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32311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下)第七章 园路的植物种植 在新建园林中,园路约占总面积的12%20%,它的作用与城市道路不同,既为交通,也为导游。 园路本身也是景观。 第一节 园林主路的植物种植设计 园林主路的绿化特别要注意树种的选择,使之符合园路的功能要求(包括观赏功能);在配植上要特别考虑路景的要求。 园路旁的树种选择一般要求主干优美,树冠浓密,高低适度,起画框作用,如合欢、马尾松、白蜡、元宝枫、香樟、乌桕、无患子等。 一、同一树种或以同一树种为主的园路 这种配植方式容易形成一定的气氛,表现某种风格或体现某一季节的特色

2、。 线路较长,可开辟透景线,也可分段配植不同的树种。 二、多个树种的园路 树种的多少,应根据园路的性质、地位及作用而定。 不长的路旁树种不宜超过三种,而且要有一个主树种。在较长的园路旁,可在不同的路段采用不同的树种。 第二节 园林径路植物景观径路是园林中最多,分布最普遍的一种园路。园林中的径路,更是一种线状游览的环境。 径路旁的植物种类不同,配置方法各异,因而产生许多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使径路极其丰富多彩。一、山(坡)径 1、路旁树有一定的高度,以便有高耸之感(路宽与树高之比在1:61:10) 。宜选用高大、挺拔的乔木,树下可用低矮的地被植物,少用灌木,以免降低对比的“山林”效果。2、道路有一

3、定的郁闭度,光线暗,产生“如入山林”之感。周围树林有一定的厚度,有在“林中穿路”的氛围。3、径旁树有一定的厚度,游人的视觉景观感觉浓郁隐透。4、道路要有一定的坡度 ,加强“山”的感觉;若坡度不大,可降低路面,坡上种高树,创造山林效果。5、道路要有一定的长度和曲度。6、注意利用周围自然山林的气氛,园路的开辟要尽量结合自然山谷、溪流、岩石等。二、林径 在平原的树林中设径称为林径。它不是在径旁栽树,而是在林中穿路。 径旁的树木多样,色彩丰富,有季相的变化,径路的弯曲短而频繁,则“曲径通幽”之意境更浓。 三、竹径 竹径的特色是四季常青,形美色翠,幽深宁静,表现出一种高雅、洒脱的气质。 1、竹林小径:最

4、常见的一种竹径。一般比较短或直,荫浓、幽静,明暗对比强烈。2、通幽曲径:特点是“曲”和“幽”。引发游人探幽访胜的心情。在这里,正确处理明暗和曲度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3、竹中求径 :小径是在竹林中寻求的,而不是在明显的路径旁栽竹的。 四、花径 以花的形、色观赏为主的径路称为花径。 花中取道 : 冠下高在15米以上的花木,栽植的株距达到树冠相连 。 低矮的成片的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花卉,构成了繁花似锦的浓郁的景观视野。 栽花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景物结合,取得“花径”效果。五、叶径 叶径主要是赏叶色和叶形。 以叶形取胜的径路如南方的芭蕉、椰子及其他棕榈科植物。北方则以松柏类为主。 红叶径 低矮的叶

5、径植物很多,常见的如彩叶草、蒲葵、春羽等。六、草径草径是指突出地面的低矮草本植物的径路。约有五种观赏栽植方式:1、在草坪之上开辟小径,设步石。2、在路径旁铺设草带或草块。3、沿路径边缘栽书带草。4、在大草坪中,以低矮小白花作路沿,划出一条草路。5、在地形略有起伏的草坪中开径。 七、野径 野径是指风景区及园林中径路的植物配置比较粗放、不整齐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树种也多为粗生、耐性、抗性都较强的品种。 第三节 园路局部的植物景观一、路缘 路缘是园路范围的标志。1、草缘2、花缘3、植篱(指各种植物做成的篱笆)园路以植篱饰边是最常见的形式。植篱的高度由0.53米不等,一般在1.2米左右。 园林中常见的

