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358970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董遇“三余”读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注释)言:此指董遇说。 苦渴:苦于。1根据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人有从学者。(_)a从中 b跟从c想要(2)读书百遍,而义自见。(_)a明白 b看见c显现(3)或问“三余”之意。(_)a又,再b或者c有的人2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

2、。B.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C.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3文中说的“三余”指的是(_)、(_)、(_)。4从这篇文言文中,我们得到了关于读书的启示:不仅要(_),还应该(_)。2. 阅读与理解。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注释)尝:曾经。瞳子:瞳仁。1联系句子,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尝月下戏(_) A戏弄 B演戏 C玩耍,游戏(2)不然(_) A不错 B不对 C不像2面对别人的提问,徐孺子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你用现代的话写一写。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会更明亮呢?”徐

3、孺子答道:“_。”3和杨氏子一样,徐孺子也显示出了超人的智慧,那么他的回答智慧在哪里呢?请写出你的理解。_3. 课外阅读。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使人:叫人。必:总是。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请:要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2)廪食以数百人:_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_4. 课外文言文阅读。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

4、:“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1解释加点的字。(1)天雨,解素衣。_(2)岂能无怪哉?_2翻译下面的句子。(1)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_(2)其狗不知,迎而吠之。_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A.出去时穿什么衣服,回来时还要穿什么衣服。B.杨布家的狗和主人不亲密,主人换件衣服它就不认识主人了。C.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只看表面,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5.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晏子春秋(节选)楚人以晏子短,为小

5、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短:_延:_使:_2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使这段话能切合晏子使楚一文的意思。身手敏捷能言善辩自取其辱满面春风仪表堂堂其貌不扬晏子虽然身材矮小,_,但他出使楚国时,_,让原本十分傲慢的楚王_,维护了齐国的尊严。3为什么最后傧者更道,让晏子从大门入?请结合晏子说的“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一句的意思,写一写。_6. 古文阅读。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

6、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A.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译文:荔枝的特点大致如上所说,它实际上比我介绍的还要好。B.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译文:如果离开了树的枝干,一天就会变颜色。C.树形团团如帷盖。译文: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D.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译文:叶子像桂树,冬天青翠;华丽像橘树,春天一片繁荣。2下列对本段层次的分析正确的是()A.CB.D3填空题(1)文章写树从_、_、_再写到_。写果实是由_写到_、_、_。(2)文章大量运用_,连用十个“如”字从_、_、_、_各个

7、方面加以描述。4文段中作者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作比,依次进行具体生动地说明,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7. 回忆课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孔君平,父不在,乃。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曰:“此是。”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补充原文。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_)(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_)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其特点,起到_的作用。4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_5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_8. 阅读与理解。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

8、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请你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个标题,填在文前的横线上。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3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反的一个成 ()A.画饼充饥B.画虎类犬C.画龙点睛4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_9. 课外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

9、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注释)东游:到东方游说。辩斗:辩论,争胜负。故:原因,缘故。以:以为,认为。去:距离。车盖:车篷,用来遮阳挡雨。日中:正午。及:至,到。则:就。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沧沧: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汤,热水。决:判定。孰:谁。汝:你。知:同“智”智慧。为,同“谓”,说。1给加点的字注音。盘盂(_)沧沧凉凉(_)2理解句子的意思。(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_(3)孔子不能决也。_(4)孰为汝多

10、知乎!_3短文中哪句话说明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很复杂?_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10. 课内阅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y y)也。二者不可得兼(jin qin),_。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2把画横线的地方按原文填空。3解释所填句子的意思。_11. 小古文阅读。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选自列子汤问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伯牙善鼓琴(_)善良;慈善。 擅长;长于。赞

11、许。善哉(_)善良;慈善。 擅长;长于。赞许。志在高山(_)意向,心里想着。记号。记载的文字。伯牙所念(_)惦记。说,读,诵读。 心里想到的。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_3由“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A.伯牙弹的曲子,钟子期都听得清清楚楚B.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听不懂C.伯牙心里想什么,都能通过琴声传达出来D.钟子期也很懂音乐,伯牙的琴声中听不出伯牙所想4“高山流水”常用来比喻。A.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B.有山有水的绝美风景C.纤尘不染的美好境界D.文笔流畅优美12. 文言文阅读。古人谈读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