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申请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385791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申请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申请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申请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申请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申请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申请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申请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申请书 目 录概述.5项目背景.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建设条件及地址. 12项目建设规模及方案. 12设备配制及水、电、气供应条件 .14环境保护及卫生安全措施.14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14第九章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5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5第十一章 综合效益分析.17第十二章 主要结论.19 附录: 第一章 概述 一、业主单位概况 该项目业主单位是*县就业管理服务局。*县就业管理服务局是*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的下属单位,其职能是:承担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具体业务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负责全县农民工问题等相关业务工作;负责全县

2、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介机构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负责市场流动人员的社保工作;负责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负责组织劳务输出和外出务工人员跟踪服务等项工作。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县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地址拟选在*新区。项目拟用地15亩,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2600万元。主楼五层,局部六层,裙房两层,副楼三层。主楼和裙房下设半地下室。 第二章 项目背景 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具有的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它的数量、质量以及配置,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市场包括有关部门归口管理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高

3、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以及各类职业中介服务的市场等,既包括有形市场,也包括就业服务市场规则体系,涉及劳动者从求职、就业、培训、失业、转业直至退休的全过程,涉及用人单位招聘、报酬给付、辞退职工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环节。人力资源市场与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一样,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人力资源的更加充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也提高配置效率和效益,从而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宏观上看,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总数为7.l亿左右,约占世界人力资源总数的30%以上。但是总体素质却比较低。据初步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技人员仅相

4、当于发达国家的3%,每百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仅是发达国家70年代平均水平的3%-4%。而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则更低,仅为发达国家的1%-2%。除了历史原因造成我国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外,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和方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其中,一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不够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大量的劳动力处于与生产资料分离和半分离的状态下;二是就业的劳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低下,这既有科技落后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原因;三是我国的教育和再教育工程还有待于向与我国地位相符合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再教育工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四是我国的人力资源在地区、行业

5、以及城乡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 *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但人力资源丰富,全县人口34.98万人,其中实有劳动力19.08万人。在就业问题上,除了与其它地区共同面对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问题,还必须面对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两难”局面。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带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另一方面,由于就业观念陈旧、劳动力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等因素,众多一线普工岗位难以招满合适的员工,造成一定的招工难问题。用工供需双方通过市场交流对接已经成为缓解就业、招工两难矛盾的主要渠道。相比之下,限于地方财力薄弱,经费投入有限

6、,目前*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现有的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设施规模偏小,配套设施条件简陋,服务功能单一,其现状和条件极不适应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快速发展与壮大的需求,难以充分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缺乏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突破发展的先决条件。 本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服务功能,为*县更好的开发和管理宝贵的人力资源,创造良好的硬件基础条件。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贯彻积极就业方针和政策的基本要求,属于国家鼓励投资的范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确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

7、七大报告和就业促进法继续予以肯定和坚持。积极就业方针和政策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劳动者自主择业,需要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和联系的渠道和规则;政府促进就业,要求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必须具备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市场调节就业,更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机制。这些渠道和规则、平台和载体以及体制和机制的综合,就是要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可以说,党和国家的就业方针和各项优惠政策,是通过完善、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发挥作用的,离开市场基础,就业方针和各项就业政策就无法有效发挥其促进就业的作用。 2、项目建设是整合人力资源、统一两个市场的首要条件。 与其他地区一样,

8、*县目前仍存在着高校毕业生、企事业单位干部由人才交流中心服务,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务工人员由公共就业职介机构服务的分割现状。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时期,工人、干部调配分口管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劳动力、人才两个市场。从而导致工作班子、交易场所、服务设施各成体系,相对封闭,重复建设,市场管理效能和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将人才和劳动力两个市场整合为人力资源市场”要求。为实现这个目标,缓解当前*县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只有首先建设一个现代意义的人力资源

