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工作计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34963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工作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工作计划一、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继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提升康复服务覆盖率与精准度,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增加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供给,提升康复服务质量,确保到2025年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5%。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确保到2025年015岁听力言语、孤独症、智力、肢体(含脑瘫儿童)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实施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模式,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和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站建设,推动社区康复站建设融入社区邻里中心,在每个城区打造一个市级残疾人示范社区康复站,帮助残疾人就近就便获

2、得更好的基本康复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社区残疾人数量、类型和康复需求设立康复场所,组织开展康复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康复护理、辅助器具配置、信息咨询、知识普及和转介等社区康复工作。积极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强化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服务,实施精神障碍患者服药补助政策,鼓励提标扩面,逐步建立健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实现80%以上县(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健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大全市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专业人才队伍规范化培训力度,建立较完善的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实施体系、工作机制,实现各级残疾人康复机构所有在岗及新

3、进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接受规范化培训。加强与豫章师范学院等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场地和硬件资源,制定培训合作计划,对我市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教师进行需求导向的专业培训,进行人才培养。二、 残疾人保障基本原则(一)坚持全面领导残疾人保障发展健全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推动残疾人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残疾人发展坚持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切实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保基本、兜底线、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改善生活品

4、质,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坚持依法治理残疾人发展健全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的法律政策体系,强化法治实施、法治监督和法治保障,形成残疾人组织依法发挥作用、残疾人依法办事的工作格局,提高残疾人事业法治化水平。(四)坚持残疾人保障改革创新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残疾人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残疾人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制约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残疾人事业发展动力和活力。聚焦残疾人事业发展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残疾人工作制度、助残资源共享共用、智能智慧化服务、普惠+特惠保障标准等机制。(五)坚持残疾人保障实事求是立足残疾人对美好生

5、活的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发挥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和文化古城优势,集成政策、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均衡发展。三、 残疾人社会工作实施的目的以视障人士为例,社会工作者要展开服务,首先要平等、尊重与接纳,作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要表现出真诚的接纳与尊重,不要因为对方是残疾人就对其表现出同情或是怜悯的态度,对于残障人士来说别人的同情和怜悯才是最伤人的;同时社会工作者必须坚信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即便服务对象是视障人士,社工可以充分发挥和发掘服务对象的能动性,发掘和培养服务对象的兴趣、爱好、特长,使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起自

6、信,比如说大部分的视障人士属于弱视,他们在眼镜、放大镜等工具的帮助下是能够看见周围环境,甚至可以完成基本的读写,并非是全盲状态,社工应该让视障人士意识到这一点,这些都是他们的能力,正确的认识自己,努力提升技能,他们也可以完成许多工作;同时社会工作者秉持着助人自助的理念,应该让服务对象明白,他们也享有和健全人一样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发掘和培养视障人士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的同时,鼓励视障人士积极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并不是社会将他们全部放到按摩行业他们就只能待在这个行业当中,视障人士就任音乐老师、电话接线员等等,还有许多职业都是视障人士可以胜任的,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做到真正的自助。四、 残疾人事业

7、及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意义根据我国的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全世界约有65亿多残疾人,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固有的问题。残疾是人类进化、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代价。日趋完善的人类,不应当漠视这种牺牲和代价。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尽管形式各异,但都有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给予残疾人特别扶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8、的一种制度安排。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具体内容上看,残疾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残疾人的就业保障、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医疗康复保障、环境及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各种排斥,构建残疾人社会安全网,这对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权、稳定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近些年来,随着全社会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及社会公正问题的关注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专家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多层面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研究可以分为这样两类:一类是把残疾人社会保障做为一个整体对其

9、进行理论分析,其中,有的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实践的历史回顾,侧重对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进行了系统的反思,有的学者从新残疾人观角度来分析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也有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分析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三种基本理论模式,即医疗救助模式、社会参与模式和劳动福利模式,还有的学者以实证的方法着力分析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另一类是侧重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某一项目或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如对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教育保障、残疾人康复保障的研究;针对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特征,还有学者针对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做了专项调查和研究。五、 残疾人保障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0、,牢固树立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紧紧围绕精准助残、精细惠残、精心扶残,全面深化数字残联建设,奋力打造放心残联、贴心残联、活力残联,建设好普惠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的残疾人就业创业体系、高质量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精准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打造活力型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品牌和更便利的残疾人无障碍环境,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向着现代化迈进,以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的雄心壮志,以自信、发奋、齐心的精神状态,以脚上有土、心中

11、有谱的工作作风坚决扛起省会残联责任,努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新南昌,打造大南昌都市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六、 残疾人保障和发展的背景十三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如期实现。71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城乡新增1808万残疾人就业,10768万困难残疾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12126万困难残疾人得到生活补贴,14738万重度残疾人得到护理补贴。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0%,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80%。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95%,5万多残疾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城乡无障碍环境明显改善,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日

12、益浓厚。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梦想而奋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在国际残疾人事务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些重大成就,有效改善了残疾人民生,有力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十四五时期,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快等因素,残疾仍会多发高发。残疾人人数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关心帮助。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高,相当数量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二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和就业质量还不高,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三是残疾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质量效益还不高,残

13、疾人就学就医、康复照护、无障碍等多样化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四是残疾人平等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五是残疾人事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欠发达地区、农村和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尤其薄弱。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决不能让残疾人掉队。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团结带领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共建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七、 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取向探讨(一)残疾人社会保障既贯彻社会保障的基本宗旨

14、残疾人社会保障不仅要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残疾人构建抵御各种社会风险的社会安全网,而且还要体现新残疾人观,突出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有利于残疾人实现回归社会,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提出是因为残疾人与健全人存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残疾人的劳动能力下降。同时,由于社会排斥的存在,使残疾人实现就业、接受教育、提高生活水平遇到障碍,与健全人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不仅如此,在经济支出上残疾人还要比一般人多支出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照顾和辅助器具制作等费用,因而残疾人比一般人更需要经济安全的保障,特别需要社会在就业、教育培训、康复、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给

15、予特殊的扶助,这就必然体现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健全人应有所区别。残疾人有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同时,残疾人又是社会保障的特殊对象,社会应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的有针对性的物质帮助,就业保障、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医疗康复保障、环境及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正是适应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而建立的,它的充分实施将会为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起到重要作用。(二)注重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相互配合残疾人生活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础,应当针对贫困残疾人的特殊性提供必要的额外的补助与津贴。残疾人由于身体残缺,无论是康复支出还是医疗支出都远远高出健全人,还要比常人多支出辅助器具制作及日常生活照料等费用,加

16、之残疾人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低,贫困残疾人比贫困健全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更为严峻,全社会的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根本无法弥补残疾人的特殊支出,不能适应贫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只有通过建立残疾人特殊津贴才能强化对残疾人的特殊补偿。残疾人康复保障是残疾人回归社会的首要条件,残疾人教育保障是残疾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残疾人环境及服务保障是参与社会的基本条件。这几方面的保障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满足残疾人的特殊保障需求,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差距,逐步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三)加大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力度农村残疾人占我国残疾人的绝大多数,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状况若长期得不到改观,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将长期缺失,就谈不上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国家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中应把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做为重中之重,在社会保障政策上给农村残疾人以适当倾斜,在各地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应优先重点考虑贫困残疾人,与其他健全人相比,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在一种无助、无奈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