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210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343597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210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态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210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态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210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态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210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态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210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2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2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建设, 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 境质量,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境立市 战略,实现城 乡统筹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科学组织, 多措并举, 扎 实推进,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城乡环境显著改善 , 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 积极贡献。一、基本情况( 一 ) 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运行体系健全, 组织机构、 运行经费、 监管 制度落实,设施完善、运行平稳 , 基本建立城市生活垃圾“收 集袋装化 (不落地收集 )

2、、中转压缩化、 运输密闭化、 处理无害 化”运行管理体系。目前,我市现有大中型压缩转运站5座,中小型中转站105座(其中压缩式8 5座),各类收集站2 76座, 密闭运输车 130 台。(二)全市镇村生活垃圾管理和运行体系不断健全。镇村生活垃圾管理与城市生活垃圾相比有较大差异 , 主要原因是 该工作起步晚 , 收运设施不足,点多线长,收运处理成本高 , 运行能力薄弱,群众环保意识不强 , 对生活垃圾管理重要性认 识不足 , 存在垃圾乱扔乱倒、 垃圾围村等现象。 目前 , 按照市政 府部署要求 , “市、区县、镇、村 四级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全市各乡镇基本建立了环卫机构, 大部分建立了环卫所, 少

3、部分环卫管理设在建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职责 , 完善管 理制度 ; 各镇按要求基本配备了管理和作业人员,具体负责辖 区内环境卫生工作;各区县均列一定资金 , 配套建设中转站等 环卫设施和对环卫保洁人员工资进行补贴。桓台县、 高新区各村全部配备了环卫作业人员 , 张店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 区、临淄区 80-90%的行政村按照要求配备环卫作业人员,高 青县、沂源县 20-30%行政村配备环卫作业人员,负责垃圾收 集和卫生保洁 ; 按照分级负责 ,属地化管理原则, 逐步建立健全 层级管理、监督和考核制度。(三)全市乡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镇 村设施功能不断完善。 镇村环卫设施

4、建设管理是实现城乡垃圾 一体化处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 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近几年来 , 按照市政府部署和要求 , 各区县加大投入, 积极配套建设垃圾收运设施设备, 为加快城 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发展进程积极创造条件。 截至目前, 全 市乡镇拥有垃圾中转站 42 座(其中压缩式 24 座) ,运输车 105 台, 垃圾池(箱、房) 3816 个。今年,全市计划新建垃圾中转 站30座,购置运输车56台,建设垃圾池(箱、房)3 500个.目 前, 已完成新建压缩中转站 11 座,新购车辆 50 台,新增垃圾 池(箱、房)13 0 0个,生活垃圾收运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5、四)强化制度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 为 保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城乡生活垃圾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市政府于2 0 08年和200 9年相继出台了三个规范性文件: 一是关于做好部分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 理工作的通知 (淄政办发 2008 33 号),对各区县转运站 和密闭车辆配套 , 生活垃圾运送数量、处理费结算与支付及运 行监管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为保证淄博垃圾焚烧电厂 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二是关于全面实施城乡 生活垃圾清扫、集运和处理的意见(淄政办发20 0 84 3号) , 为进一步理顺体制 , 明确责任 , 建立大环卫的工作格局和 机制 ,

6、实现环境卫生“全覆盖、无缝隙”和长效管理提供了政 策依据。 三是出台了 关于印发全市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清扫集 运和处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 淄政办发 2009 12 号),明确了 今后三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和年度发展实施计划 . 按照市政府文 件要求 , 各区县、各乡镇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制 , 各镇按照 5 10 人的标准配备管理人员, 至少建设 1 座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 站, 配足垃圾收集车辆;各村按照标准配备环卫作业人员, 按照2 - 3座/千人的标准建设垃圾收集池(房 );各级环卫部门按照 职责分工和分级管理要求,加强辖区内卫生保洁和垃圾治理的 监管 , 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实现长效管理 . 这三

7、个规范性文件的 出台,为加快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发展和实现长效管理提 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建设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镇办环卫机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力量薄弱,环卫作业非常态化, 标准低、监管不到位; “区县 - 镇办”环卫管理体系不理顺,致 使区县环卫部门对镇办环卫工作的行业指导、 监督考核力度不 够 , 影响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发展进程和“大环卫格局”建 设。( 二)镇村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 , 设施功能不完善。 随着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建设不断发展, 镇村的环卫设施 配套取得一定的成效 , 但是和城区设施建设相比差距较大 .由

8、 于资金保障机制不完善 , 建设和运行资金投入不足,镇村的垃 圾收集、运输和转运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 , 收集运输设施 设备数量少, 垃圾收运能力薄弱, 镇域内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 和无害化处理率比较低 , 个别区域存在垃圾积存和乱堆现象, 影响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的发展 .( 三)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 考核奖惩机制不到位。 一是 对镇村,特别是对农村容貌和环卫工作的管理缺少法律法规依 据, 对于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违规行为缺少法律制约措施. 二是对全市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 目前尚缺乏严格有 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手段 , 不能充分调动各级的工作积极性和 主动性 , 影响全市特别

9、是镇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 ) 环卫管理与执法脱节,削弱了管理力度 . 对于比较常 见的乱堆乱倒生活垃圾,乱拉乱倒城市建筑垃圾, 以及运输散装物料车辆未采取密闭措施洒落污染路面等违法违规行为 , 不 能及时查处 , 管理力度削弱 , 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影响了环卫工 作的顺利开展。三、措施与建议( 一)继续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 步完善镇村环卫管理机构 , 充实管理和作业人员 , 严格落实日 常管理和环卫作业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能 ; 二是 加强镇村生活垃圾收集、 转运设施建设, 完善设施功能, 不断 提高生活垃圾收运能力 ; 三是加大检查监督考核力度

10、, 逐步健 全“市 - 区县镇村”考核监督体系,实现长效管理;四是 共同做好全市环卫规划编制工作 , 为环卫行业发展和环卫设施 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二 ) 加强环卫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督导各区县做好全市公 厕新建和维修工作, 争取部分资金, 进一步调动区县环卫部门 的积极性;二是做好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和建设中的 协调工作;三是督促沂源县做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三期工程 建设,全面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三 ) 加强市容环卫政策法规建设。 一是加大协调力度 , 力 争尽快出台 淄博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二是 条例 出台后, 将重点做好法规的宣传和组织实施工作; 三是拟研

11、究 出台淄博市城乡环境卫生检查和考核实施办法 ,进一步健 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检查、 监督和考核体系, 逐步实现长 效管理; 四是研究出台 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 工作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城乡垃圾处理的工作目标、 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四)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的责任意识。 有关部 门要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减量、 资源利用、 无害化处理法规政策 的宣传活动, 不断提高社会公众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的环境责 任意识、 行为意识, 引导全民树立 “垃圾减量和垃圾管理从我 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 . 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引导,努力营 造有利于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的舆论氛围和社 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