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青海省情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37262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文化青海省情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域文化青海省情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域文化青海省情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域文化青海省情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域文化青海省情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域文化青海省情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文化青海省情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2011 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及答案】class=txt2011 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一)(第一讲、 第二讲)1青海省位居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全省东西长约 1200 公里、南 北宽约 800公里,总面积 72122青海省因境内有全省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而得名,简称 “3昆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 亘青海境内,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将全省分割 成青南高原区、 和 东部季风区 三个大的地里区域,也造就了丰富 多彩的自然风貌。4青海省总人口为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全国第三位。5 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条江河的源头在同一个 “摇篮”,那就 是平均海拔近

2、 5000米的 青海南部高原 。6昆仑山是世界著名大山,享有“自新疆起直奔西藏、东跨青海、四川,绵延公里。7青海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中,有不少是国家的艺术精品。例如 1973年在大通 上孙家寨 1995年在同德宗日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 其中的代表性作品。8、上奏朝廷,在河湟地区。9、唐代,饮茶成为青藏高原吐蕃等民族普遍的饮食习惯,茶叶成为 生活必需品,因此这时在农牧交易活动中市 渐渐兴起,并成为一般 民族贸易 的代名词。10 1949 年 9 月 5 日西宁解放,1950 年1. 湿地: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赋予

3、“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等多种美称。例如,青海湖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内陆咸水湖,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国 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七大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处。2. 河湟谷地:河湟谷地是指青海日月山以东、同仁县以北的黄河龙羊峡河段以下流域及其支流湟水流域,是青海 东部达板山与积石山之间一片肥沃的三角地带,主要由湟水谷地和 黄河谷地两个河流冲击平谷构成。谷地范围包括省会西宁市和海东 地区全部。3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于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距今约 4000 3600 年之间。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陕 西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宁夏部分地方。青海省

4、境内齐家文化遗址 有 430 多处,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特别是民和、乐都两县最 为密集。4 小北京“丹葛尔”:雍正初年,清朝政府在平定青海蒙古贵族罗 布藏丹津叛乱后,选定日月山东侧的丹噶尔 作为农牧区间产品交易的“市口”,丹噶尔由此发展成为青海地区最 大的农牧产品集散市场。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 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 40公 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丹噶尔附近的日月山就是唐 代的赤岭,是青海农牧两区的天然分界线,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 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 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

5、小北京”之美称。1. 青海草原是全国有名的牦牛之乡,牦牛数量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 一强。(V)3.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冰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V)4. 祁连山的三大优势矿产资源是煤、石棉、沙金。( V )5.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被称为“青藏分水岭”。 (V)6. 齐家文化处于原始氏族时期,在墓葬中可以明显看出规模大小及 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现象。( V)1. 目前青海省的辖区共有哪些?青海省目前共辖有 1个地级市、1个地区和6个民族自治州,即西宁市、海东地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 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 6个民族自治

6、州,下辖 46个县(市、区、行委),其中县 37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 2个,县级行委 3个,青海省也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之一。2. 日月山在地理上的特殊地位是什么? 河湟谷地最西部的日月山是一座因见证了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历史 而闻名遐迩的山,其实这座山在自然地理学界具有更为重要的特殊地位,它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还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自然也就成为了青海省境内农业与牧业的分界线。所以,日月山以 东的湟水谷地在大的地理区域上属于黄土高原,平均海拔 2000 米左 右,是青海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也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能吹 到的最西界。由于

7、这种原因,日月山东西两侧自然景观迥异,形成 非常巨大的对比反差。日月山以西是一望无边的茫茫草原,以东则 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3. 简述丝绸之路“青海道”丝绸之路南道又叫“羌中道”、“青海道”,它作为丝路南道与河西走 廊段北道相辅而行,都是中原通往西域的贸易通道。吐谷浑时期,经过寅、伏连筹、夸吕几代可汗的努力, 吐谷浑王国逐渐掌控了丝绸之路的南道。这一时期,河西走廊一带 烽火连绵,丝路北道不再是畅通无阻的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 化交流受到了阻碍。于是,在吐谷浑王国的推动下,丝绸之路的南 道开始复兴,并一度取代河西道成为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延续了中 国自汉朝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当时,通过丝绸

8、之路“青海道”通贡 南朝的西域国家和地区主要有龟兹、于阗、渴盘陀以及中亚的滑国 (今阿富汗境内)、西亚的波斯等。直至 7世纪至 8世纪间,丝绸 之路“青海道”在中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简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特点第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整个三江 源地区总面积 36.3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一半,而被划入保护区面积的达 15.23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 21%,第二,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整个三江源地区的 海拔34506621米之间,湿地总面积达7.33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湿地地 区

9、,这里不仅是“中华水塔”,而且还是“亚洲水塔”。第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区内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野牦 牛、雪豹等1 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等 3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 69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虫草、油麦吊云杉、红 花绿绒嵩等3种,省级重点重点保护动物32种,保护植物34种。第四,三江源地区是三江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四、论述(1 6分)试述青海省主要的农业、畜牧业、野生动植物和矿产资源?1、农业资源:全省土地总面积 10.8 亿亩,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 耕地面积仅占 0.81%,比较著名的农作物有马铃薯、油菜、蚕豆、 青稞、线辣椒

