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模拟中考含答案解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375616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模拟中考含答案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东莞模拟中考含答案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东莞模拟中考含答案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东莞模拟中考含答案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东莞模拟中考含答案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模拟中考含答案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模拟中考含答案解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腐败D铁丝生锈2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ABCD3塑料制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若回收利用不当也会造成“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属于()A有机合成材料B非金属材料C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供人呼吸B氢气作为人类的理想能源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盐酸用于工业除铁锈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读液体体积C 过滤悬浊液体D熄灭酒精灯6O2、H2O和CO2都是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

2、是()AO2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BH2O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D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气中含量越高越好7金属钼可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等耐高温材料钼铅矿(PbMoO4)中的铅元素Pb为+2价,则钼元素Mo的化合价为()A+2B+3C+4D+68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9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Mn、Mg、CuBMg、Mn、CuCCu、Mg、M

3、nDCu、Mn、Mg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B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有晶体析出D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1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2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生活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

4、洗进入矿井先做灯火实验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人体需要适量补碘防止患甲状腺疾病C化学与能源D化学与环保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AABBCCDD13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待区分的物质所加试剂与操作方法A食盐和纯碱食醋,观察有无气泡B金和黄铜观察外观C氧气和氮气分别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过氧化氢溶液和水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AABBCCDD14如图所示图象关系合理的是()A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B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C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

5、e和MgD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分)15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化学符号3H2符号的意义4个硫原子铝离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16现有白菜、酒精、小苏打、干冰、食盐五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填序号):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的是;蒸馒头时用到的发酵粉是;生活中可用于调味、防腐的是17如图是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1)碳酸氢铵属化学肥料中的 (填字母):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2)碳酸氢铵应具有的性质是(填字母):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3)碳酸氢铵与熟石灰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CO3+Ca(OH)2CaCO3+2X

6、+NH3,则X的化学式是;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4)经计算,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7%,则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18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2)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或“失”)电子;(3)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可验证分子

7、具有的性质;(3)实验3中,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铁生锈的条件是与同时接触;(4)实验4中,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0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和CaCO3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胃液中含有F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转化请回答:(1)B的化学式是,F的化学式是(2)在物质的分类中,A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3)图中反应BD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21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

8、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根据图1回答:(1)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的名称是;(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加入试剂A是(填名称);(4)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5)实验室利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一定质量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图2:用图1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量取水时,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还必须要用到(填一仪器名称)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22请根据如图1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

9、,应从口通入(填字母)(3)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使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多孔隔板上放的药品应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则F中应装入的液体是(填名称)(4)图2是用青霉素瓶、注射器和输液管组成的检验CO32离子的微型实验装置图用“微型”仪器做实验的优点是(填序号):节约药品用量 能完全消除实验污染方便个人或家庭实验 若需加热也能节约燃料23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问题【猜想】

10、猜想I:红色粉末是铜粉;猜想: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猜想:红色粉末是【实验】经过查阅资料、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大家决定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表格: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猜想正确红色粉末全部变为黑色,石灰水变浑浊猜想正确猜想正确【表达】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红色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的混合物,则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思】从环保角度看,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说出其中一种改进方法:【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A硝酸铜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亚铁溶液 D硫酸镁【应用】同学们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模拟炼铁的

11、原理,装置如图2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2)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3分)24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3)从组成上可知葡萄糖酸锌属于(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4)现有一支该口服液,其中含有的葡萄糖酸锌质量是mg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6kg的

12、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25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Na2SO4)中H2SO4的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不同的测定方法,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同学:取50g废水于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溶液pH变化如图50g废水中H2SO4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当加入30g NaOH溶液时,烧杯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2)乙同学:改用BaCl2溶液代替NaOH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2SO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2016年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腐败D铁丝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铁丝生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