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走出来的名人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364778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走出来的名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走出来的名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走出来的名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走出来的名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走出来的名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走出来的名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走出来的名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于铁岭开原市莲花村石嘴沟,祖上来自山东,庄稼院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他 是个孤儿,读书的时候,很淘气,当时觉得没有 父母最大的好处,是老师家访 找不着人。当时他跟着二叔学艺,拉二胡、唱三弦,二叔是个盲人,盲人的心思 重,耳朵很灵敏,每次都是二叔听旋律,赵本山看舞台表演。学会了三弦,也 模仿出了盲人的感觉,这为他以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基础。1982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1986年被调到铁岭 市民间艺术团。那时,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的二人转大观灯200 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三省。1987年,在姜昆的推荐下“打入”了中央电视 台春节晚会,开始了他更加辉煌的艺术人生。

2、马天宇来自山东德州农村,家里异常贫困。经过曲折的求学路,终于上完了中专, 成了北漂一族。他说那时的梦想就是达到爷爷的要求,“赚4万元钱,盖四间房 子,娶一个媳妇。”2006年参加“加油好男儿”进入大家的视线,到2008年,他成了全国网络 人气冠军、他的唱片成了年度唱片销售冠军、十大时尚偶像、他的博客不到半年 时间点击过千万,他成了名符其实的人气王。蒲巴甲来自九寨沟,爸爸妈妈都是牧民,生活在山区,但是这一切都不防碍他的艺术道路: 2006莱卡加油好男儿的全国总冠军、电影喜马拉雅王子中的雪域王子。小时候的蒲巴 甲家庭条件很穷困,他看到父亲穿着藏族衣服背着枪进山打猎,觉得父亲很帅,于是便有了 他人生

3、的第一个梦想:当一个猎人。在好男儿”的舞台上,蒲巴甲被众多评委评价为热情 勇敢,具有时下缺乏的山一样的精神”,他纯净的眼神更让“雪域王子”的声名远扬。2.王宝强王宝强出生于河北省南和县大会塔村。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8岁一14岁在 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后来到北京闯天下,在各个剧组当武行做群众 演员。16岁时,被导演李扬挑中,主演独立电影盲井,这部电影让他一夜 之间从武行变成金马奖最佳新人。从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到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王宝强的角色转换 用了三年时间,身价就像翻跟头似的,已是以前的几十倍。但王宝强仍把自己当 成普通人,质朴地面对明星生活。宋祖英出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

4、一个农村苗民家里。古丈最大的特点是山 多,大山、小山,一座连一座,走进古丈就是走进了山的世界。那些依山而建的山寨,从 山脚望上去就像是长在茂密的树梢之巅或是悬挂在陡峭的石壁之上的水墨画。老寨村山清水 秀,鸟语花香,苗寨里常年歌声飘荡,宋祖英从会说话开始,就跟着母亲哼起了苗歌。4.阿宝原生态歌手阿宝,来自山西农村。06年春节晚会中,吴雁泽、戴玉强 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歌手阿宝出现一起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想不到, 最出彩的并不是那位所谓的“世界第四男高音”,也不是“老当益壮”的吴雁 泽,而是那位艺名叫阿宝的民歌手。杨丽萍,云南洱源白族人,出生在洱源县一个位于半山腰的山村。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

5、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跟母亲过。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 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然而她凭 借着惊人的舞蹈天赋,在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1980年后调入中央民族 歌舞团。以“孔雀舞”闻名,被誉为继毛相、刀美兰之后的中国第二代孔雀王”,是国内第一 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青年舞蹈家。7.满文军他是从平谷农村走出的一个乡下孩子。小时候,家里很穷,邻居家里传来的 校园歌曲是让他安静的“鸦片”。他乘大客车到县城第一次看到音乐表演,就认 定那是他梦中期待的未来事业。1996年,一曲懂你唱动了很多人的心,也 让人们记住了满文

