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333627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助站科学发展观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救助站科学发展观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救助站科学发展观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救助站科学发展观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救助站科学发展观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救助站科学发展观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助站科学发展观演讲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救助站科学开展观演讲稿救助站科学开展观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市救助站的xx。根据局党委安排,我代表市救助站向大家谈几点工作体会,由于程度有限,很难将我们的工作全貌反映出来,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我演讲的题目是每一个眼神都是沉重的托负。“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似一支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做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难道这一去别无消息,只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这是一位名叫李亚利的14岁小姑娘被送回家后发来送给我的一支歌曲,每次静下心来聆听,我都能从中深切地感受到漂泊乞讨人员对我们工作的感谢,我们对漂泊乞讨人员依依不舍的留恋。在学习理论科学开展观

2、的活动中,承载了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每一位受助人员的责任,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我们是一群爱的使者。远洋的 20xx年元月25日阴历腊月18下午,天空飘着鹅毛大雪,110民警和周矶民政办的同志送来了一位名叫薛殿英的阿姨,要求我们给予救助。薛阿姨的脸上划了一个大口子,鲜血把她身上的破旧衣服都染红了。站长李启英见此情况心疼不己,马上和我把老人扶进房间,打来热水给她擦洗换上干净衣服,又恳求110民警用车和我们一起赶紧把这位薛阿姨送到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治,做了缝合手术。回站我们一边细心陪护,一边理解她的情况。原来薛阿姨祖籍山东青岛,居住在武汉市汉阳区朝阳路,有一个女儿叫珍珍,远在新加坡工作。一年前由于患

3、上臆症,精神有了问题,漂泊到我市周矶办事处,在总机厂附近找了一个角落靠乞讨和捡垃圾为生。前年腊月我市遭受雪灾,她为避寒,跑到别人楼梯口却不幸摔下来把嘴唇划破了,这才惊动了110民警和周矶民政办。随后几天,我们除了像亲人般的照顾她,还多方为她查找联络亲人,几经周折终于在元月31日腊月24联络上了她的老伴。原来她家人已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寻找她一年多。得知她在*的消息后,她老伴冲动不己,当天即从武汉租车到*来接她回家过年。当找到我们救助站见到薛殿英时,老俩口相拥而泣,远在新加坡的女儿和她接通 时,也在 里痛苦失声。他们一个劲地感谢*救助站的全体工作人员,感谢*民政局,感谢*人。彝族同胞的眼泪时

4、间,再上塑到20xx年4月18日,已是晚上7点多钟了,从救助站刚回到家的站长李启英又接到 ,说有一批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工需要紧急救助。来不及多想,她马上又从十多里外的家里赶回救助站里组织救助。原来,这批民工共有43人,其中有6名女的,最小的女孩还只有14岁。4天前,他们被一名同乡从大山深处带到了*,介绍给市内一砖瓦厂私营老板打工,他们既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又干不了繁重的体力活,每人每天还挣不到一元钱。不到3天,他们感到受骗了,决定集体返乡。可老板不依,因为砖厂已为他们开支了2万多元的交通生活费。但这天上午,他们趁老板不注意,集体“逃跑”出来,准备一路走回家。刚走到园林城区,却被闻讯赶

5、来的“中介人”拦住了,民工们火了,把“中介人”围住打了一通。此事惊动了公安劳动部门,他们各自按自己的了职责进展了调解。时间到了晚上,可吃、住的问题怎么解决?于是,他们拨通了李启英同志的 ,要求给予救助。李启英同志组织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将43名彝族同胞热情地接到了站内,首先想方法让他们吃上了可口的饭菜。上于我们救助站小、房子少,晚上解决这么多人睡觉的事成了大问题,怎么办?我们把仓库腾出来,把办公室翻开,把工作人员的休息室也全部翻开,床铺、地铺一起上,终于让43名彝族同胞全部睡下了,而我们的工作人员却为他们盖被守夜。当早上太阳升起来,彝族同胞们从香甜的梦中醒来时,发现李站长和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和依靠

6、在椅子上睡着了。民工们起床了,他们的窃窃私语声惊醒了李站长和工作人员,我们都来不及洗脸刷牙,在李站长的安排下,又为他们买来了早点,让他们吃了早餐,经请示政府,又与友邻救助站联络,由友邻救助站转送回家。我们在市汽车站租了两辆大巴车,由市公安局专门安排一辆警车把他们平安护送到了宜昌。当李启英同志和杜军与这些彝族同胞们分别的时候,懂一点汉语的彝族青年那暖拉着李启英的手动情地说:“李站长好,民政好,你们是好人,谢谢!”,好多彝族同胞们都流下了感谢的泪水,泪水浇灌了彝汉同胞深深的民族情意。零点的祝福俗话说,危难之处显身手,危难之时见真情,我们救助站也总是在救助对象危难之时献出我们的爱心。辽宁省秦皇岛关山

7、镇有个15岁的小姑娘叫周京,去年秋天,她背着爸爸妈妈只身来到我们*艺术学校会您,不料您是个骗子,她随身带的400元钱花光了,手机也被人抢了,还被骗到娱乐场所打工,一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钱。幸在一好心人的帮助下,来到救助站向我们救助。为了帮助这个小女孩摆脱困境,我们按操作规程与其家庭获得了联络,又买票把她送到了武汉救助站,在武汉救助站的协助下,这们小姑娘平安抵家,其父感谢不已。20xx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小姑娘发来短信,“轻轻的一声问候,融入了所有的心愿,淡淡的一句祝福,倾注了无限的真诚,周京祝您新春快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此事在楚天都市报上曾予以报道,也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我们救助站座落郊区,条件简陋,现有6个编制,上班有4人,每年人头经费加救助费也只有17万元,由于经费紧张,有时只能推延发放工作人员的工资。即使这样,李站长还是连着五个春节带头在站里值班,周文明同志几乎日夜住在站里,没有节假日。虽然工作苦点累点,而李站长却常鼓励地说:“我们的工作是无私的,我们的待遇是微薄的,但比照没有工作或下岗了的人,比照每一个无家可归而食不裹腹的漂泊乞讨人员,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的责任是重大的,每一个求助者祈盼的眼神,都是对我们救助人一份沉重的托负”。在学习理论科学开展观的活动中,我们更懂得了这句话的含意,我和我的同事们将永远铭刻,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更加无怨无悔。”谢谢大家!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