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323115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城区幼儿园 徐春花 摘要:幼儿园美术活动属于幼儿园艺术领域,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绘画活动锻炼了右脑,从而促进了整个大脑的开发利用,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悟,幼儿如果能在学习画画的过程中享受到真正的欢愉和乐趣,那么对发展儿童的想像力、空间思维能力与创造力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就从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坚持尊重幼儿、鼓励创新、注重评价,为孩子们提供大胆表现的空间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美术教学工作。关键词:美术教学 生活经验 尊重 评价目前的幼儿园美术教学实施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比如人们通常认为绘画是一种技能,需要成人传授

2、,所以导致幼儿绘画常常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即把学习成人的技能、技法或临摹一些名师的作品当成是幼儿学习绘画的主要内容与目的。这是对儿童的严重误导,也是违背儿童绘画原则的。如何走出重技能的误区,让幼儿更加快乐地参与美术学习,本文围绕“幼儿”“创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如果把学习技能作为儿童画画的目的,过早地强调对自然的模仿与再现,将不仅不能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并且在开发幼儿美术潜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会使儿童的才能受到压抑,极大地缩小儿童的创造空间,限制儿童的创造力、想像力与观察力的发展,只会让儿童背上学技艺的沉重负担。”1 这个重技能培训的问题如能完美解决,会更好促进幼儿的创新发展。那么如果不

3、重技能幼儿园美术教育又该注重哪方面呢? 一、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 1.注重观察,在观察中认知色彩。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色彩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的绚丽多姿,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朝气和活力。幼儿虽然热爱缤纷的色彩,但是对认识色彩的多样性还不是很全面,如果过多地让幼儿认识并运用色彩,会让幼儿无所适从,教师可分步骤进行让幼儿认知色彩,以便幼儿用色彩描绘他们眼里心里最美丽的世界。比如教学幼儿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时,教师可分三次教授,引导逐一认识红色、黄色和蓝色。每次都准备调好的颜色和许多色卡,在明媚的阳光中让幼儿观察玻璃杯中的颜色,告诉他们颜色的名称,然后请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说出这种颜色像什么。此时,幼

4、儿会十分踊跃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幼儿准确地掌握了三原色后,教师可利用调色水的活动使幼儿认识橙色、紫色和绿色。带幼儿观察树叶和小草,看它们的颜色和动态。 2.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幼儿年幼,他们喜欢观察,乐于探索,渴望实践,我们要尽量为幼儿提供观察世界的机会,走进大自然,引导他们观察一花一草,观察事物的颜色、形状,带领他们走进田野,走进商店,如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加深幼儿以有的视觉印象与情绪、情感体验。这样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眼中的世界完整而美丽,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会带给幼儿无尽的创作源泉,否则,绘画只能是空穴来风,只能是空洞的符号印记,更可能只是纯技能型的成分。 3.注重感知,在

5、感知中丰富画面比如要认识四季的特点,春天百花开放,走进春天,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春姐姐的来临,感知各种美丽的景色,感受春风化雨,感受春风拂面;夏天的荷叶虫鸣,飞舞的萤火虫,吵闹的知了带着热闹的夏天;秋天是金色的收获季节,不久冬天即将来临;隆冬时节,带幼儿在雪中看雪花,在雪地上印脚印,感受冬的乐趣与神韵。也许幼儿们还不能完全听懂教师的描述,但他们却会在情境的感染下,用他们的眼睛和心灵去感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教师选了四篇有关四季的小散文和五颜六色的卡片,先请大家闭目聆听配乐散文,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任选一色卡。当他们把选出的同一季节的色卡放在一起时,马上,你就会感到春的清新、夏的炙热、秋的成熟

6、、冬的纯洁。实践证明,幼儿完全可以从色彩世界走进神奇的美术天地。 二、走进童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教的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育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深受伤;教的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2 开启幼儿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制。首先要让幼儿对所画的内容、形象有强烈的兴趣。走进童心世界,观察幼儿的所思所想,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的头脑中有个鲜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来,内心产生创作的欲望。其二,可配合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如:在春天,让幼儿

7、去郊外春游,数一数桃花、梨花各有几个花瓣,看一看颜色有什么区别,闻一闻花香有什么不同。摸一摸柔软的小草,看看花丛中蝴蝶有几张美丽的翅膀,翅膀上的花纹怎样,是什么颜色。去动物园看看大象的长鼻子、湖里的白天鹅、假山上的猴子、美丽的孔雀。让孩子知道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其三,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小班的孩子可安排手指点画、拓印画等内容。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可安排吹画、撕纸、折叠、蜡画、印染、添花、手印画等丰富的绘画形式。还可以让幼儿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能使幼儿逐渐从感知表面形式美过度到理解作品内在美,提高审美能力。与此同时,幼儿的艺术兴趣也就

8、越来越浓厚,这时就抓住时机设法将幼儿头脑中丰富的美感引入到美感体验的表现阶段,激发幼儿的表现欲。三、巧妙引导,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 幼儿美术教育的重点是对幼儿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 3 。我们可以利用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受约束的思维特点,巧妙地引导,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绘画的内容注入生命和热情,让绘画的内容具有生命力。如:画大萝卜时,用手偶小白兔对小朋友说:肚子饿了,请小朋友们给我变好多好多又好吃又好看的大萝卜吧!要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作。并为他们的新奇、离奇、变形、夸张叫好,为他们敢于创新而鼓掌。这样孩子会消除不敢画的心理障碍,毫无顾忌地放手去画。

