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老人对我说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369767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光老人对我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时光老人对我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时光老人对我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时光老人对我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时光老人对我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光老人对我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光老人对我说说课稿铁中府河学校全丹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铁中府河学校的老师全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时光老人对我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板块来进行今天的说课。首先,说教材时光老人对我说是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中的第一个主题。本课是组织本单元教学活动的基础与铺垫。通过对本节课一分钟能做什么、谁把时间偷走了以及我的学习时间表三个板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帮助学生体会一分钟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过程与

2、方法方面,通过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知识与能力方面,让学生体会一分钟的长短,学会制作学习生活时间表。其中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接着,说学生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正强化,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然后,说一说教法遵循“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个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游戏导入一动画感知一实例对比一落实行动”的教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体验,形成认识,并逐步向行为转化。说完教法,我们再来说一说学法本课主要让学生在“竞赛一感受一交流一体验

3、”中去感知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接下来,是本次说课的重点部分,即教学过程环节一:一分钟能做什么(一)游戏导入,感知一分钟上课伊始,我将请同学们玩游戏“一分钟写数字”。计时一分钟,比比谁能把1-100这100个数字写得又好又快。【这一活动让学生真正去体会时间,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短短的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情啊。】接着,奖励赢了的学生看动画熊出没一分钟,赢了的学生很快被吸引住并沉浸其中,输了的学生则焦急等待一分钟。此时,趁热打铁,“两类同学对于一分钟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此环节的设计,通过现场采访,让学生谈谈感受。由于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作基础,前后对比,学生能感受

4、到:心情愉快时会觉得一分钟很快、很短,焦急等待时会觉得一分钟很慢、很长。】(二)视频播放,认知一分钟“短短的一分钟还能做什么呢?”为此,结合课本内容,我将播放视频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在视频观看中,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一分钟的作用可真大。】(三)自我拓展,话说一分钟当教学进行到这一环节时,引导联系生活,让学生产生更丰富的想象:时间是什么?如: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知识等。环节二:时间小偷时间如此重要,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浪费时间的现象,于是我将展示出鲁迅的名言“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而有的人却说“我只是把别人写作的时间都用在玩游戏上了!”。接着,我将展示生

5、活中浪费时间现象的图片,并请学生当警察,抓出偷走时间的小偷。【通过学生抓小偷活动,引导学生辨别是非,认识到浪费时间是不对的,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环节三:做时间的主人(一)算一算时间如此珍贵,而有的人却严重浪费时间,那么渗透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在这里就很有必要了。为此我设计学生填表格的活动,比一比他们每天用于吃饭、睡觉、学习的时间,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对于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二)想一想我将ppt展示图片并抛出问题“可以这样珍惜时间吗?”。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时间不代表可以闯红灯,也不代表只图快。【通过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始终成为课堂的主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珍惜时间的内涵。】(三)动一动最后,我安排了一个活动: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表格,制作自己的生活学习时间表。并在课后请老师或者父母帮助修改并监督。【重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课内向课外延伸是我们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本节课最后在学生轻松愉悦地设计生活学习时间表的过程中结束。最后,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将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