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成己达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380767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行合一成己达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知行合一成己达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知行合一成己达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知行合一成己达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知行合一成己达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行合一成己达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行合一成己达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矢口行合一,成己达人二日博文约礼。(论语述而篇载:“子以四教:文,行, 忠,信。”“文”教居首。孔子主张“多闻阙疑”,“多见阙殆”,“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可见孔子强调博学多 闻。子夏也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但孔 子绝非唯知识论者,博学之外,同样重视践行。故说:“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又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 以弗畔矣夫! ”(论语颜渊)“博文强调“知”,哟礼”强调“行”, 其实便是“由博返约”“知行合一”。孟子继承此点,提出:“博学而 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孔子还说:“下学而 上达。”“博学于文唧是“下学”

2、,哟之以礼唧是“上达”。又,礼 记中庸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谓君子既要尊重与生俱 有的善性,又要经由学习、存养发展其善性。朱熹中庸注说: “尊德性,所以有亡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 乎道体之细也。”认为“尊德性”是“存心养性”,“道问学”是“格物穷 理。教人应以“道问学”为起点,上达“尊德性”,强调“下学”功夫。 陆九渊则认为当以“尊德性为先,所谓“先立乎其大”,然后读书 穷理。窃以为,“博文”即“道问学”;“约礼”即“尊德性”。又,易系 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殊途百 虑,便是“博文”;同归一致,便是“约礼”。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执 一而论,

3、更不可偏废。三日温故知新。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这里“温故”与“知新”非并列关系,实递进关系,意谓只有能 够在已有的旧知识中悟知新的道理者,方可以为人师。这与礼 记学记“记问之学,不可以为人师”的说法,如出一辙。又,论 语子张篇载: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其所亡”正是“知新”,“月无忘其所能”便是“温故”,二者 结合,自可举一反三,盈科后进。当代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即表 示,自己的治学方法深受子夏此句教言之影响,可见好的学习方 法见效之速,化人之深。四曰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载: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

4、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前面说过,孔子之学绝非仅是博闻强记,更注重躬行践履、 身体力行。这里“一以贯之”,亦可理解为“一以行之”。孔子痛感如 子贡这样聪明的弟子,仅关注“闻见之知”,而不能力行“德性之知”, 近乎赌咒发誓般地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 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言下之意,你们不 要只听我说了什么,更要看我是如何做的啊!这是“行教”更重于“言教”的最佳实例!故(中庸第二十章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 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

5、,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 柔必强。学、问、思、辨、行,缺一不可,而最终必须落实在“行” 上。宋儒程颢“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近思录-为学),正为 矫正学者重知轻行之弊。此儒学所以为实践之学也,亦王阳明所 谓“知行合一”之教也。为学之境界儒学乃人需之学,故为学之境界必落实在人格的养成及修为 的提升上。约略言之,盖有四境:一日自信不惑。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经过十五年努力, “三十而立”,这个“立”,便是立于学,立于礼,立于道,此时的孔 子早已有“自信”,故能“守死善道”,一往无前。至其四十岁,终于 “不惑”,这时的孔子,便是一“智者”,因为“知者不惑”。孟子也说:

6、 “我四十不动心。”这个“不动心”,正是自信不惑”。何以能自信 不惑”?舍“好学”末由也。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又说“君子素 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 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说的正 是此意。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 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 自得之也。”为学若能“深造”“自得”,“居安”“资深”,则自然能达致 自信不惑”之境。对此,王阳明亦颇有会心,曾说:“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 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 其无入而非学也。若夫闻誉则喜,闻毁

7、则戚,则将惶惶于外,惟 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往年驾在留都,左右交谗,某于武 庙当时祸且不测,僚属咸危惧,谓君疑若此,宜图所以自解者。 某日君子不求天下之信己也,自信而已,吾方求以自信之不暇, 而暇求人之信己乎? ”(答友人)我仍今天常说“文化自信”,其 实若无“文化”,又何谈自信”?二日乐以忘忧。为己之学,学到一定程度,便是乐境,无往 而不乐也。论语中“乐”字随处可见。如开篇:“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 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述 而篇载弟子所记夫子平日气象云:“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 如也。”又载夫子自道

8、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说:“发愤忘食,乐以 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类似例子,所在多有。孟子也说:“君 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 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子子尽心上)颜回“不改其乐”,孔子“乐以忘忧”,孟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无不是“见其大而忘其小”的乐道境界!明代儒者王艮(乐学歌云: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 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 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伺-如 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如此妙

9、语,读之真令人神往!我们熟知的一副对联说:“书山 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窃以为将“苦”字改作“乐”,方得 为学三昧。若读书只是痛苦,如儒林外史中“名士”“举人”“选 家”之流,恐怕还是为学道路上的“弃材”,只能劳碌终生而“不得 其门而入”了!三日变化气质。学问到了一定境界,人的气质会发生变化, 佛家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通常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 此意。孔子一生进德修业,最后的气质也是雍容廓大,达到了“致 中和”的境界。弟子记录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 语述而)“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温”与“厉”、“威”与“不猛”、“恭”与“安”

10、,皆情态之两极,极难折中, 而孔子偏能调和于一身,出入无间,自然自得,此即未发之中、 中节之和。此即所谓“圣贤气象”,中节适度,直与天地相似,无 一丝造作勉强,故能参赞天地,化育万物也。后儒对此多有发明。如程颢说:“学至变化气质方是有功。” 又说:“不学便老而衰。”“涵养到着落处,心便清明高远。”(近 思录)明道为人,气象雍容,温和纯净,朱光庭见而叹之日: “光庭在光风中坐了一个月。”其门人刘安礼说:“明道先生德性充 完,粹和之气,盎于面背,乐易多恕,终日怡悦。从先生三十年, 未尝见其忿厉之容。”(近思录)又,张载语录钞也说:“为 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四日超凡人圣。与西方文化以神为本,强

11、调“神人之辨”,主 张“原罪”和“救赎”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并不 乞灵于“上帝”,故强调“人禽之辨”,主张“自别于禽兽”,从而获得 人的价值和尊严。不仅如此,在“人禽之辨”基础上,还有一“凡圣 之辨”,认为哪怕是一普通人,都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的自我 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从而完成人的“内在超越”。没有此一种本源 性文化价值观,中华文明不可能走到今天。孔子正是这一本源性文化价值观的开创者和力行者,他用一 生的努力,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内在超越”。从十五岁志学开始, 孔子一生不断攀登,学不厌,诲不倦,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 上达,知人、知命而知天,终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无适无 莫”“无可无不可”之化境,这便是通常所谓的“天人合一”“超凡人 圣。这一“超凡入圣”之境界,固非我辈凡夫所可企及,然切不可 因自己达不到而全然不信。须知人的根性有不同,努力有差别, 追求有分歧,以己之局限而度人,正是一叶障目,坐井观天。又 须知圣人也是人,不是神,既然西方人连“神”都敢信,为何我们 就不敢信“圣”、不能信“餐”呢?圣贤追求而不是神灵崇拜,正可 见出中华文化之理性精神和人道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