6、植物篱笆种类有: 绿篱;桧柏、侧柏、黄杨、冬青、海桐、女贞、珊瑚树、观音竹 花篱:月季、杜鹃、茶花、栀子、扶桑、龙船花、麻叶绣球、迎春花、米兰、九里香 色(叶)篱:小檗、红花继木、火棘(红果)、扫帚草、变叶木、红桑 蔓篱:炮仗花、藤萝、木香、凌霄、茑萝、蔷薇、金银花、旱金莲二、路面 指在园林环境中与植物有关的路面处理。一般采用“石中嵌草”或“草中嵌石”,形成各种如人字形、砖砌形、冰裂形、梅花形等等形式,兼可作为区别不同道路的标志。三、路口 指园路的十字交叉口中心或边缘,三叉路口或道路终点的对景、或进入另一空间的标志植物景观。 路口的指示标志要十分明显。 要注意对景的植物配置。 转角处的导游树种

7、配置:栽植一株具有特色造型或花、叶奇美的树;配置一个与周围树种不同色彩或造型的树丛。 第八章 建筑环境的植物种植设计第一节 植物种植对建筑的作用1、突出主题:园林中有许多风景是以植物命题以建筑为标志的。如杭州的柳浪闻莺,拙政园林的“听雨轩”、“梧竹幽居”。 2、协调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可以软化建筑物的突出轮廓和生硬的线条。3、丰富建筑的艺术构图 一方面是线条与形状的协调与均衡,植物的弯曲线条与建筑的平直线条相配,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另一方面是色彩的调和,植物的绿色是调和各类建筑色彩的中间色。4、赋予建筑物以时间与空间的季相感建筑物是固定不变的实体,植物的四季变化与生

8、长发育,可使景观更丰富,而使建筑产生不安变化的感觉。5、完善建筑物的功能导游 、隐蔽 、遮荫 、分隔空间等。第二节 建筑室外环境的植物种植一、园门的植物景观 园门是入口的标志,具有点题的作用。 风景区或大公园的入口常以成片的树林作背景,衬托浅色的大门 。 小园门或住宅门则多数配置特色的花灌木(竹),作为识别的标志。 立架为门,架上栽植爬蔓植物是早期常用的一种公园大门的栽植方式。 别墅入口植物景观细致,带有房主个人喜好。 总之,园林入口及大门的植物景观,最为重要的是植物种类选择要强调建筑的性质,符合其功能要求。而其配置方式则无定式,视具体环境、建筑形式而定。 二、阳台与窗台植物种植(一)窗户的植

9、物景观 1、沿一排窗户之下设一横向的植篱(花篱或绿篱 )。2、以墙面的爬蔓植物遮挡,窗口隐藏于浓郁的绿色之中。3、窗旁栽树。注意满足室内采光要求(大乔木与墙基的距离最好在8米左右)。 4、落地窗前的栽植,也随其功能而定。5、我国传统园林中,窗景是十分重要。 在现代一些建筑物的窗景中,也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窗景”传统,但较简洁。 (二)阳台与窗台植物种植 阳台、窗口绿化不仅便于生活用途,而且增加家庭生活的乐趣,对建筑立面与街景起到装饰美化作用。1、种类:2、种植部位: 阳台板面,要根据阳台面积的大小选择植株的大小,但一般植株可稍高些,采用阔叶植物效果更好。阳台的绿化可形成小“庭院”。 阳台栏

10、板上部,可摆设盆花或设槽栽植。不宜植太高的花卉。 阳台板向上一层阳台成攀缘状种植,或在上一层下悬吊植物花盆做成“空中”绿化。无论阳台还是窗台都要选择叶片茂盛、花美色艳的植物,才能引人注目。另外还要使花卉与墙面及窗户的颜色、质感形成对比,相互映衬。 窗台绿化一般用盆栽的形式来管理和更换,应选择喜阳耐旱的植物。三、建筑的墙、角隅的植物配植(一)墙的植物景观 越是简单的墙,越需要以多姿多彩的植物来增添其生命的美与活力。 1、墙基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增加色彩过渡,且产生一种稳定建筑基础的感觉。 最常见的基础栽植是栽植一行书带草 (鸭跖草、棕榈等)。 在更多的情况下是配置多样化的各色花坛。 以叠石与植物相