6、军。从农村走出来的现代学科带头人:王进成www.liulin.cc 时间:2009-09-15信息来源:网络在线投稿他不像一个叱咤风云的人,他给人的印象是那么斯文、稳重,但他在吕梁广 播电视技术战线上绝对是学科带头人,他就是吕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 理、吕梁广播电视服务部主任、吕梁有线电视台副台长王进成。王进成出生于柳林县一个偏僻小山村的农民家庭,兄妹共五人。由于当时的 家庭条件特别差,其父母没有能力同时供五个子女上学,只好隔一个供一个。王 进成作为老大,非常珍惜父母给予的机会,他刻苦学习,1981年考入山西广播 电视学校,后又于1985-1989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四年

7、。王进成自强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在他以后的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1990 年-1993年,他在吕梁地区广播电视服务部专职从事家电维修工作。 由于技术突出,在多次竞赛中获奖。1994年,全省家电维修评比竞赛时,他作为 吕梁地区的代表参加这次活动,荣获山西省家电维修专家奖,得到了山西省委书 记胡富国的接见,成为吕梁家电维修技术的带头人。1992年底,吕梁有线电视台开始筹建,王进成被调到筹建组,专门负责技 术工作。在当时的条件下,有线电视是广电的一个新兴行业,有线电视技术更 是一门全新的技术。王进成以其深厚的技术功底,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勇攀科 学高峰的拼搏精神,完成了总体规划、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8、设备选型、系统安 装调试等技术工作,为吕梁有线电视台于1994年底顺利建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被共青团山西省委于1995年元月授予山西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在后来吕梁有 线电视台的运营中,王进成带领有关技术人员,走自力更生、自主设计、自主建 设的道路,完成了光缆传输、数字电视等多项升级改造,实现了吕梁有线电视 台在同行业中技术领先的地位 他成为吕梁有线电视技术的带头人。王进成在家电维修及有线电视工作中发现,当时的彩电,8个机械预选器、 分波段调谐器,根本不能接收有线电视规划中的增补频道。这些问题,对彩电当 时的使用没有影响,可是对彩电以后的使用有着重大影响。为了搞清当时的技 术研究状况,他专程到山

9、西省科委进行了检索,得知没有现成的成果、没有人搞 这方面的研究。于是,他开始了研究,同时报告了吕梁地区科委。地区科委非 常重视,当即立项,确定该项目为吕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拨付了科研经费,责 成王进成主持研制。在他的刻苦钻研和顽强拼搏下,彩电增补频道扩展器研制 获得了成功。该项目荣获吕梁地区九五科技进步一等奖、山西省1996年度科技 进步二等奖,他成为吕梁电视接收技术深入研究的带头人。上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在城市兴起后,其频道多、画面清的优势立即产 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但是,当时有线电视的巨大成本又阻止了其在山区农村的 发展。“能不能用无线发射的低成本,与有线电视的多频道结合,搞无线多频 道

10、发射呢? ”王进成开始了探索。经过5年多的潜心研究,八个频道彩色电视无 线发射系统终于研制成功,其论文荣获山西省2006年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一等 奖,其成果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其应用解决了吕梁地区农村群众看多套电 视难的现实问题,他成为吕梁电视发射技术深入研究的带头人。电子监控技术是电视技术的一个分支,由于其在安全防患领域的特殊作用, 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2002年以前,吕梁的电子监控工程都需要太原 及北京 的专业人员来建设。王进成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从此,他开始了电 子监控技术的学习和钻研。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试验,他掌握了这门技术。2004 年,吕梁 第一个四星级酒店吕梁国贸大酒

