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置换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1379178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9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置换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混凝土置换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混凝土置换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混凝土置换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混凝土置换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置换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置换方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施 工 方 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江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一、编制依据: 1、*万和城13#楼混凝土置换施工图纸。 2、混凝土置换施工所涉及到的重要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23) (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3)、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范(GB50367-202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23)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23)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统一标准(JGJ80-91)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

2、J130-2023) (8)、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23)3、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规范、规程、图集及文献等。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18层,框剪结构,一层建筑面积约650。2、本工程目前施工至地上十层,因地上一层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规定,现根据变更设计图纸采用混凝土置换方法使工程满足原设计规定,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三、施工总体部署我公司现已成立了公司层面的领导小组,组织和协调本工程施工,全面负责本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依据工程特点,按照施工方案加班加点、有序组织流水施工,保证工程优质、高效完毕。 1、工期目的(暂定,另保证养护时间):地

3、下室增设剪力墙8天,剪力墙混凝土置换为60天,梁板混凝土置换为20天。 2、质量目的:保证合格。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的: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组织贯彻。 4、项目部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 技 术 组 质 量 组 安 全 组 生 产 组 材 料 组四、施工准备情况1、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 领到图纸后,立即组织各部门、各专业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同时取得各项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标准等,并与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做好沟通、协调。 (2)、编制施工方案 制定各分项工程技术措施,关键工序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 (3)、技术交底 施工前对技术工人进行工程内容交底、工艺流

4、程交底、施工方法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前熟悉施工内容,做到胸中有数。 2、物资准备 (1)、施工材料、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和材料抽样检查计划,拟定合格材料供应商,按施工进度提出各种材料订货单,保证材料准时进场。、钢筋为宝钢、永钢、沙钢、马钢四大钢厂品牌,非以上钢厂品牌一律不得用于本工程。、 混凝土指定厂家供应,剪力墙采用C40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梁、板采用C30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厂家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提供质保资料、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可超强)、坍落度等,加强对混凝土生产过程的监督,把保证混凝土质量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2)、机

5、械设备施工所用重要机械设备见下表一。3、劳动力计划各专业所需劳动力见下表二。重要机械设备计划(表一)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产地数量额定功率(kw)1电 锤台德国20 2振 动 棒台泰州3 3平板振动器台泰州24电 焊 机 台南京2 5砂轮切割机 台淮安1 6钢筋切断机 台苏州1 7钢筋调直机 台苏州1 8弯 曲 机 台苏州1 9圆 盘 锯台自制110其 他满足需要序号名 称人数备 注1瓦 工30(含凿除混凝土工人)2木 工103钢筋工104架 工55其 他满足需要 劳动力计划表(表二)五、重要项目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 根据设计规定,剪力墙凿除、加强分为四批次,为保证工程质量,将每批再分为

6、四次完毕。采用跳仓法同一批的四次混凝土置换位置及时间互相错开,由两边向中间对称、间隔进行置换(每批四次混凝土置换顺序见后附剪力墙置换顺序编号图),有序交叉、流水施工。每批次施工规定按照以下工序施工(每道工序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支撑搭设放线原混凝土凿除、清理钢筋修复、植筋、钢筋绑扎安装管道预埋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梁、板凿除、加强按设计图纸板编号顺序分四批次、间隔完毕,每批次按照以下工序施工(每道工序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支撑搭设原混凝土凿除、清理放线模板支设钢筋修复、植筋、钢筋绑扎安装管道预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1、 支撑搭

7、设 (1)、凿除原剪力墙砼之前,对原结构的一层梁、板设立有效钢支撑支顶,钢支撑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支撑上下增设垫铁,以增大受力面积。 (2)、一层顶板钢支撑采用483.0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距墙体内侧保存约600mm工作面,满堂脚手架立杆顶部为实心可调节顶撑,立杆柱距不大于800mm,水平杆第一道为落地扫地杆,第二道横杆(腰杆)距楼面1700mm,第三道横杆距顶板400mm,杆件间设立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楼面夹角在450600之间,该架体一次搭设完毕。 (3)、梁部位用16#工字钢作为顶撑(涉及门窗洞口上方),顶撑间距不大于800mm,顶撑下部先用钢锲塞紧,再用点焊固定,

8、水平方向设三道483.0钢管横杆及剪刀撑与工字钢焊接,使其在混凝土置换过程中不发生位移,以保证顶撑的稳定性。 (4)、严禁在钢支撑尚未完毕的情况下,进行墙体凿除。待剪力墙置换完毕且混凝土达成原设计强度后,将支撑板的满堂脚手架进行修整、增设,可用作梁、板混凝土置换的模板支撑(钢支撑搭设见后附搭设平面、立面图)。 (5)、钢支撑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搭设,满堂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横杆应与立杆成直角。 (6)、钢支撑所用材料的规格、厚度、端面等偏差,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7)、在剪力墙置换过程中应加强对钢支撑的检查工作,检查杆件有无发生变形、联结点是否松动等,任何对已搭设好的钢支撑进行改动必须通过项

9、目部认可。 (8)、以上钢支撑经计算满足混凝土置换施工规定。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2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23)等规范编制。本工程一层顶板厚为120mm,地下室顶板厚为180mm,本计算书根据板厚180mm来进行验算。、参数信息a、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纵距(m):0.80;步距(m):见钢支撑搭设立面图。采用的钢管(mm):483.0;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b、荷载参数混凝土与钢筋

10、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3):1.000。、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3.317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718 kNm ;最大变形 Vmax = 1.28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9.605 kN ;最大应力 = 718382.948/4490 = 159.996 N/mm2;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59.99

11、6 N/mm2 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规定;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1.28mm小于 800/150与10 mm,满足规定。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 9.605 kN; R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

12、规定。、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作用于支架的荷载涉及静荷载和活荷载。a、静荷载标准值涉及以下内容 (a)、钢支撑的自重(kN): NG1 = 0.1292.9= 0.374kN; (b)、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40.80.8 = 6.4 kN;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 = 6.826kN;b、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活荷载标准值 NQ = (1+2 ) 0.80.8 = 1.92 kN;c、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11.148 kN;、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

13、A)f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1.148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 计算长度 (m);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0有两个计算公式L0=kuh和L0=h+2a,为安全计,取两者间的大值,即L0=max1.1551.71.5,1.5+20.1=2.945;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 考虑钢支撑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取1.7;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