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第三章液压习题和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138024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大学第三章液压习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北大学第三章液压习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北大学第三章液压习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北大学第三章液压习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北大学第三章液压习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大学第三章液压习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大学第三章液压习题和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判断题1. 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大于理论流量( )2. 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液压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理论流量()3. 液压泵自吸能力的实质是由于泵的吸油腔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在大气压作用下流入油腔()4. 为了提高泵的自吸能力,应使泵的吸油口的真空度尽可能大()5. 双作用叶片泵可以做成变量泵()6. 齿轮泵的吸油口制造比压油口大,是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7. 柱塞泵的柱塞为奇数时,其流量脉动率比偶数时要小()8. 限压式变量泵主要依靠泵出口压力变化来改变泵的流量()9. 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相比较,柱塞泵最高压力最大,齿轮泵容积效率最低,双作用叶片泵噪音最小()

2、10. 从能量转换的观点来看,液压马达与液压泵是可逆工作的液压元件,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同类型的液压泵都可以直接作液压马达用。11. 用职能符号绘制的液压系统图表明组成系统的元件、元件间的相互关系、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安装位置及布管。12. 根据实验结果而推荐的可连续使用的最高压力为泵的额定输出压力。13. 在系统中,液压泵的实际工作压力是泵的额定压力。14. 对同一定量泵,如果输出压力小于额定压力且不为零,转速不变,则实际流量小于额定流量。15. 额定压力14MPa的液压泵,其工作压力为14MPa。16. 液压泵按供油流量能否改变可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17.

3、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18. 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输入流量。19. 齿轮泵多用于高压系统,柱塞泵多用于中压系统,叶片泵多用于低压系统。推荐精选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闭死容积,而且闭死容积大小发生变化。20. 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21. 在齿轮分度圆半径一定时,增大模数m,减少齿数Z可以增大泵的排量。22. 双作用叶片泵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径向液压力平衡,轴承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23. 叶片泵的流量具有脉动性。为减少泵的流量脉动,

4、双作用叶片泵常取奇数叶片,单作用叶片泵常取偶数叶片数。24. 为限制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柱塞所受的液压侧向力不致过大,斜盘最大倾角a一般在1820。二、填空题1. 叶片式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当其作泵用时,进、出油口分别为(B、A1.5 );当其作液压马达用时,进、出油口分别为(B 、A 1.5 )。2. 液压马达是将输入的( )能转换为( )能的能量转换装置。3. 齿轮泵泄漏一般有三个途径,它们是( )间隙泄漏,( )间隙泄漏及( )间隙泄漏,其中以( )间隙泄漏最严重。4. 单作用叶片泵及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均可作变量泵,它们分别是通过( )和( )来达到调节泵的排

5、量的目的。5. 外啮合齿轮泵中,最为严重的泄漏途径是( )。6. 为了防止产生气穴,液压泵离油箱液面应( )(高,低)7. 如果柱塞泵的柱塞数增加,其排量( )(增大,变小)8. 如果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增多,其排量( )(增大,变小);如果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增多,其排量( )(增大,变小);9. 容积式液压泵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是:( )( )( )10. 齿轮泵为了_采用_的吸排油口。其中吸油口_排油口。推荐精选11. 双作用叶片马达的叶片_的要求。12. 泵控马达容积调速的方式通常有_,_、_三种形式,其中_为恒扭矩调速、_为恒功率调速。13. 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数取 _ 是为了_ _。1

6、4. 泵在连续运转时所允许的最高压力称为_。15. 容积式液压泵是靠_来实现吸油和排油的。16. 液压泵的额定流量是指泵在额定转速和_压力下的输出流量。17. 液压泵的机械损失是指液压泵在_上的损失。18. 在定量液压泵变量液压马达容积调速回路中,当系统工作压力不变时,液压马达的输出_扭矩_是恒定的。19.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 )只与其( )有关20. 额定压力是指允许液压泵_。21. 液压马达把 转换成 ,输出的主要参数是 和 。22. 对于液压泵来说,实际流量总是( )理论流量;实际输入扭矩总是( )其理论上所需要的扭矩。23. 齿轮泵中每一对齿完成一次啮合过程就排一次油,实际在这一过程

7、中,压油腔容积的变化率每一瞬时是不均匀的,因此,会产生流量( )。24.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 )次,同一转速的情况下,改变它的( )可以改变其排量。25. 液压泵的排量定义为( ),理论流量定义为( )。26. 变量泵是指( )可以改变的液压泵。27. 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 )的平方成正比,与( )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增大( ),减少( )可以增大泵的排量。28. 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 )、两段( )及四段( )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 )段。29. 设液压马达的排量为Vm (cm3r),液压马达轴的转速为n(rmin),则其理论输入

