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32943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 文档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可得兼(ji m)死亦我所恶(e)弗得则死(f u)B.免冠徒跣(xi m)以头抢地(qi mg)休祲降于天(jin)C.德降望尊(zm)俟其欣悦(s i)负箧曳屣(x 1)D.足肤皲裂(j m)右备容臭(ch cu)妻妾之奉(f eng))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以大易小(交换)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故不为苟得 也(苟且偷生)“德”,感恩、感激)B. 此之谓失其本心 (指人的羞恶之心)C.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2、)天下缟素(穿白色丧服)D.长跪而谢之(感谢)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6月17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于 日启动,面向海内外短视频创作者、爱好者、各类机构征集作品。B. 据新华社报道,屠呦呦团队2019年6月17日正式公布了 “青 蒿素抗药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受到广泛社会关注。C. 整体而言,网络文学虽不乏风靡一时的佳作,但精品数量依旧 偏少D. 科技创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事业,伟大而又艰辛,其客 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战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

3、分国编次。B. 孟子,名轲,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C.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通常分为婉约 派和豪放派。D. 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称“苏辛”。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这便是孩童语文课本中必须有文学稿章,而且应当选取优质文学篇章的理由。 孩童若拥有丰富的文学阅读,便从小就有了更形象、更干净、 更准确运用母语的能力。 文学阅读是对母语更高层次的学习。 母语最优美的语气、搭配、节奏、表达力都在母语文学里。 优美的儿童文学语言令人心平气和,值得被记忆储存,以为日常运用。A.B.C.D.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4、。(6分,每空1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做秋思)(2)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身不得,男儿列,。(秋瑾满江红)(4)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兼得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7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喊!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 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 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喊!好!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 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

5、,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 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1)这段文字出自名著,作者。( 2 分)(2) 联系原著,简要分析作者刻画范进这一人物的目的。(3分)8.综合实践。海滨中学九年级(2 )班的同学们搜集到了下面的新 闻材料,他们围绕这一热点话题开展了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77.2%),高于初中的比

6、例(69.8%)。有家长表示“几乎没听孩子说过有关课 间玩耍的趣闻”。(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2)“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弓I发了社会的热议。有的人赞 成,认为课间十分钟,学校内安安静静,更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也能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有的人反对,认为课间十分钟 应该热热闹闹,学生要走出教室,开展课间活动。对此,你的观点 是什么呢?请简要阐明自己的主张。(4分)(3)如果想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还可以采访学生和老师,请你分别设计一个采访问题。(2分)学生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910题。(4分)利州南渡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

7、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注释】范蠢: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乘舟离去。忘机:忘却俗念。9本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分)10. 尾联中“寻范蠡”三字有何深意 ?(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 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8、,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乙】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 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 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 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 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 “然则何以解 忧? ”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 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 而病辄能痊。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铨:蒋士铨,清代

9、著名学者。: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 与药鼎煮沸声争响。1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 (3)少痊 ( 4)然则何以解忧 12.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无从致书以 观/母授以礼记 B.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益慕圣贤之 道 C. 门人弟子填其 室/安陵君其 许寡人 D. 而病辄能愈/由是则生而 有不用也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14.【甲】【乙】两文所写内容有哪些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 1518题。

10、(11分)正是青年读书时刘少华 人年轻时,无论多么忙碌或是贫穷, 有一种快乐谁都无法剥夺,那便是读书。但青年人读书,有时会有热情、少方法,战略上异常重视、战术上捉襟见肘,不得其门而入。关于如何读书,前人进行了诸多总结,依我看,如下四点能做到便十分不易,却也十分有益。 首先,要追求把书“读完”。当年,金克木先生写书读完了,让人大吃一惊。别说书海无边、时间有限,就算只读2019年初至今出版的中文书, 正常人穷其一生都不可能。 为何金克木先 生敢说“书读完了”?其实,这背后是对读书的系统思考。比如中 国古书,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有据可循,其中有些书是绝大部 分书的基础一一金先生举例说,如果研究“红

11、学”,那么红楼梦就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捷径,非读不可。 以此类推,青年人读书,应当从源头去读,在脑海中搭起一个“格式塔”,日拱一卒。在青年时期、记忆力最强时,先尽量“输 入”,快速吸收基础知识,打好底子。书当然是看不完的,但在年轻时打下广博的基础, 却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其次,要仰仗经典之力。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 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这话听着刺耳、偏执,背后却有一番考量。 大浪淘沙始见金, 时间这个公平的见证者, 为人类淘汰了不计其数的书, 却同样留下 了卷帙浩繁的佳作。阅读经典,是进入人类知识殿堂的捷径。 意大利作家卡尔

12、维诺对此感受极深,甚至专门写出一本 为什么读经典。书中,他为经典作品下了诸多定义,其中第一条便是,“你经常听人家说 我正在重读 而不是我正在读 的书”。信哉斯言!因为经典作品反复接受一代又一代人洗礼,总 能跨越时代,进入群体的记忆中。即便这些作品需要你花力气、下 功夫阅读,也是值得的。知识青年,不读经典,何以自立? 此外,还要经常打开新书。 我们关于读书的经验,大都来自前人。然而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过去又有些不同。 知识更新速度爆炸性增长,一日不学便有跟不上之感。即便当下互联网如此发达,人类最优秀的知识结晶, 依然倾向于以出版的方式固化。畅销书榜上,让人失望者有之,给人启发者却更多。许多经典

13、都曾流行一时,今日之流行未必不是明日之经典。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直指当下或未来、瞄准过去被忽视的真问题的书, 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是 有益的指导。 读书得读其闪光点,尤其对当下出版的书更要抱以宽容与理解之心。创新的见解、观点、结论问世时,因其往往领先于时代, 往往不容易被接受。青年人更应对世界投以好奇的目光,最先去发现、去接受新书中那些对世界可能有推动作用的闪光点。好奇与新知,是两盏时时互应的明灯。 最后,读书要“手脚并用”。人的记忆力有相当的局限性,人的理解力亦需要多重辅助。 动手记下要点,动手写下感受,动手 转发给师友,便多了一种理解的可能性。应当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既从书中汲取营养,又将知

14、识应用于现实;既以书为友,又 以实践为师 在一个崇尚奋斗的时代,青年人既不能做“书呆 子”,也不能做“清谈客”,知识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与现实对接, 书本中的文字需要在纸张外落地生根。 人生的许多变化,也许正是从学会正确读书开始的。而做一个读书人最幸福的是, 眼前是无尽的书籍世界, 我们在其中能寻觅到、体验到通往更大世界的千万条路。(刘少华)(选自2019年4月21日人民日报)15通读全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读书?( 4分)16. 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17. 如何理解“好奇与新知;是两盏时时互应的明灯”这句话的含义?( 2分)18. 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3分)最新精品 文档(四)阅读下文,完成 1922题。(12分)老屋(12分)高德轩 我出生的高坡上的老屋早没了,第二处老屋是在唐山地动山摇大地震后盖的。 村最里头柏树坡山脚下上坪一块地基被平整一新,刮去树皮白晃晃散发树香印着绳墨的柱子、大梁、檩条躺了一地,手握板斧推刨的舅舅忙前忙后。那一年上初中的我回到家一脸兴奋岁月 伴着老屋一晃又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老屋墙瓦虽经翻修,水泥路也铺到了院边, 但因邻居们的相继搬走留下的断壁残垣,屋主人或辞世或进城,很是孤寂。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