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33106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科版 五下科学知识点 最新改版教科版 专用背诵版总复习版1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3.动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栖息地能 满足动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4.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适应其生存的环境。5.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会通过一些特定行为来适应环境 的变化。6.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或动物,如植物为动物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 链状关系。7.由

2、于自然或人为影响引起栖息地改变,会对生活在该地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8.栖息地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9.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在对比实验中,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确保其 他因素保持一致。10.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大气 中的氧气主要也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1.食物链:食物链亦称“营养链”。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

3、 35 个环节: 一种植物、一 种植食性动物和一种或更多种肉食性动物。212.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些光能自养及异养微生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13.消费者: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消费者通常是动物,植食性动物通常通过直接吃生产者以维持生命,然后再由肉食动物将植食性动物消化 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14.食物网: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 交错的营养关系。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共同构成生物之间生命联系的纽带和桥 梁。15.群落(生物群落):

4、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所分布的所有生物物种群的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区坡、不同时间,由于环境不同,生物群落的 构成也会发生变化。16.生态系统:生物雅落及其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例如,森林、草原、苔原、湖泊、河流、海洋、农田。生态系统包含四个基本组成成分,即无机环境、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 17.不同时期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8.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推动着船的发展。19.船由船舱、船舵、龙骨等多个系统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20.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可以制造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 定性。21.

5、相同质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就越容易 浮在水面上。322.一个人工产品的完成一般会经历 “问题一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完善 ” 等技术与 工程过程。2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推动着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发展,船的技术发展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24.船:能航行或停泊在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25.独木舟:由桨来驱动的窄而比较长的无篷小船。树干独木舟是种由中空树干做 成的简易独木舟。26.摇橹木船:用糟来操纵方向和驱动前进的术结构的船,通常将橹装在船尾,是 一种在江河中航行的早期船舶。27.帆船: 船体上有桅杆,三角形的船帆悬挂在贯穿船头和船尾的长帆桁上,

6、是一 种利用风力驱动前进的船。28.蒸汽船:用蒸汽机作为前进动力的船。29.轮船: 原始的轮船是用人力踩踏木轮驱动前进的;近代轮船是以蒸汽推动外部的明轮轮桨的蒸汽船;现代轮船大都由钢铁制成,使用涡轮发动机,以螺旋桨驱 动船前进。30.潜艇: 又称潜水艇,是能潜人水下进行作战和活动的舰艇。艇体由耐压壳体和非耐压壳体构成,并有专门的水柜,用来排水、注水,产生正负浮力,以便上浮 和下潜。31.载重量:船舶的载重能力,是船装载的货物、燃料、储备品、船员和乘客的总重量。载重量的计算公式为: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船排水量,单位是吨。32.浮力:指流体(液体、气体、胶体等)作用于浸在流体里的物体(部分或全部

7、)的向上托起的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其在流体中的体积和流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本身的密度、运动状态、浸没在流体中的深度等因素无关。433.渡船: 航行于江河、湖泊、海峡及岛屿之间的运输船,主要用于载运旅客、货 物、车辆和列车渡过江河、湖泊、海峡。34.双体船: 一种带有两个平行船体的小船。特点是稳定性好、甲板面积较大,常 用作内河或沿海的客船、渡船、工程船等。35.船舱: 是指甲板以下的各种用途空间,包括船首舱、船尾舱、客舱、货舱、机 舱、锅炉舱和各种专门用途船舱。36.动力系统:指驱动船前进的动力,主要包括风等自然力、人力、蒸汽机及其他 发动机等。37.船舵: 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

8、纵和控制船舶航向。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侧移动到另侧。 在小型船只上,船舵由舵柄或船轮操纵,大型现代舰船通常使用控制杆或数字控制来掌舵。 38.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39.我们面临复杂而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造成的。40.淡水资源很紧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淡水,而新技术能帮助我们 节约用水。41.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很 多种,要有效地解决垃圾问题,一定要进行垃圾分类。42.要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43.资源宝贵,要节约资源。有些资源可以再生利用。44

9、.实际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我们可以努力改善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45.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温度变化。46.温度变化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47.温度变化形成了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548.气温变化形成了自然界的云、雾、霜、雪等。49.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50.两个系统在发生传热的条件下趋向于热平衡。51.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发现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递热。52.热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进行传递。53.不同物体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54.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55.多种因素影响了热传递,确定这些因素应用在日常

10、的生产和生活中。56.保温技术、散热技术不断地发展,并应用在各种产品上。57.环境: 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 体,本单元主要指自然环境。58.环境问题:指环境的结构与状态因人类活动而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变化,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59.环境保护: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60.资源(这里主要指自然资源 ): 自然界中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可更新资源(亦称不可再生资源),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二是可更新资

11、源(可再生资源),指生物、水、大气、土地资源等,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再现;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如风力、潮汐能、太阳能等,被利用后不会导致贮存量减少。61.能源: 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生活所必需的 物质基础。64.1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 1 课,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的主要项目为依托,组织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估,通过查阅资料、研讨交流,了解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构建

12、现代健康生活新理念,提升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形成健康生活的行为方式。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探寻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第二部分探索,包括2 个活动。活动一是检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活动二是探寻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第三部分研讨,引领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第四部分拓展,不良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乃至人类的生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做个保护环境、维护身体健康的宣传海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健康除了肌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和社会适应。【学生分析】本课为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身体的健康情

13、况比较关注,并且之前已经学过消化和呼吸对维护身体健康、维持生命活动的意义,具有 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储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2.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 益于健康。73.噪音、雾霾、污水等不良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适合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2.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依据自己的健康数据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并愿意与人交流。2.在

14、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与人沟通,并能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最终达 成共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如:睡眠、饮食、运动、 噪音、雾霾、污水等。难点:构建现代健康生活新理念,提升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形成健康生活 的行为方式。【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各项体质数据(体重指数、肺活量、50 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收集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相关资料及不良的环境对健康不利的资 料、活动手册。教师准备:五年级学生体质记录表、数据统计表、课件,不良环境对人类身体健 康影响的视频或图片。【教学过程】8一、聚焦提问:还记得我们想要维持生命,有哪些条件是必须的吗?(食物、水、氧气)身体健康与哪些因素有关?现在我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又是怎样呢?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身体”,了解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引出课题:我们的身体)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谈话的方式引出探究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一)检测我们的身体状况1.教师课件出示五年级学生体质标准记录表及两名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