9、市场。通过项目的实施,统一工作班子、集聚服务场地、整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两个市场一体化程度,才能逐步打破城乡分割、人员身份分割的现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作用。 3、项目建设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开发、优化配置功能的迫切需要。 *县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基础薄弱,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服务场地规模偏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现有劳动力市场可用于劳务交流洽谈、发布用工信息的场地面积仅 平方米左右,据测算,同时仅能容纳4家招聘单位、10名求职者进场招聘求职;职业技能培训教室不足,教学设施简陋,仅有黑板和课桌椅。而现有的人才交流中心更是与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仲裁等科室分块挤用县人劳局办公楼一

10、楼大厅,服务场地、档案管理条件严重不足。服务功能单一。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仅具备办理就业登记、失业保险、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网络和半户外电子屏发布信息、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等服务功能。限于硬件条件,平时只能租借学校操场、广场举办各类招聘会,有偿借助广电总台、报刊广告等平台广泛发布政策法规和用工信息;未能具备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交流、社会保险等服务功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水平不高,市场优化配置水平不高。由于目前存在人才、劳动力两个市场分割现状,市场未能整合人才、劳动力的培训、交流功能,难以掌握人才、劳动力资源动态信息,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降低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 本项目考虑到这些现状和需

11、要,设置了比较全面的各种功能。包括人力资源(劳动力、人才)交易大厅、民办职介区、社会保险服务窗口、计算机信息中心、职业培训中心、档案资料中心等场地用房,为调查掌握信息开发人力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搭建供需交流平台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了充足而先进的硬件基础条件,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标准较高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满足*县人力资源市场开发、管理和优化配置功能的迫切需要。 4、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优化民生保障。 近年来,*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存在两个市场分割、服务场所偏僻、场地面积偏小、功能不完善等缺点,原人力资源市场(实为劳动力市场)知名度小,人气

12、不旺,各类求职人员和招聘单位均习惯通过大型人才劳务招聘会、亲朋好友介绍、广播电台发布信息等传统渠道进行供需对接,导致原人力资源市场(实为劳动力市场)未能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功能,陷入“有场无市”尴尬境地。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是强国之基。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推进整合两个市场,增强和完善服务功能,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宗旨,通过集聚发布各类政策法规和岗位信息,办理人事人才、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业务,在市场大楼内现场举办人力资源招聘会等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体现整体性和统一性,真正实现涉及劳动者从求职、就业、培训、失业、转业直至退休全过程和涉及用人单位招聘、报酬给付、辞退职工等人力资

13、源管理各环节的“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我县人力资源市场的知名度,在全社会营造出“招聘求职找市场”的良好氛围,使我县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大大提高我县就业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优化民生保障。 5、项目建设有利于服务*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通过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服务功能的加强,将有效提升*县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市场信息对称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对接,缓解该县目前的就业、招工两难矛盾,有利于服务该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体现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对促进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 建设条件及地址 本

14、项目拟建于*县城关镇*新区,属县城区域范围,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已实现“三通”(通路、通水、通电),场地宽阔平坦,具备充分的建设条件,并完全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方案 综合考虑*县“十一五”发展目标以及全县劳动力与人才资源交易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参考省内同类市场规模,根据市场分析和功能定位,确定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项目拟用地15亩,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楼五层,局部六层,裙房两层,副楼三层。主楼和裙房下设半地下室。 本项目的功能设置与各类用房规模如表1所示 表 1 新市场各类用房功能及面积预测用房主要功能建筑面积(平方米)劳动力(人才)资源交易大厅等职介窗口、服务窗口2094公共服务窗口办理各类证明、证书、交费等1613中心机房、网络中心、人才中心接待等信息发布、会议、接待、人才中心接待等658培训中心、失业保险等就业培训、金保工程数据中心、失业保险等3316档案室、资料室人才、劳动力档案存放、管理、查阅,资料阅览2019民办中介职介窗口、咨询等450配套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值班、人防、洗手间、车库等1850合计 12000 设备配备及水、电、气供应条件 本项目地块座落在规划区内。项目所需的水、电、气、通讯等,可直接从预留接口接入。第七章 环境保护及卫生安全措施 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