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种抽象艺术形势,它既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一定时 间内的延续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 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通常人们会 一遍又一遍地听一首歌而不会觉得腻味,这便是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在,它以生动活泼的感性 形式,表现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提高人的 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理想我国的佛教音乐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而传入的,与佛教本身一样大致经历了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译传阶段,在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翻译了大量的佛经 第二阶段是创造阶段隋唐两代,我国僧人以印度经典佛教为基础,开宗立派第三阶段是融合 阶段:宋元明清四朝是中国佛教的融合阶段传入初期,佛教音乐称为梵呗” 梵”和呗”均 为梵文的音译,梵'噫为静,呗'噫为赞叹”意思为以乐曲咏经,以歌来诵经这种音乐被称为 正统的佛教音乐如《弥陀赞〉、《药师赞》、《观音赞》等都属此类音乐后来自中国佛教音 乐创始人梵呗始祖一一曹植鱼山梵呗”我国僧人借鉴民间乐曲创造了许多佛教音乐,如:《上经台》、《秘摩岩》、《如意歌》等。
宋元明清直到近代是佛教音乐世俗化时期这一时期 有许多脍炙人口、雅俗共赏和流传广远的佛教乐曲,比如弘一法师的《送别》、《三宝歌》等 世俗化音乐当代佛教音乐也可以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佛教音乐;另一类是新创作的佛教音乐传统佛教音乐是从起宗教功能出发的,可分为:赞颂音乐赞颂音乐佛教称之为赞呗”佛寺中流行的《弥陀赞》、《药师赞》、《赞佛偈》、《观音赞》 等都属此类据《智度论》记载,释迦牟尼未成佛时,与弥勒同修菩萨行,一日见弗沙佛入 火定而放光明,释迦牟尼即七日七夜翘一足,以一偈赞佛,于是由此功德而比弥勒提前九劫 成佛所以佛教对于以音声赞佛非常重视新创作的赞颂音乐与传统赞呗并无本质区别,皆 属佛教音乐之赞颂类教化音乐在佛教诸法门中,有音教'”之说,即以音声所说之教法,济度众生《教化音乐与赞呗 音乐相似之处是多以歌咏形式出现从唐代俗讲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创作的《三宝歌》、《清 凉歌》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佛教音乐供养音乐在佛教中以香、花、灯、水果、财物、音乐、舞蹈等供养佛菩萨有大功德供养种类繁 多,有二种供养”、三种供养”、四种供养”乃至十种供养”其供物更形形色色,不拘一 格其中音乐供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法华经方便品》:若使人奏乐,击鼓吹角贝箫笛 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已成佛道”修行音乐成佛靠修行,修行须断烦恼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于是佛开了八万四千法门救度,音 乐便是其中之一最古老的佛教音乐梵呗,”的译意就是止断外缘,止息内心攵摄自心方 可守戒,守戒方可入定,入定方可生慧,生慧方可断除烦恼而趋佛境以音乐修行实在是非 常重要的近年风靡港澳台和中国大陆的《观音圣号》、《阿弥陀佛圣号》虽仅由南无观世 音菩萨'或南无阿弥陀佛”一句歌词组成反复唱诵,但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这一句佛 号是把念佛法门'”和音乐法门'巧妙结合而成为亿万佛教徒的修行方法佛教认为通音即 为小悟”,但其音应当是清净妙音,因此要求修行音乐要有佛教意境这里讲的修行指狭义 修行,而非广义的全面的修行法事音乐佛教中的法事主要指宗教仪式佛教法事很多,如水陆法会”、瑜伽焰口施食”、普 佛”、梁皇忏'等这些仪式由诵、唱、打击法器木鱼、钟、磬、鼓、钹、铙、法螺、法号 等)组成,有些甚至加入民族管弦音乐新创佛教音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直接改编于传统佛教音乐如广州龙源音像公司出品的由著名演奏家张维良、赵家 珍演奏的《琴萧佛曲》CD就是直接用《香赞》等殿堂唱诵的传统旋律演奏的。
2)用非佛教歌曲旋律填上佛教歌词,如弘一大师用外国民歌的旋律填写中文歌词创作的 《三宝歌》等若干首作品⑶是借鉴传统佛教音乐的旋律与风格创作出新的佛教音乐作品,如以藏传佛教传统唱诵旋 律改编的《大悲咒》等4) 与传统佛教音乐毫无关系的新创佛曲这类佛教音乐是根据创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和佛教艺术的美学追求创作出来的,它呈现出来的是全新的艺术风格和独具个性的音乐旋 律龙源音像公司从台湾引进的数十碟佛教歌曲CD以及吴琼创作的数十首佛教歌曲都属此 类5) 传统佛教音乐与新创佛教音乐相结合的作品这类作品一般为大型音乐作品如交响 音乐《神州和乐》,就包括了纯粹的传统佛教唱诵和创作交响音乐这部作品的演出也是由 寺院僧人和专业演员共同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传统佛教音乐侧重于宗教,以殿堂唱诵、佛教法事为主无论汉传佛 教、藏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历史上从未以音乐归类,而皆以法事内容归类,功能亦仅局限 于宗教本身如各类“赞”(如汉传佛教一般法会上的《炉香赞》、《弥陀赞》、《观音赞》等); 各类“腔”(如水陆法会中的《书腔》、《道腔》《焚腔》等)新创佛教音乐则侧重于艺术, 以音乐会演出和佛教活动演出为主,如大型交响乐《东方慧光》《神州和乐》等。
传统佛教 音乐的受众主要是诸佛菩萨、天龙八部、芸芸众生、饿鬼亡灵,大多配以音乐歌颂圣德,祈 阳悲冥等法事,通过借助诸佛菩萨的愿力降福人类传统佛教音乐的宗教目的性往往明确而 直接新创佛教音乐的受众主要是人类目的是弘扬佛教精神、启迪人类智慧、净化人类心 灵、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世界和平新创佛教音乐寓教不乐,以艺术的形式感染人类、教化 人类,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toubko gnanggeiioTopnMcenonB3 贝HBTioc&yqeHHMCflC,negoBKaHeug讶on^HBiHcnonb3OBaTbca b KOMMepnecKHx n,enqx.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ur den persnlichen fu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Q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a des fins commerc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