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城项目层高控制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33025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润城项目层高控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润城项目层高控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润城项目层高控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润城项目层高控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润城项目层高控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润城项目层高控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城项目层高控制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封润城项目层高控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1.2根据开封润城项目B地块B1-13#楼施工图及工程勘测资料1.3 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121.4 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9-831.5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73-91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开封润城项目B地块1标段工程,分为1#-13#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其中1#-3# 楼为六层, 4#5#7#楼为九层, 8#楼为十一层, 6#、9#、10#楼为十八 层, 11#-13#楼为二 十八层,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与各主楼地下一层相连成整 体车库。针对本工程楼层多、

2、层 高较高、结构较为复杂,为了准确的控制楼层层 高及总的建筑标高,针对该工程的层高控制 管理制定该施工方案。三、层高控制管理目标与内容3.1 管理目标通过对楼层层高相关项的施工控制管理,使层高的控制符合国家、河南 省、开封市现行 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设计文件、招标文 件、合同文件所约定的技术要求 和工程质量标准,在层高控制部分给出满意的 答复,达到优质结构,为工程的评奖创优提供 良好的基础保证。3.2 管理内容 本工程层高控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总承包单位与各分包单位关于施工内 容的控制管理及协调与配合,主要包括土建结构、装饰装修各分包对楼层高度有影响的施工, 进行控制管理工作,

3、以及各分项工程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达到共同控制、保障楼层净空高度, 各分包的主要层高控制内容如表 3.2-1 。表3.2-1 :各分包层高控制内容单位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土建单位通过施工中对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模版的支设,楼板结构标高的保障,坡道、 楼梯净空高度的控制等,各环节各部位施工的控制,达到最终对建筑结构标咼给 予控制,达到设计要求。秒lmm+lppmD装饰装修单位施工过程中大花及架空地面均对层咼产生影响,以及协调好与其他单位 在标咼差上的交口冋题。3.3层高控制管理要求 331施工前层高控制的贯彻 在进场施工前,对各班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层高控制教育, 强调贯彻层高控 制在整个工程中的重要性

4、,加强其严谨的工作态度。3.3.2测量仪器及方法的选择 随着楼层的逐渐增高,主楼在超高处受到风、现场施工、自重增加、温差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增大,故施工测量中要求竖向投点精度高,所选用的仪器和测 量方法需经过管理团队共同商量后, 选择适宜的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测量仪器 选择与说明如表1.3-1 o表3.3-1 :仪器选择与说明仪器名称数量(台)精度指标测量说明索佳全站仪11 秒 lmm+2ppmD施工放样及竖向测距徕卡精密水准仪1).4mm水准测量、标高传递国产普通水准仪5i2mm水准测量、标高传递苏光JC100激光垂准仪21/10000轴线的竖向投测3.3.3观测沉降,做好记录 由于本工程结构

5、形式特殊,提前考虑压缩变形和结构沉降的对策;结构沉降 点和压缩变 形点的布设、保护与观测做好必要的记录,以便对建筑的总标高采取 相应的措施进行标高控 制。334定期复核、交接互检标高项目部要制定每周二对结构标高进行复核制度, 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以准确 的控制层咼咼度,使层咼控制符合设计、招标文件及有关规范。各个楼层定位标高的控制线或控制点的测量工作都必须进行相互校核检查, 如果发现任何超 出规范和技术要求允许的偏差,层高控制管理团队应立即查明原 因,提出切实整改措施,并监督 落实后方可进行下层施工。3.3.5 测量要求3.3.5.1 仪器校准测量仪器设备应符合本工程要求的测量精度,且经专门机构

6、的年检校准合格 后,方可在施工 中使用。335.2 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四、组织机构与职责4.1 层高控制管理组组织机构层高控制小组的组织机构含有:项目技术负责人、测量主管、组长,组长下 设四个管理部门 分别为由技术、质量、施工主管、测量组长负责,各部门共同管 理下设的土建、装饰装修等分包 单位的现场施工,形成系统组织机构。4.2.岗位职责序号主要负责人工作内容1项目技术负责人本项目所有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对工程技术、X程质量全面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制疋切实有效的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等方案2测量部主管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本项目的全面测量工作;

7、 负责、主持重大工程测量方案的研讨工作;负责人员、仪器设备 组织与调配工作;负责协调各测量队、测量组工作。3组长协调整个施工现场层咼控制相关专业的施工作业面、进度等, 组织召开专项例会,共同探讨层高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对上级 的布置现场给予安排、落实,负责现场工作的施工管理,各项工 作分配到部门、到人,组织各分项施工的检杳、监督,最终使层咼控制的成果在施工中给予显著的体现。4技术主管组织制定层咼控制专项方案、交底以及管理制度与措施;各 分包单位遇到的疑难点,现场给予技术上的指导。5施工主管负责施工现场官理工作的安排和实施,洛实分项工程的层咼 控制方案,进行层咼控制施工前的交底工作,现场管理、指

8、导施 工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的施工。6测量组长测量组负责给各分包单位提供标咼引测点,制疋对标咼复核 制度、目标及要求确保标高的准确传递。7质量主管负责安排层高控制的质量检查,制定检查的目标及要求,对 发现不合格的及时下达通知整改,监督落实。五、层高控制管理制度5.1 层高控制管理制度:5.1.1 关于层高控制与各分包的协议总包单位与层高控制相关的各分包单位,在签订的合同中要含有层高控制 方面的明确规定, 以及出现层高控制有关问题的责任追究的详细条款,以便对 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处理。5.1.2 月报栏公示制度项目部要制定月报栏公示制度,每月底要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将层高控 制状况公布在月

