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的要求规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33847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的要求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的要求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的要求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的要求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的要求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的要求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的要求规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technique of flexible endoscope017-06-01 实施2016-12-27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WS507-2016前言本标准的 4.1.1 4.1.2、5.27、5.28、5.3.3、5.3.7、5.3.8、5.3.9b)、5.3.11c)2) 、5.3.11e)2)5.3.11f)26.1.2c)、6,1.4a)1) 、6.22g)、6.3.2、6,4.5a)1) 、7.1.

2、2、7.6.4 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 制性条款。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首都医科大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田晓丽、李兆申、王力红、张流波、李六亿、 方英、刘枫索继江、孔金艳、邓敏、张宇、张京利、杨云生、陈翠敏、任旭、张游田、姜泊、郭学刚。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内容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

3、镜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28234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GB30689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软式内镜flexible ende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清洗 cleaning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3.3漂洗 r

4、insing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终末漂洗final rinsing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清洗液 cleaning solution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入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我:WS507-2016管理要求4.1 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4.1.1 有条件的医院宜建立集中的内镜诊疗中心4.1.2 内镜的清洗消毒也可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4.1.3 应将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 理和内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加强监测。(室工负责内镜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遵循本标准开展工作。,制定和完善内镜诊疗中心(室)医院感染管4.1.4护理管理、人

5、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设备及后勤管理等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内镜诊疗 中心(室)的管理履行以下职责a)根据工作量合理配置内镜诊疗中心(室)的工作人员。b)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内镜清洗消毒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内镜诊 疗 中心(室)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c)对内镜诊疗中心(室)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d)发生可疑内镜相关感染时,组织、协调内镜诊疗中心(室)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 进 措施。e)对内镜诊疗中心(室)新建、改建与扩建的设计方案进行卫生学审议;对清洗、消毒与灭菌设备的配置与质量指标提出意见。f)负责设备购置的审核(合格

6、证、技术参数);建立对厂家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审核、验收 制度专人负责内镜诊疗中心(室)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g)保障内镜诊疗中心(室)的水、电、压缩空气的供给和质量,定期进行设施、管道的维护和检修4.2内镜诊疗中心(室)的管理要求4.2.1 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职业安全防护、继续教育和培训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4.2.2 应有相对固定的专人从事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其数量与本单位的工作量相匹配4.2.3 应指定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4.2.4 工作人员进行内镜诊疗或者清洗消毒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WS/T311的要求

7、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见附录Ao4.2.5 内镜诊疗中心(室)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a)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b)内镜构造及保养知识;清洗剂、消毒剂及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d)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5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内镜诊疗中心(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区)、清洗消毒室(区)内 镜与附件我:WS507-2016储存库(柜)等,其面积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5.1.2 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

8、应的诊疗室5.1.3 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5.2 内镜诊疗蜜52.1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1张、主机(含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5.22软式内镜及附件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匹配5.2.3灭菌内镜的诊疗环境至少应达到非洁净手术室的要求5.24 应配备手卫生装置,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525应配备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526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5.27 宜采用全浸泡式内镜5.28 宜使用一次性吸引管5.29 洗消毒室5.29.1 独立设置5.29.2 保持通风良好。5.29.3 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换气次数

9、宜10次/h,最小新风量宜达到2次/h534清洗消毒流程应做到由污到洁,应将操作规程以文字或图片方式在清洗消毒室适当的位置5.29.5 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清洗槽、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应分开设置和 使用。5.29.6 配有以下设施、设备:a)清洗槽。手工清洗消毒操作还应配备漂洗槽、消毒槽、终末漂洗槽。b)全管道灌流器。c)各种内镜专用刷。d)压力水枪。e)压力气枪。f)测漏仪器。g)计时器。h)内镜及附件运送容器。i)低纤维絮且质地柔软的擦拭布、垫巾。j手卫生装置,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5.29.7 配备动力泵(与全管道灌流器配合使用)、超声波清洗器1.1.1 配备内镜自动清洗消毒

10、机539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相关要求应符合GB30689的规定,主要包括a)应具备清洗、消毒、漂洗、自身消毒功能;b)宜具备测漏、水过滤、干燥、数据打印等功能。5.3.10 灭菌设备:用于内镜灭菌的低温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5.3.11 清洗消毒室的耗材应满足以下要求:a)水:应有自来水、纯化水、无菌水。自来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纯化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数w 10CFU/100mI;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我:WS507-2016 0.2m,并定期更换。无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必要时对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微 生物学检测。b)压缩空气:应为清洁压缩空气

11、。c)医用清洗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选择适用于软式内镜的低泡医用清洗剂;2)可根据需要选择特殊用途的医用清洗剂,如具有去除生物膜作用的医用清洗剂d)医用润滑剂:应为水溶性,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不影响灭菌介质的穿透性和器械的 机械性能。e)消毒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适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对内镜腐蚀性较低2)可选用邻苯二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酸性氧化电位水、复方含氯消毒剂也可选用其他消毒剂;3)部分消毒剂使用方法见附录B;4)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符合GB28234的规定。f)灭菌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适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对内镜腐蚀性较低;2)可选用戊二醛、

12、过氧乙酸 ,也可选用其他灭菌剂;3)部分灭菌剂使用方法见附录Bog)消毒剂浓度测试纸: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h)干燥剂:应配备75%95吸醇或异丙醇。53.12个人防护用品:应配备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帽子、手套专用鞋等。54内镜与附件储存库(柜)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与附件储存库(柜)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6清洗消毒操作规程6.1 基本原则6.1.1 所有软式内镜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灭菌。6.1.2 软式内镜及重复使用的附件、诊疗用品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分类处理: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

13、附件应进行灭菌b)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 镜及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c)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用品宜低水平消毒或清洁6.1.3 内镜清洗消毒应遵循以下流程(见图1)我:图1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6.1.4 注意事项如下a)内镜使用后应按以下要求测漏:1)宜每次清洗前测漏;2)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1次b)内镜消毒或灭菌前应进行彻底清洗。c)清洗剂和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确诊或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内镜及附件,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d)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

14、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e)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f)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 , 方可用于患者诊疗62手工操作流程1.1.1 处理流程如下:a)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b)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s;e)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d)盖好内镜防水盖;e)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1.1.2 测漏流程如下:a)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b)连接好测漏装置,并注入压力;我:wSs50

15、7-2016c)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个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内气体;d)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无气泡冒出;再观察插入部、操作部、连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气泡冒出;e)如发现渗漏,应及时保修送检f)测漏情况应有记录;)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测漏方法。1.1.3 清洗流程如下:a)在清洗槽内配制清洗液,将内镜、按钮和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b)用擦拭布反复擦洗镜身,应重点擦洗插入部和操作部。擦拭布应一用一更换。c)刷洗软式内镜的所有管道,刷洗时应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反复刷洗至没有可 见污染物。d)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将各管道内充满清洗液,浸泡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e)刷洗按钮和阀门,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