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33176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陶小:邹开萍通过本次新理念的培训,不但拓展了我本身的视野,而且更有意义的是使我再次认 识到: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引 导学生自己去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特别是通过生本教育的教训,让对生本教育又 有了新认识。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 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同 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 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 平、平等、不高高

2、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 比如学生的表现、成绩、来源等。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 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优 秀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 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 了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学校非常内向,在家里却活泼外向,老师就要不厌其烦的 引导学生在学校也走向活泼开朗。同时我们也要充满爱心,要懂得原谅,要学会用另一 种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古语道:“人之

3、初,性本 善”,即使他们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们也要从本质出发,相信他们是善良的,对他 们进行教育和引导。我们教师,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 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 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 您的脸上!我们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能理解、宽容。我觉得在一天上 班的时间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快乐度过这一天就觉得是很有效的一天!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 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

4、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 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 了规定。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 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 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 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 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 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

5、展、 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 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 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 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 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 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必须要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新课 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 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 资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发展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这一点我校的教师做得比 较好,因为通过学习教材教法等,老师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撰各 年级的有效作业,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也发展了老师的能力。总之,学习其实就是一段短暂的成长过程,成长是段过程,而不是终点,在以后的 教学中,我以自己的发展成长为己任,为学生成长为重任,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天天 向上,天天快乐,做教师足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