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36036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必修1知识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 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做质点。知识点2时间和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路程和位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 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 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 大小。矢量和标量:矢量

2、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相加遵循 平行四边形原则,标量是数字的加减。知识点3速度速率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 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理量,是标量分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平均速率(二路程/ 时间)决定因素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 决定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方向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 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 该质点的运动方向无方向联系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知识点4 (实验部分)知识点5加速度: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表达式为:a =竺= 二At 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Av方向相同。知识点6 (实验部分)知识点7

3、8 91.基本公式:速度一时间关系式:位移一时间关系式:v = v + at1 v + v x = v t + 2 at2 t 2 o t位移一速度关系式:v2-v2=2ax注: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利用公 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题时要有 正方向的规定。xt图像vt图像a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a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b直线表示物体静止b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直线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 动,初位移为X1c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始速度为V1交点D的纵坐标表示

4、三个运动的质点 相遇时的位移交点D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 共同速度t1时间内c物体位移为X1t1时刻c物体速度为0知识点10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因为忽略了空气的 阻力,所以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v广gt 位移公式:h =1 gt 22 速度一位移公式:v 2 = 2gh 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t = -,2hg知识点11伽利略用铜球沿斜面运动,见课本P47。知识点1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的方法叫力的图示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运动状态.重力的大小G=m

5、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四种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知识点13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 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 (胡克定律)计算;(k为劲度系数,只与自身材质 有关;x为弹簧形变量)知识点1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 势),三者缺一不可。滑动摩擦力:F=rFN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N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

6、正压力无关。大小范 围0 F静 Fmax (Fmax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知识点15 16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WFW F1+F2,大于差小于和。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 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知识点17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 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 有关。知识点18 (实验部分)知识点19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 反比,加速度的方向

7、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 F合=ma知识点20 (课本P78)知识点21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易错现象: 错误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惯性越小; 另外一种错误是认为惯性和力是同一个概念。惯性不是力,物体不会受到惯性的作用。与平衡力比较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平衡力作用对象两个物体同一个物体作田肝向同时产生,同时消不一定同时产生作用时间失或消失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力的大小关系大小相等大小相等力的方向关系方向相反且共线方向相反旦共线知识点22知识点23以电梯为例超重(加速度方向 向

8、上)加速+上升+ * + = +减速-下降-* - = +失重(加速度方向 向下)加速+下降-+ * -=-减速-上升+-* + =-必修2知识点1曲线运动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或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 直线上。特点: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轨迹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速度方向。 曲线运动的轨迹向合力所指一方弯曲,合力指向轨迹的凹侧。知识点2知识点3平抛运动:定义:将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为平抛运动基本规律:(1)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V = v x = vt(2)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七=gt y = 2 g

9、t 2知识点4 5 6 7线速度:大小:v=S(m/s)方向:某点线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切线方向tA角速度:大小:必= 矢量 单位:孤度每秒(rad/s)tV、3、T、n的关系:八2兀2兀r 小3 = 丁 2兀nv = r = 丁 = 2 兀 nr向心力(1) 作用: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向心 力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不做功。- V 2/2丸、小、F = m = m32 r = m( )2 r = m(2nn)2 r = mv3 = ma(2) 大小:向 下彳向(3) 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V 2,2冗、小 、a

10、=32 r = ()2 r = (2Kn)2 r = v3(1)大小:向rt(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变化匀速圆周运动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 指向圆心。知识点8开普勒三定律(1) 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 点上。(2) 任何一个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3)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r3 = k L 即 T2 一r:轨道半径T :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知识点9 10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自然界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两物体间

11、的引 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表达式:F=G m im 2引力常量 G = 6.67X10-nNm2/kg2r 2知识点11 M=知里计算某行星质量的公式GT 2 a。= GM计算某行星表面物体所受到加速度的公式知识点12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的时候:有万有引力GMm = m(芝)2r通过将上述公式变换化简可以比较两个卫星之间的线速 r 2T度V,角速度3向心加速度an,周期T之间的大小关系。(考试难点)(1)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绕行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v2 = 11.2 km/s是物体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

12、需要的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v =16.7 km/s 是物体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知识点13 (课本P48)知识点14 (课本P55)知识点15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 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 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功的计算式:W=FLW=FLcos a与力的方向相同时(夹角小于90)做正功,反之(夹角大于90小于180)是负功。夹角等于90度时 不做功。单位焦J。知识点16功率: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公式:功率定义式P=W/t。如果把W=FL代入功率的定义式还可得P=Fv,即功率等于力和物体运

13、动速度的乘积。知识点17重力势能:地球上的物体具有的跟它的高度有关的能,叫做重力势能。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重力势能的表达式:E =mgh,物体往上运动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负功; p反之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正功。知识点18 (课本P68)知识点19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公式:Ek= 2 mv 2 ;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W=Ek2-Ek1知识点20 (课本P76)选修1-1知识点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 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14、1、e=16X10-i9c;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 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 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1、计算公式:F = k (k=9.0X109N.m2/kg2)r 2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知识点2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强度(场强) 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静电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用E表示。 公式:E = F,由公式可知,场强的单位为牛每库,符号是N/C。q 场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方向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分布。电场线的疏密程度 反映电场的强弱;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即电场方向。匀强电场的电场线特点:距离相等的平行直线。如带电平行板间的电场线。电场线:要牢记以下5种常见的电场的电场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