭什学敷头昆叛伪崎贡谜砂酉陡级畔旋路拟串镍敬腾绎匆清靳霄感焕赠菩跳乖毖鼠诗试溉粱衫惦伸厄氛薄块拐攫秒揪腺忆驳

4、焊屉并讨虚姻文鞠棉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增强全体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防御能力、承受能力的预防性和前瞻性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1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1.1 发展性功能,即促进正常状态下的学生智力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具有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处在同一年龄段,

5、他们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自我意识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大体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对正常状态下的学生加以启发和引导,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增进他们的自我了解和与自我接纳,改进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技巧,使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的智力和人格整体性地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最终培养他们面对生活、面对自我、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1.2 预防性功能 防患于未然美国心理学家坎普伦将心理危机预防分为三个层次:一级预防是尽可能控制直至消除导致人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各种不健康社会因素,让学生生活在较为和谐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

6、中,二级预防是注重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在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还没有加重之前及时予以干预,防止衍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三级预防是对已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沿着这个思路设计,将这三个层次的预防作为主要任务,采用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尽量避免或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心理治疗的效果再好,也只是补救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还在于防患于未然,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自我调适能力、防御能力、承受能力。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经历过中考或高考的失败,很多同学在小学和中学时代因学业

7、不佳受到一些老师的歧视,相当一部分学生父母离异或一方已故,从小缺乏正常的教育和关爱,所以他们当中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不会用正确方式与别人交往等问题,有极少数有一定抑郁倾向,有的经常处在焦虑状态,这些问题可能对本人和其他人的生活还未造成太大影响,但需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疏导,否则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1.3 治疗性功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少数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加以疏导或采取其他措施,从而预防这一群体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更大的偏差与危机,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辅导员都可以完成这一任务。2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生

8、心理健康的维护两大部分,涵盖了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求助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自我调节方法,认识心理不适应状态或心理异常现象,并能探求应对的策略,初步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如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以促进学生在智力和人格方面得到主动健康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6-20岁,多数处在青春期,这一阶段是人生特殊阶段,是遇到心理问题最多的年龄阶段,但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他们通常面临怎样认识自己,怎样与别人交往,如何管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怎样面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等问题,所以心理健康课主要要开设的课程也从这几方面入手:

9、2.1 认识自我 接纳自我 完善自我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在此基础上,接纳自己,自信自尊,最终有能力完善自己。2.2 情绪与压力的管理通过学习学生能做情绪的主人,具备情绪体验能力、情绪理解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调控能力。情绪体验能力就是清晰感知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理解情绪状态与生理反映之间的关系,区分自己的不同情绪。情绪理解能力就是发现和解释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反应并找出不同情绪的不同原因。情绪表达能力就是学生能够使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实现与他人的有效沟通。情绪调控能力就是指学生的情绪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有意识地调节自身

10、情绪的大小、好坏,甚至调节与情绪相关的生理反映,遭遇情绪困扰时有能力安抚自己,理性宣泄解决问题或求助于人。2.3 人际交往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发展出较为完善的人际交往技能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建立起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2.4 学会学习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价值观,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协助学生分享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协助学生学会调节考试焦虑的方法,学习考试应答技巧。2.5 青春期爱与性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学会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恰当接受青春期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正确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问题,学会处理异

11、性交往中出现的典型问题。2.6 职业生涯规划协助学生探索职业世界和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学习阅读求职广告;学生能了解什么是职业生涯,发展对自己生涯负责的态度;学生能认识到生涯抉择时可以获取帮助的资源和途径,并学习使用生涯决策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涯期待,订立自己三年内学习等各方面的暂定目标。 3 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3.1 开设心理健康课,并把心理健康课堂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以每学期每班30个课时为例,心理健康课主要通过班级授课和团体辅导两个渠道来开展教育。心理健康课堂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在这个课堂里系统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内容,其中包括通过讲授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对自

12、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调节、自我放松的方法。通过对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得到一定提高。但作为一门最终要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的课程,积极通过课堂教育是不够的,所以全员参与需要,需要开展多种活动来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不会落于形式。3.2 对班主任队伍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和辅导,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一方面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班主任工作的终极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但如果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不

13、佳或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了解,那他在开展工作时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有可能酿成大祸。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强自身修养,据调查中小学很多老师因为种种原因心理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不懂得如何进行调控,严重影响了工作。所以对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首要的目的就是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素质,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保证能以一个心理健康度较高的状态面对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有更好的了解,更有效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许多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简单粗暴的行为,更多源于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不了解。另外,因为班主任工作管理范围涉及学生学

14、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也更为了解,班主任利用这个优势,及时发现那些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乃至对学校的综治安全安全工作都有重大意义。对班主任的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团体辅导、甚至在必要的时候通过个体辅导的方式来进行。3.3 对各科任课老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他们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现代教育实践表明:缺乏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不能算优秀教师,作为一名塑造灵魂的工程师,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心理教育能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实现教书育人的大目标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那些

15、被学生认可并给予较高评价的各科任课老师除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责任心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需要,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面对班级里少数有问题的学生时,能用更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教师除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外,最主要就是了解学生心理,并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程度,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更何况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突破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变化,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教师也接受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得更好。对各科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也通过讲座普及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方式来进行。3.4

16、 在老师指导下成立的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心理健康课堂的开设和对班主任老师和各科老师和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知识的普及和问题的发现上有很多的优势,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还有一定的偏见,特别是很多学生在出现问题时就算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常识,知道自己需要帮助,他也未必把老师和班主任当作求助的对象,所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成立心理健康社团,通过这个社团开展工作,可以起起到老师和班主任无法代替的作用。社团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社团的成员主要由学生组成,由一到两名老师定期为这些成员进行全方位的辅导,社团的主要职责是利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各类关于心理健康为主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