11、店开始建设,王进成承担了其中 电子监控系统、电子信息显示系统、网络传输系统、电视系统的建设工作。这些 工程于2006年顺利完工并投入运营,到目前为此,整个系统运行良好。后来, 他又完成了柳林联盛中学、川东水泥厂、离石区检察院等多个单位的大、中型电 子监控系统的建设,现在其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成为吕梁电子监 控技术的带头人。面对山西省电视工程技术专家、吕梁地区第二批优秀专家、吕梁市第一届青 年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第二届吕梁市优秀人才等光荣称号,王进成仍然不骄 不躁,对人们的称赞他也仍然是嫣然一笑,他知道,努力是他的本分,带头是他 的职责。陈瑶生:山沟沟走出来的科学家记我国动物遗传育种专

12、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瑶生人物简介:陈瑶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 种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了 973课题、国家十五攻关重大专项、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基金、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农业部948重大专项、农业部行业标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团队项目等20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广东省科技 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二等奖。近年来,利用现代分子遗传学 技术,对数量性状进行QTL位点研究,并将分子遗传学技术应用于实际育种中,被多数养 猪企业应用,提高了育种效率。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区域性种猪遗传评估体系,

13、带动了 广东省和全国猪育种方法的改变,组织了国内在猪育种方面具有优势的研究团队,开展了 全国性的种猪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种猪统一的性能测定和遗 传评估工作,建立了国家猪遗传评估中心,初步建立了区域性联合育种体系。针对瘦肉型 猪规模和养殖的育种、饲养管理、疾病控制、环境等方面开展了技术组装和示范研究,完 成了与规模化瘦肉型猪养殖相关的国家农业行业标准,为我国瘦肉型猪养殖的标准化提供了 重要的技术依据。陈瑶生出生于湖南、广东、广西三省交界的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在他上大学之前从 没有走出过这座偏远的山区小镇,也正是这美丽的瑶乡山水承载了他清贫却难忘的童年生 活。陈瑶生一直都

14、喜爱并善于学习的学生,得到老师的宠爱。1979年,陈瑶生考上了湖南 农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成为该县为数极少考上本科的学生之一。从此,陈瑶生走出了那道 山沟沟,也使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从四川开县的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他的启蒙教育源于做私塾先生的 祖父,他是为数不多的背过四书、五经的设计大师,他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个甲醛 生产车间,他负责的化工设计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多次获得了国家化工部、 建设部颁发的科技进步和优秀工程设计奖项,他就是今年已经78岁高龄的工程设计大师 潘行高老人。在一个闷热的夏日上午,在华陆工程公司办公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我们 见到了正在耐心

15、等候我们到来的潘老。潘老出生在四川开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用潘老的话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像公园一样 的地方。在他的记忆里,村子周围有参天的古树、清澈的河流、数不清的花草虫鱼、飞禽 走兽。那里,是他儿时的天堂。在那里,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一直长到十一二岁。 从小学开始,潘老就开始了寄宿生的学习生涯,直到大学毕业,再也没有在家乡呆多于几 个月的时间。从潘老的语气里,我们听到了一个老人对自己童年的美好记忆1958年1月25日生于呼和浩特。出生不久,为生活所迫,被生父母卖入养父母 家。1978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养牛工人。1983年进入乳业工厂,从基层十起, 直至担任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同

16、时也是伊利创始团队成员),成为“中国 冰淇淋大王”;1999年离开伊利。1999年创立蒙牛,后用短短8年时间,使蒙牛成为全球液态奶冠军、中国 乳业总冠军。蒙牛集团被全世界视作中国企业顽强崛起的标杆,“蒙牛现象”成 为经济界最热门的专有名词之一。蒙牛产业链上联系着百万奶农、千万股民、数 亿消费者,被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并被评为首届中 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1963年出生于甘肃天水的农村,父亲是“右派”。1977年秋天,其父获平反,全家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搬往甘肃清水 县城。1979年,考入兰州培黎学校(中专)潘石屹1981年,从培黎学校毕业,以600名学生中第二名的成绩被河北的中国石油管 道学院(大专)录取。1984年,石油管道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 究室。1987年,辞职到广东下海19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