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期末检测卷四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1318987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期末检测卷四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期末检测卷四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期末检测卷四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期末检测卷四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期末检测卷四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期末检测卷四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期末检测卷四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综合测试卷(四)(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C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D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答案】D【解析】明清王朝的腐化是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后果,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促进社会经济转型的决定因素是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人口增长与国家疆域的扩大巩固无关,故C项错误;人口增长使生存、就业等

2、社会问题更加严重,必然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加剧,故D项正确。2浙江通志等记载:明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松江一带)“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纺织)矣。”材料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区()A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格局发生变化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C官营纺织经济被赶超日益破落衰败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答案】A【解析】材料“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其衣食全赖此(纺织)矣”表明男耕女织变成纺织“习为恒业”,故A项正确。3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

3、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C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答案】A【解析】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源,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故选A项。4学者认为,晚清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官办企业是主体;第二阶段,民营企业开始成为主力;第三阶段,民营企业主导发展,中

4、国的现代化酝酿全面启动。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是以洋务运动为开端B第一阶段是以民族资本主义为开端C第二阶段到甲午战争之后结束D第三阶段开始于一战以后【答案】A【解析】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形式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故A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私人创办,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到清末新政前是第二阶段,民营企业开始成为主力,故C项错误;清末新政后是第三阶段,民营企业主导发展,故D项错误。5“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材料中“中国富农大贾仿造洋机器制作”产生了()A洋务派的军用工业 B外商在华的近代工业C民族

5、资本主义企业 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企业【答案】C【解析】中国的富商大贾受到了洋务企业的诱导和外商企业的刺激,而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C项正确。61937年9月2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工矿调整委员会,开始全面负责战区工厂的内迁工作。沿海和临战地区的民营工厂和国营工厂,特别是兵工厂陆续内迁。其主要目的在于()A改变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B保证官僚资本稳定快速发展C重建国防工业支持抗日战争D为战时“陪都”建设打基础【答案】C【解析】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日本侵入华北、华东地区,为避免民族工业落入敌人之手,保存经济、国防实力,沿海和临战地区的工厂被迫陆续内迁,故A项

6、错误;根据题目中“沿海和临战地区的民营工厂和国营工厂”可知,内迁企业并非完全是官僚资本,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全面负责战区工厂的内迁工作”可知,是为支持全面抗战,故C项正确;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下南京时才设立陪都,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7阅读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其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B中共八大经济政策的指引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答案】C【解析】注意图片时间“19581962年”,1958年发动“大跃进”,进行大炼钢铁,故选C项;A项与时间不符;中共八大经济政策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农村,而且挫伤了农

7、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8某地区的民谣说:“端掉大锅饭,懒汉变勤汉;实行大包干,粮食大增产。”这首歌谣创作于()A建国初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D【解析】“端掉大锅饭”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事情,再结合“实行大包干,粮食大增产”可以判断,这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果。故D项正确。9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中国逐

8、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B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C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D标志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答案】A【解析】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省会城市、沿边城市的开放,材料的主旨正是体现了中国的渐进式开放战略,而B、C、D三项均不能从整体上、全面上揭示出材料主旨,所以本题答案是A项。10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答案】B【解析】依据“年”“宜春帖子”可知A项错误;C、D两项题干中没有体现

9、。“20世纪初”“三民”表明这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故B项正确。11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不同时期对女性美丽标准认识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年份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19201929年有身段的女人欧美思想观念的影响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A BC D【答案】D【解析】20世纪前期,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还不能说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排除。正确选项为D项。12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10、。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答案】D【解析】据材料“申报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中对于人们穿着西装只是进行了描述,并没有盲目排外或者批评,从而体现了理性看待社会时尚,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3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

11、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A社会制度的优越B商业贸易的成熟C手工业的发达D工业革命的成果【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战胜荷兰的原因在于其发达的手工业和强大的海军,故C项正确;双方都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对荷兰没有制度优势,A项错误;荷兰以商业立国,英国与之相比没有优势,B项错误;英国打败荷兰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兴起,D项错误。14“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段话的作者认为 ()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

12、利于大工业的发展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答案】D【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可知,作者认为工业革命有利于经济的全球化。故选D项。A项因果关系倒置;B、C两项的表述与题意相反。15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C最终

13、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D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始于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荷兰金融”中心地位是殖民扩张的结果,英国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工业革命的结果,故排除B、D两项;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16“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答

14、案】B【解析】经济民族主义色彩即通过贸易战、关税战转移国内经济危机。通过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美国向国外倾销国内过剩商品,转嫁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17有人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下列图示中比较符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答案】A【解析】20世纪5070年代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70年代出现了“滞胀”,80年代开始复苏,90年代又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故A项正确。18有人这样描述如今希腊公务员的工作状态:上午九点上班,下午两点半下班,每天工作不超过五小时,每年休假不少于一个月,拿14个月薪酬,比私企高一倍,三天两头还能拿些奖金。所以有俗语说,“宁为希腊公务员,不做华尔街银行家”。这一现象意在说明希腊()A扩大了社会消费 B缩小了贫富差距C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D缓和了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材料描述了希腊公务员工作上班的状态,没有涉及他们的消费情况,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希腊公务员薪酬的差别,B项错误;通过工作状态可以发现希腊公务员工作时间短,薪酬优越,工作压力小,待遇优厚,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说明因为公务员的斗争而出现优厚待遇,D项错误。19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包括()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