8、流量为( )(Lmin),如果实际输入流量为q实,则马达的容积效率为( )。30. 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弹簧预紧力Fs,可以使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 )平移,调节流量调节螺钉,可以使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 )平移。31. 当柱塞泵的柱塞数为( )(提示:指奇偶性)时,可以降低柱塞泵的流量脉动。32. 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等于马达的( )和( )之比。33. 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 )同步和( )同步两大类。推荐精选34. 液压泵按结构分( )、( )、柱塞泵三种,它们是利用( )的变化来进行工作的,所以称为容积式液压泵。35. 一般的外啮合齿轮泵的进油

9、口( ),出油口( ),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外啮合齿轮泵的( )问题。36. 马达是_元件,输入的是压力油,输出的是_和_。37. 液压泵的理论流量_实际流量(大于、小于、等于)。38. 为了防止产生 ,液压泵离油箱液面不得太高。39. 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为( )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为( )量泵。40. 轴向柱塞泵主要由驱动轴、斜盘、柱塞、缸体和配油盘五大部分组成。( )可以改变油泵的排量。41. 液压传动中所用的液压泵都是靠密封的工作容积发生变化而进行工作的,所以都属于 。42. 低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形式是 。43. 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形式有 、 、 、 。三、选择题1. 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10、 _。A 、流量脉动 B、困油现象 C、泄漏 D、径向不平衡力2. 右图中1曲线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未调整时的特性曲线,2曲线是调整过的特性曲线。由1曲线调到2曲线是经过( )的调整得到的。A、调节压力调节螺钉和增大调节压力的弹簧刚度;B、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和压力调节螺钉;C、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和改变调节压力的弹簧刚度;D、调节压力调节螺钉和减小调节压力的弹簧刚度。3. 在工作中,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的大小受( )的影响最大。 A、马达的理论流量 B、马达的实际流量 C、马达的工作压力 D、马达的排量4. 当负载变化时泵的下列指标中哪些变化( )。A、额定压力 B、工作压力 C、最大压力 D、

11、吸入压力5. 高压系统宜采用( )泵。A、外啮合齿轮 B、轴向柱塞 C、叶片 D、内啮合齿轮指出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双作用式( );限压式( )。沿着径向方向安装。A、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前倾一角度 。推荐精选B、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后倾一角度。6. 在液压泵吸油口产生的真空度,用来( )。A、 克服液体从油箱液面到液压泵吸油口的能量损失pB、 将液体从油箱液面提升到高度h(到泵吸油口)C、 使液体具有一定的流速vD、 使液体具有一定的流速v,并克服液体从油箱液面到液压泵吸油口的能量损失p及将液体提升到高度h7. 双作用叶片泵具有( )的结构特点;而单作用叶片泵具有( )的结构特点。A、

12、 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B、 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C、 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D、 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8. 构成容积泵,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 有密闭工作容积,且密闭工作容积能周而复始地增大和减小,当它增大时与吸油腔相通,减小时与排油腔相通。B、 结构上能实现具有密闭性能工作容积。C、 吸油腔与排油腔不能连通D、 上述三个条件都要满足9. 液压泵实际流量(供油量) qp( )理论流量qt p ;液压马达输入的实际流量q ( )液压马达的理论流量q T M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10. 泵的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流量称为

13、()。A、 实际流量 B、理论流量 C、额定流量 D、瞬时流量11. 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 )。A、液压泵的额定工作压力 B、溢流阀的调定压力C、负载 D、负载及溢流阀的调定压力12. 在双作用叶片泵加工中,如果其配油盘封油区对应的中心角略小于两叶片间的夹角,会导致( );且配油窗口的间距角不可能等于两叶片间的夹角,所以配油窗口的间距夹角必须大于或等于两叶片间的夹角。A、 液压冲击发生 B、液压泵吸、压油腔短时相通,使泵的容积效率下降C、不能保证泵连续平稳的运动 D、困油现象发生13. 实际中,常把泵的压力为零的流量视为()。A、 实际流量 B、额定流量 C、理论流量 D、瞬时流量14. 在用一个泵驱动一个执行元件的液压系统中,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使泵卸荷,应选用( )型中位机能。A、“P”型 B、“O”型 C、“Y”型 D、“H”型15. 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最常用方法是: A、减少转速 B、开卸荷槽 C、加大吸油口 D、降低气体温度16. CB-B型齿轮泵中泄漏的途径有有三条,其中_对容积效率影响最大。A、齿轮端面间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