9、 四、教师要始终坚持尊重幼儿、鼓励创新的原则。 1.尊重幼儿的兴趣当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时,不必管他们采用的是什么绘画姿势,什么材料绘画,让他们随时随地即兴发挥,无拘无束的绘画环境,使他们的绘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我们极力要求幼儿应该怎样画,不应该怎样画,孩子的兴趣可能立刻化为乌有,想好的绘画内容不复存在,本来有可能画出一幅很好的画,就这样“不翼而飞” 了。特别注意启发幼儿参与绘画的兴趣,并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体验绘画的乐趣。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想象和创造的余地。给幼儿选择一些童趣的或拟人化或带科幻色彩的内容题材,这能吸引住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他

10、们创作欲望。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关于捕捉幼儿创造思维的闪光点,给孩子营造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充分鼓励、激发、诱导孩子展示自己的才智,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愿望表达出来,才会使幼儿有创作的乐趣。这样,才能拓展幼儿的创造思维,为孩子将来成为创造人才奠定初步基础。2、尊重幼儿的年龄幼儿绘画及进行美术制作之前,教师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能力等引导幼儿利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另外幼儿年幼,乐于接受新事物,首先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然的活动环境,使其身临其境,才易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从而积极地去观察、去想象、去创造。我们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掘幼儿的智慧,教会他们绘画的本领,培养

11、和发展他们绘画的能力,让他们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即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又要拓展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张开想象的动翅膀,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手法,发展他们的表现能力。 3、尊重幼儿的自主创作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自主空间,让幼儿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美术活动时还可以让幼儿共同研究,共同设计,集体作画,操作。使幼儿处于互相商量、全作、互助、彼此协调的气氛中,增强合作意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主动发展,在相互绘画中发现新的创意,让绘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如果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充分尊重幼儿,这样幼儿就能热情洋溢地投入其中,作品完成后,他们会以成功者的心态去欣赏自己的成果。五、创设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12、。1.为幼儿创设心理环境“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4 我们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幼儿专注于美术创造活动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信任幼儿,也就是在相信幼儿能画画的基础上,为他提供充分的机会,再以和蔼的态度营造温馨的气氛,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表达和实践自己的观念。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减少规定,因为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会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如当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口中往往会借助动作、语言、表情等来表达自己对美术对象的感受,在这个时候,一般不宜制止幼儿,而是允许幼儿这种发自内心的举动,分享幼儿创造的快乐。在宽松的心理环境

13、中,幼儿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从而能够大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绘画活动中,发挥出创造的潜能。教师进行美术教学应该选幼儿状态良好,有所感悟且有创作热情的时候让幼儿操作。引导幼儿自主地选择题材,创造性地使有材料,用心灵去描绘,用想象去构造。引发幼儿积极的创作情,这需要我们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诱导,创设相应的绘画情境。2.注重评价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结束不应该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需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每次活动结束,

14、最好将所有的作品展览,让他们互相审视,交流,学习。同时,教师欣赏每一幅作品,不必给作品打分。这样孩子没有心理负担,但教师必须记住每个孩子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老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做到三点:一是遵循发展规律。幼儿绘画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从涂鸦再现创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和认知面逐渐扩散,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特点。评价幼儿作品应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要求。二是尊重个体差异。一个班的孩子,其绘画水品不一样,个体差异在任何活动中都存在,绘画中也不例外。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正确的评价,促进整体提高。三是要遵循激励保护的原则。幼儿由于年龄小,认识不完整,思维没有定式,

15、因而在绘画中会组成许多非现实的形式和样式。一幅绘画作品,教师都应该站在保护创造心、自信心的基础上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既能鼓励幼儿的发展,又能增强他们热爱创作、热爱生活的信心。3.注重语言能力的内化在绘画过程中以及绘画后,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样式等,从而加深他们对物体的印象。例如幼儿学习表现土楼造型的时,我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土楼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窗户和大门是什么形状的?屋檐和瓦片又是怎样的?同一座土楼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引导幼儿在充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创作。4.注重绘画教学的延伸这是指美术活动后的游戏。绘画角活动后,适当开展一些相关活动来巩固幼儿学习

16、到的新经验、新技能,这样既可以丰富幼儿的日常艺术活动,使绘画本身保持一定的系统性、连续性,也便于教师深入了解幼儿,还有利于美术教育与其他活动的融合。通过教师精心的活动设计,不断的提岀问题,帮助幼儿开拓创作思路,让幼儿真正的在美术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尽管每一个孩子性格不同,出身环境不同,所受家庭教育不同,但他们却各自有着不同的优点。作为教师就要用发现的眼睛、欣赏的目光去探求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孩子,切忌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教师要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是没经雕凿的好孩子,“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得当的教育。”我们不能用同样的尺度要求于所有的孩子,要因人施教。5 美国美术教育家维克罗恩菲尔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