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区域工业化)-杨典正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393498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区域工业化)-杨典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开课教案(区域工业化)-杨典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开课教案(区域工业化)-杨典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区域工业化)-杨典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区域工业化)-杨典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斗门一中高一地理科组 杨典正科目:地理 班级:高二(20)授课教师:杨典正 第19周三节1月8 日【课题】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是案例分析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必修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教材中的案例。2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简单介绍了一下基础知识,后面是以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为例进行分析。3. 教材处理:先复习教材中涉及到的工业和城市化的基本知识,然后进行案例分析。【教学对象分析】1. 学生的兴趣:工业与生活之间的关系。2. 学生的知识基础:已掌握工业和城市化的基本知识。3. 学生的认识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工业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

2、技能: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2、过程与方法: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教学难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模式)】演绎法、讲述法【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现阶段特点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导入新课复习1、 复习工业基本知识,包括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导

3、向型、工业选址基本要求等。2、 复习城市化基本内容,包括城市化衡量标志、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以及城市化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复习必修二相关知识合作探究小组讨论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1)读图427,如果按人口规模500万人、100万500万人、50万100万人、20万50万人和20万 人将城市分为五级的话,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是否合理,这对其城市的协调发展何影响?(2)结合图423,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差异(3)长江三角洲地

4、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精讲点拨1、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

5、划。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模式结构比较合理。不同等级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扩散其他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长江三角洲是单核模型,而珠三角是双核模式(其实我国大部分省都是,例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福州和厦门等。)可以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是上海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盛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始终保持二位数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联动带来众多的经济实惠和创造巨大的发展商机;二是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扩散、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从而形成以上海为技术龙头,带动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答疑解惑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未解决的问题,由教师或其他学生来回答总结提升由学生总结本课收获,教师补充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