10、、紫皮大蒜、枸杞等,尤其是青海是一个马铃薯种植 大省,其马铃薯以个大、皮薄、质沙、味美而著称,其蚕豆也以硕 大丰满、皮色光亮、富含营养而驰名全国。2、畜牧业资源: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这里辽阔的天然牧场,具有面积大、类型多、草质好的特点,具有发展牧业的先天优越条件。青海省的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在全国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和新疆,居于第四位。从经济区划角度而言, 牧区面积占到了全省总土地面积的 94.76%,牦牛和藏系羊是最为重要的畜牧品种。 青海草原是全国有名的牦牛之乡,牦牛数量始终保持在 500 万头左 右,占全国总数的 40%以上,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藏系羊是 青海草

11、原上另外一种重要牲畜,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其 肉、毛以及皮张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3、野生动植物资源:青海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公认的 野生动植物王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 动物有257种,其中分布于青海境内就有 69种。其中野骆驼、野牦 牛、藏野驴、藏羚羊、白唇鹿、麝、雪豹、黑颈鹤、藏雪鸡等都是 以青藏高原为主要栖息地的特有物种,具有重大的生物生态价值。 为了有效地保护好这些野生动物,国家和青海省已批准建立了三江 源、可可西里、青海湖鸟岛、玉树隆宝滩等著名保护区,将青海省 一半以上的区域划入保护范围,比例之高,全国罕见。4、野生经济植物:青海的野生经济植

12、物也十分丰富,共有各类野生 经济植物 75 科、331 属、947 种。其中冬虫夏草、青海大黄、蕨嘛、 沙棘等是在全国占有巨大优势的著名品种,以产量大、品质高而成 为经久不衰的土特产品。5、矿产资源:青海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现已发现各类矿产 127种,潜在经济价值 17.25万亿元,在已探明矿藏保有资源储量中,有54个矿种居全国前十位。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是氯化钾、氯化镁、 氯化锂、池盐、溴、碘、石棉、鉻铁矿等 8 种矿藏;另外还有石油、 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和部分金属矿产。目前,矿业产值占全省 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在全省的四大支柱产业中,石油天然气、 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都是以矿产资

13、源开发为基础,而另一个支 柱产业水电开发则是矿产资源开发的能源保障。2011 春地域文化-青海省情平时作业 (二)答案一、填空1 明 朝时期,青海逐渐形成了以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 族和 撒拉族 6个民族为主体的较为稳定的多民族格局。2回族一般都有 经名 和“官名”两个名字,“官名”是 汉 式姓名, 体现了汉族文化和回族文化的交融。3“彩虹的使者”之誉的 土族 ,有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 纳顿 ”节。4青海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 西北官话 ,受地理位置和社会 环境的影响,青海方言大体分为 三 部分。5蒙古族的一生中,有三大礼仪是必须完成的,就是 洗礼 、敖而 波礼和婚礼。6格萨尔纵向概

14、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历史时期,横 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史诗内 涵广阔,结构宏伟,主要分成 降生、征战、结束三部分。7热贡艺术在创作传统上采用了兼容并蓄的手法,因而其艺 术风格独特,在佛像 造型方面具有俊美秀丽、端庄安详的特点。 8一般来说,纳顿在农历七月十二开始跳起,因此民间也称之为七 月会 ,活动一直持续到农历九月十五结束,历时近两个月,场面隆 重,加上参演者极尽狂欢之态,因而被一些学者称作是“世界上最长 的狂欢节”。9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 “卓舞 ”舞外,玉树地区还流传着风格更为 奔放豪迈的伊舞。10.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有两个重要系统,一个是发源

15、于西部的 昆仑神话 ,一个是受昆仑神话影响而形成于东部沿海地区的蓬莱神 话。这两大神话系统后来相互融合,形成了楚辞中的中原神话。1. 纳顿节土族的节日较多。但 7月至9月的“纳顿”最有名。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是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 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由下川向中川和 上川转移,纳顿节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2. 寺坊“寺”即清真寺,是回族社区的核心、标志和灵魂;“坊”是社区的整体和构成。3. 唐卡唐卡是热贡艺术作品之一,又叫唐嘎、唐喀,为藏文音译,是刺绣 或绘制在布、绸、绢上的彩色卷轴画。唐卡 初是写在织物上的文告,后来逐渐演变为宗教绘画,主要流行于藏区。唐卡绘制内容繁多,题材广泛,除宗教外还包括大量神话传说、 人文历史、社会风俗等诸多内容,被誉为是了解藏民族的“百科全 书”。4. 卓舞“卓”舞,玉树歌舞之一,又被人们称为“果卓”,在康巴地区被汉语 音译为“锅庄”,翻译成汉语就有“旋转之舞”或“围绕之舞”的意思, 也有人将其译成“圆圈舞”1. 燃灯节是汉族的节日。( 错 )2“家西番”是河湟农区藏族汉化的一部分群体。(对)3青海回族的丧葬仪式完全按伊斯兰教教义完成。特点是土葬、速 葬、薄葬。(对)4撒拉族被称为黄河骄子。( 对 )5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周天子西巡与王母娘 娘相会于昆仑瑶池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