11、配的园林小景来装饰白粉墙面与墙基。2、墙面 以爬蔓植物附着于建筑物墙壁是最常见的方式。 视墙的结构(如厚度、质地)造型、位置以及建筑物的性质、功能等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其他:壁画的生态处理等。(二)屋角的植物景观 屋角是墙与墙或墙与地形成的夹角,其植物配置要根据墙的高度、色彩及形式和空间环境的性质等来选择植物种类,决定采用哪一种配置方式。 四、庭院植物种植要根据建筑物的风格、花卉植物生态习性、使用者的爱好,以及住宅庭园的采光、通风、朝向等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地区生长的各种植物。遮荫植物距离房屋至少6米;房屋周围考虑种植落叶乔木 。 第三节 屋顶种植设计一、屋顶绿

12、化功能: 节能,改善室内环境、调节室内温度。 节地、节水 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 提高楼体本身的防水作用等。 二、分类(一)国内常见分类1、苗圃式2、周边式 沿屋顶围墙设置种植槽。在屋顶四周种植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花木,中间留有人们活动的场地,设置花坛、坐凳。3、庭院式(二)国外分类简介 “地毯式”(开敞型) “花园式”(密集型) “组合式”三、生态环境特点:1、空气通畅,污染较少;空气湿度比地面低;风力通常要比地面大得多,使植物的蒸发量加大;种植土较薄,树木易倒伏。 2、接受日照时间长;阳光强度大,植物蒸发量大。3、温差大 。4、抗性方面 。 四、种植设计(一)植物的选择 选

13、择阳性、耐旱、蒸发量较小的植物为主。 选择浅根系树种。多选草本和小灌木,乔木特别是深根系的要少用甚至不用。 选择绿期长、抗寒性强的植物种类。 选择抗病虫害、耐瘠薄、抗性强的树种。 选择观赏价值高、没有污染的植物。 (二)种植区的构造 1、植物对土层厚度的最低限度。 在屋顶花园上的土层厚度与植物生长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一般植物生存的最小土层厚度是: 草本(草坪、草花等)为15cm; 灌木: 小灌木为2535 cm; 大灌木为4045 cm; 乔木: 小乔木为5560cm; 大乔木(浅根系)为90100 cm; 深根系为125150 cm。 2、种植土的配制: 一般均为人工合成的轻质土。 主要成分

14、有蛭石、泥炭、沙土、腐殖土和有机肥、珍珠岩、煤渣、发酵木屑等材料,但必须保证其容重在7001500kgm3。 土壤充分吸收水分后,其容重可增大2050。 3、种植区的构造:植被:花园上种植的各种植物。种植土层:人工合成的轻质土。 过滤层:目的是防止种植土随浇灌和雨水而流失。常见的材料有:稻草、玻璃纤维布、粗沙、细炉渣等。 排水层:位于过滤层之下,目的是为了改善种植土的通气状况 。陶料(600 kgm3),焦碴(1000 kg m3 ),砾石(20002500 kg m3 )。 (二)种植区形式及设计 1、种植区的形式: 花池: 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菱形、正六边形、柱花形等 。 池的高度可以按土层厚度来定,一般要求池内土壤高度比池壁低5cm左右。 花池所用的建筑材料常用空心砖。 自然式: 对于大面积的绿地可以采用自然式种植池。 屋顶花园要求必须有50以上的绿化面积。 可根据乔灌草的配植,产生较好的立面效果。 利用乔灌木和草本植物对土层厚度需求的不同可以创造出一定的微地形变化的效果。2、种植区的种植设计: 屋顶花园的植物,在种植时必须以“精美”为原则。常见的种植方法有孤植、绿篱 、花境 、丛植 、花坛等。 第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