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谋差》说课材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36054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贾芸谋差》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贾芸谋差》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贾芸谋差》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贾芸谋差》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贾芸谋差》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贾芸谋差》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贾芸谋差》说课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贾芸谋差说课材料我说课的题目是贾芸谋差,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下面就按照说教材、说教法与 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要注重知识之间、 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依据这一原则,我把本节 的学习目标定为:1. 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相关内容。2. 通过体会本文精彩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格。3. 激发对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兴趣。2、重点、难点(1) 分析人物对话的表层意思、弦外之音、隐含的动机及表达的技巧。(2) 分析作品中的谎言,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行个性。

2、二、说教法与学法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 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 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 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按照这个思路,在本 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法:1、品读、鉴赏法:指导学生品读课文精彩部分;鉴赏课文的对话描写。2、探究式讨论法:文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探究式讨论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三、说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好的导语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此, 我用一句顺口溜来作为导语:“假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阿房宫,三百 里,住不下金

3、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找金陵王;丰年好大 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借此引导学生说说对曹雪芹的了解有多少?(二)作者及作品简介1、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 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 家。从曾祖父曹玺起,到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正 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 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雍正五 年(1727)曹雪芹十三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 南京迁到北京,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四十岁 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他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 了食粥赊

4、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大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 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离开了人间。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 前八十回为清曹雪芹作,后四十回多认为由高鹗续成。小说中以贾、史、 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 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 世态及种种不调和的矛盾。据说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是我国古代长 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简介作品,便于学生去体会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重

5、要的地位, 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阅读兴趣。(三)释题“谋”:1、寻求 2、谋划 3、计谋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小说?小说三要素?明确学习的重点下面教师简要对贾芸、 王熙凤这两个人物作个介绍, 便于学生从感性方 面对其有个认识。(四)朗读文本,解读文本 叶圣陶语“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 。如今语文课改气氛活跃,新观念、新教法层出不穷,但溯本求源,探其精髓,都要 求勿忘“读”这个本。俗话说得好: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理清思路,然后分小组 讨论,并用简介的语言叙述贾芸谋差的经过贾芸见叔叔见卜世仁吝啬、虚伪、刻薄、冷漠、

6、富有心机见倪儿见凤姐 爱慕虚荣、卖弄权势、工于心计、自恃能干伶俐乖巧 阿谀奉承五)精品细读:教师此时设计一些问题, 结合学习重点“人物精彩的对话描写”让学生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人物性格。本环节可采用品读鉴赏法1、品读贾芸与卜世仁的对话精彩段落:贾芸賒药部分(模拟人物身份,读出其语气)然后探讨卜世 仁、贾芸各自所说话的表面意思和心思动机,最后结合具体的语言归纳 出卜世仁的性格特点。这一人物性格的剖析采用教师引导鉴赏,从而让学生领会“话里有话” 的含义,突出文章重点。2、品读贾芸与凤姐的对话:这一环节可采用探究式讨论法、圈点勾画批注法进行,然后学生展示交 流成果,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可设计如

7、下问题:(1) 贾芸第一次见凤姐时,凤姐对贾芸的态度变化及产生此态度的原 因?(2) 贾芸第二次见凤姐时,凤姐已有心给贾芸派活,也可以痛快地答 应他,却也说了一大通话,她的心理动机是什么?(3) 从中可看出凤姐是一个怎样的人?(六) 回顾课文,感受作品本文的主角是贾芸,结合作品中贾芸精彩的谎言,看看他在与舅舅卜世 仁对话时和与凤姐对话时有什么不一样?谈谈你对贾芸的认识,在此基 础上,再回归课题,重新领会一下“谋”字的内涵;贾芸除了伶俐乖巧 阿谀奉承之外,谋差可谓是“用尽心机”。(七) 课堂小结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他把人物描摹的栩栩如生,关键在于 高超的语言描写。因此结合本课所学引导学生掌握

8、在人物语言描写方面应注意的事项:语言描写应符合并表现其身份、地位、年龄、心理、职 业、文化教养等,并且描写还要力求生动、简洁。(八)课堂练习 为了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挖掘教材,加深对红楼 梦的印象及激发其阅读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两道练习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 .红楼梦是曹雪芹在穷愁潦倒中写的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B .红楼梦是曹雪芹历经数十年,集腋成裘,辛苦创作而成。C .从前研究红楼梦的人总是拐弯抹角地去看书中塑造的人物。D .红楼梦的好多 技巧”是后来人不曾好好儿发扬光大的。2、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A .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9、,它不但在国内 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B .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 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同 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 的教材。除此外, 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 学”。C.红楼梦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五光十色的荣国府。这是一个由少数主子和数百奴仆所组成的贵族大家庭。这些贵族家庭成员每天想的就 是如何享乐。就在这个贵族家庭中,曹雪芹塑造出贾宝玉、林黛玉具有 光彩的男女主人公,以及众多的少女形象。D .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共出现四百五十多 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 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在描写贵 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 实而细腻。四、说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清晰地掌握本课的故事情节及学习重点,让学生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动向,我这样设计板书:附板书:贾芸谋差曹雪芹(清)贾芸伶俐乖巧阿谀奉承见叔叔见卜世仁吝啬、虚伪、刻薄、冷漠、富有心机谋见倪儿见凤姐爱慕虚荣、卖弄权势、工于心计、自恃能干说课材料贾芸谋差说课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