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36053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涟水县2012-201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粉末 B.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C.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 D.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下列微粒中,既可以看做酸又可以看做碱的是A. HCO3- B. CO32- C. S2- D. NH4+30.25 mol A的质量是16 g,A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 )A32 gmol1 B64 gmol1 C32 D64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

2、化的是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5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含碳量:生铁钢 B熔点:铁汞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8020 D核外电子数:钠原子钠离子6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综合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边缘科学”即代表了一个新名词,页说明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有所不同。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 B原子弹发生剧烈爆炸C钢铁厂冶铁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离是电解质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与是否通电无关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均为氧化还

3、原反应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x 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铝也是两性金属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B、光线通过时,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C、氧气、液氯是单质,氯水、氯化氢、纯碱是化合物。D、“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涉及物理变化。10某同学对“CO2是共价化合物和NH4Cl是离子化合物”

4、, 有下列四点感悟,其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能导电的化合物B同温同压下,任何不同气体分子的间距均几乎相同C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1molAl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均为3NA12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AHCl BFeCl2 CNaCl DNa2O213下列四种判断:两种弱酸相互反应生成两种强酸;两种弱酸盐相互作用后生成两种强酸盐;一种弱酸和一种盐溶液作用后,得到一种强

5、酸和一种盐;两种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性减弱。其中有具体例证的是( )A B C D 14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化学。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下列实验或实验过程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A用多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 B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C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 D用铜粉代替铜丝进行Cu和浓HNO3的反应15化学中存在一些守恒或平衡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原子)守恒定律,某物质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是烃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

6、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根据电子守恒定律,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失电子数一定等于正极反应得电子数D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在任何时刻一定等于逆反应速率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6(A)【物质结构与性质】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ABCDE试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元素D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2)D、E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元 素DE电离能/kJmol1I1717759I215091561I332482957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D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3)A的氢化物的中心原

7、子的杂化形式为 ;C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分子构型为 ,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的分子式为 。(4)B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右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右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右图丙所示。晶胞中B原子的配位数为 ,一个晶胞中B原子的数目为 。(B)【实验化学】牙膏是生活必需品。下面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中加水、搅拌、静置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2)在中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操作方法是 。(3)写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将中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时,未见沉淀出现,则可能的原因是 、 (任答两条

8、)。 (5)在中检验Ca2+的存在,除可用焰色反应外,还可利用Ca2+和 溶液的反应来进行。17现有下列电解质溶液:Na2CO3 NaHCO3 CH3COONH4NH4HCO3(1)在这五种电解质溶液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是(填写序号) (2)已知酸性。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pH大小顺序为(填序号) (3)写出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常温下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根据这一事实推测溶液的pH 7(填、=或)理由是 18(11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元素编号元素特征信息A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

9、物质B阴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C其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与B可以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D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都有两性,与C同周期E与C同周期,原子半径在该周期最小(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C_,E_;(2)写出A、B、C形成的化合物M的电子式_;(3)实验测得DE3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则DE3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4)D单质与M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9A、B、C、D、E为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C原子的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的电子。D、E的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

10、中子数相等。C可分别与A、B、D、E形成XC2型化合物(X代表A、B、D、E中的一种元素)。已知在DC2和EC2中,D与C的质量之比为7:8;E与C的质量之比为1:1。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单质B2中键与键的数目之比为(2)化合物BH3(H代表氢元素)的立体构型为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是 。 (3)C和E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甲和乙,请比较相同条件下甲、乙的沸点大小,并说明理 。(4)A可以形成多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其中M是所有已知晶体中硬度最大的,其晶体类型是 ;若该晶体晶胞(如图所示)的边长为a cm,则其密度是 gcm -3(只要求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

11、德罗常数为NA)。20(16分)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C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且常温下C元素的单质与某种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两种含C元素的化合物;B、C两种元素质子数之和是A元素质子数的4倍。(1) 写出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2) 写出C的单质和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B4气态分子。B4分子结构与白磷分子结构相似,已知断裂1 mol BB吸收167 kJ的热量,生成1 mol BB放出942 kJ热量。试写出由B4气态分子变成B2气态分子的热化学方程式:_。(4) 由B、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X分子为三角锥形分子,且分子里B、C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X遇水蒸气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X的结构式为_,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 A、B两种元素可形成一种硬度比金刚石还大的化合物Y。在化合物Y中,A、B原子间以单键相结合,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则Y的化学式为_,Y晶体的熔点比金刚石熔点_(填“高”或“低”)。(6) B2H4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其水溶液呈弱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平衡:H2BBH2H2O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