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学案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34359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学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学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学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 学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险衅(xn)祚薄(zu) 床蓐(r) 茕茕孑立(qing)B洗马(x) 逋慢(b) 拔擢(zhu) 终鲜兄弟(xin)C优渥(w) 期功(q) 闵凶(mn) 逮奉圣朝(di)D伪朝(wi) 矜悯(jn) 郎署(sh) 猥以微贱(wi)【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C察臣孝廉 察:考察。D形影相吊 吊:安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C项,“察臣孝廉”中“察”不仅当“考察”讲,还含有“推荐”之意,即考察

2、并推荐。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则刘病日笃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臣具以表闻【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为名词做状语,D项为使动用法。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未尝废离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悯愚诚A相同,不同 B相同,也相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也不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废离”与“废远”的“废”都当“废止”讲,都是动词。“不矜”的“矜”当“自夸”讲,动词;“矜悯”中的“矜”当“怜惜”讲,动词;两个“矜”字意义不同。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常

3、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主要考查通假字。A项,“蓐”通“褥”;C项,“有”通“又”;D项,“闵”通“悯”。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答案】D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而刘夙婴疾病A遂见用于小邑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此小大之辩也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答案】A【解析】例句与A均为被动句;B状语后置句;C判断句;D省略句。8下列各句文言翻译有误

4、的一项是()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我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的时候,舅父又逼迫我的母亲改嫁。)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但祖母刘氏早在婴儿的时候就身患疾病,常常卧床不起。我服侍她喝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只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恐怕活不长了,随时都可能去世。)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我活着愿意为陛下献出生命,死了也愿意像结草老人那样报答陛下之恩。)【答案】B【解析】“但祖母刘氏早在婴儿的时候”错,应该是“祖母刘氏很早就被疾病缠绕

5、”,婴:缠绕。1下列对各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自己的舅父是个凶狠、无礼义廉耻的人。B历职郎署,本图宦达目的是说自己本想在仕途上发达,但能力差,没有升上去,自己错蒙皇上抬举。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意在说明祖母对自己恩深似海。D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表明自己虽然暂时还不能为皇帝出力,但将来一定为皇帝效命。【答案】D2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B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

6、C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科目。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答案】B 【解析】服丧一年应为“期服”。3根据例句,仿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什么?孝心是黄香夏扇枕席,冬暖被褥的体贴;孝心是;孝心是。【答案】(孝心是)江革负母逃难,行佣供母的情怀 (孝心是)杨香不顾安危,力搏猛虎的勇敢。【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住两点:一是所写句式和例句要形式一致;二是要构成排比句。4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

7、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 , , , 。【答案】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 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 帝王催促严厉的呵责 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5下面6句话分别编为4组,都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8、。与的主角是祖母,不是李密。 1【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

9、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肆虐 凋凌B集结 昼夜兼程C版图 稚嫩D嫣然 抱憾退出【答案】A【解析】A项,“凋凌”应为“凋零”,泛指花的凋谢,零落。后也用来比喻人的死伤离散。(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席卷 系 扩展 B笼罩 停 扩展C席卷 停 扩充 D笼罩 系 扩充【答案】A(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

10、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答案】C【解析】第一个空的上文说的是春天刚刚来到的景象,所给出的诗句上句是“东风好作阳和使”,“东风”也就是春风,同样表明文中写的是初春景象,“万柄莲香一枕山”写的是盛夏景象,所以应选用“逢草逢花报发生”。第二个空所给出的诗句上句是“桃花嫣然出篱笑”,“笑”写出了桃花刚要绽开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样子,陈述对象是“桃花”,用“似开未开最有情”恰当。2【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来自京津冀的近千名鸟类摄影爱好者相聚在北大港湿地,在与可爱的飞翔精灵亲密接触并拍摄了大量照片的同时

11、,还无形中上了一堂爱鸟护鸟知识课。B“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C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乱象,经过广泛征集意见,酝酿一年之久,形成最终方案。D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表两面的词,“是”“成为”

12、“变成”等表判断的词。B项,“以围绕为重点”句式杂糅。C项,“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形成最终方案”中途易辙。D项,“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奇葩”主宾搭配不当。3【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I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答案】示例 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13、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4【2014年高考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示例】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答案】示例 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解析】这是语文考试中常考的常规题,这类题通常考句式、含意,这是这类题的普遍规律。所以解答本题,首先要句式结构一致;其次语段中出现的意象要前后关联。如“月”“湖”“鱼”“嫦娥”是前后相关的。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造成的一个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再从结构、手法上看,第四句是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除了答案中的“花”“鸟儿”,还可用“风”“蝉”等。想用很优美的语言来解答本题,平时要多观察,多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