9、 报栏内;同时在每次复核检查时,将所测数据喷涂在醒目位置并 印上检测章,以达到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的目的。5.1.3 保留测量原始记录测量组需要记录所有测量数据及复核时数据且所有记录要包含原始数据, 以 便在可能出现的层高控制问题上提供相应的依据, 进行定责,追究责任人及处罚 措施,若提供不了,将视为测量组失职,负全部责任对其进行追究处罚。5.1.4 交接工序时双方现场负责人当面确认标高在工序交接时,测量组、质量部要在分包各方负责人面前核实标高, 并保留 各方交接签名 记录,以便在后续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控制标高问题时给归咎责任, 给予下达纠正通知及监督其 落实。5.1.5 定期召开专项例会(详

10、细具体哪些比如原始记录、交接复核)针对层高控制管理定期(每 周一)召开专项例会, 对前一周在层高控制过程 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 (模板支设及板厚控 制问题、交接工序时标高的不协调、原始记录对不上等)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 今后再次出现,以及对后续一周的工作做详细的安排;同时对各分包责任人务必准时参加,不 到场者初 次给予警告,若多次不到将根据程度给予相应处罚。5.2 层高控制管理奖罚措施:5.2.1 奖优罚劣措施建立针对层高控制的专项奖罚制度,设立奖罚专项资金,对各分包单位目标完成情况进行 评比,奖优罚劣;通过奖罚制度,使施工人员自觉提高质量意识, 不断提升施工水平,创建过程 精品

11、。5.2.2 奖励提出对层高控制合理措施的单位和个人不论单位和个人,对总承包提出对层高控制合 理的、 实用的技术措施或者方案,一旦被采用,将根据贡献的大小给予 100 1000元/次的奖励。5.2.3 评选优秀员工每月评选出若干名对层高质量控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管理人员、优秀单位进 行通报表扬并给予 300 元/人、3000/单位的奖励。5.2.4 严惩有意破坏仪器、提供虚假数据者 对故意损坏检测仪器和虚报、谎报检测数据的行为, 将处以 200元/次的罚款,并对其进行教育; 同时对于各测量组需要保留各项测量的原始数据, 在需要 其提供时,未 能提供或者提供虚假数据的,视为失职对其通报批评并给予每

12、人200 元的罚款。六、层高控制措施6.1 各分包控制管理措施6.1.1 各分包分项施工前的有关交底措施 施工前各分包需要对每个施工管理人员和班组进行技术 交底,做好交底记录;总包进行监督管理各分包的样板层,其他楼层按照样板层施工,遇到与其 他专业碰撞的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要实 时进行监督,对关键部位的标高要进 行核实,并做好记录。6.1.2模板支撑、混凝土梁高及板厚的控制措施 在层高控制中混凝土板的厚度可以通过以下几道施工程序控制, 避免板厚的 超标或者过薄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严重影响,确保楼板厚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为层高控制打下良好的基底。第一道:架子工搭

13、设支模架时,技术主管安排对架子工做好技术交底,测量组人员利用水准 仪进行抄平,在钢管上标志出 1米标高线,为架子工提供标 高数据,确保支模架搭设正确,进而确保木工梁、板底标高的准确度,并做好 楼板模板高度复核 工作。第二道:在柱子模板支好后,在柱子模板上弹出 1米线,以此来进一步控 制和检查梁、板底标高是否准确;并安排专职人员检查模板支设标高;检查工 具:可制作标杆在 上面划尺寸到一米线处的高度,其制作依据根据图纸梁的大 小和结构楼层的标高制作。第三道:浇混凝土时采用拉线控制标高。在浇注楼板面层柱子钢筋上测出 1米线,并用红铅 笔、红油漆在钢筋上做出明显的识别标记,在浇注混凝土时检 测,并在柱

14、子与柱子之间拉线控制 板厚。6.1.3设置规范的沉降观测点为了能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出沉降特征,且便于观 测的位置;本工程要求建筑物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15 30m均匀 分布在建筑物周围。地下室沉降观测工作从基础施工完成后读零开始, 每升高2层观测一次,结 构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平均每天沉降量小于或等于0.01mm6.1.4 坡道、楼梯净空高度的保障首先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阶段,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楼梯、坡道段混凝土浇 筑(包括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标高及坡 道坡度,使结构标

15、高产生的相对 误差降到最低;其次,在楼梯段顶棚水泥砂浆找平、批腻子前需弹设控制线,对施工的厚度给予 严格控制;最后做休息平台地坪及粉踏步时,施工前要对相应部位的高度进行测量,对于存在的 误差,在允许范 围内给予相应的调整;总的原则按照遵守设计要求为前提施工, 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通过以上各 施工段的控制达到最终对楼梯、坡道净高的保障。6.1.5 建筑物高度压缩变形的应对措施超高层建筑物的自重大, 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 建筑物下部柱子的轴向变形 会逐渐加大, 考虑到轴向变形压缩的影响,到达上面结构施工时,结构标准层的层顶标高与设计标高不一样;控制建筑物高度压缩变形, 总包单位应组织技术团队 在施工过程中制定针对性的此类设计方案, 下面进行简要描述压缩变形调控措 施:针对轴向压缩变形导致建筑物建成标高偏低的影响, 但是对每层的层高影响 不大均在允许 误差内, 综合考虑压缩变形产生的误差是由于每层的允许误差的积 累所导致最终需调控的误差; 本工程将采取每十层对建筑结构标高给予复核, 测 得的结构标高压缩量,报建设、设计、监理、 施工单位共同商议选择在适宜的楼 层段留出富余空间给予弥补, 共同商议后另制定确定一个弥补 段,通过此方法最 终保证建筑总高度达到设计标高允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