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318850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基础巩固27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基础夯实)考纲考点考法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1.森林的主要作用。(重点)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开发与保护。(重难点)3湿地的生态功能、破坏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难点)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图表材料为载体,考查森林、湿地的生态意义及保护措施。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5年1考)1森林的作用与现状(1)森林的作用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a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b森林在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功能

2、差异区域生态功能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城市地区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2)森林现状急剧减少,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部分林地已永久性地变为农田和牧场。(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森林的环境效益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一回事吗?提示不是。森林的环境效益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

3、;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4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要求。(2)开发计划5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在当前背景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保护措

4、施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的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热带雨林破坏有一定关系。(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

5、,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2017南昌三中模拟)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被开垦为农田,指出这一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解析(1)甲位于山前地带,坡度大,其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乙处是滨海平原,其植被具有降低风速、阻挡风沙的作用;丙地处沿海沙地,植被以固沙阻浪作用为主。(2)若荒草地不断被开垦为农田将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面积加大,农药、化肥的施用可加剧水污染。答

6、案(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湿地资源的保护(5年4考)1湿地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2)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2湿地资源的功能(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7、,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湿地破坏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提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沼泽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

8、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的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湖泊面积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

9、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其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3湿地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2015高考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

10、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解析(1)材料突出河流是流向区外的,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可知图中干流由东南部流向区外。河流的发源地要保证河流干流最长,故该河发源地位于小尤尔都斯盆地东部,判断出河流干流的位置后不难对其流向作出描述。(2)主要考虑水源补给、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等方面。结合材料不难回答。(3)由材料知该天鹅自然保护区

11、生态破坏与过牧有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从合理放牧、加强管理、加强环境教育等方面提出。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2017四川巴中模拟)下图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A人口密

12、集区B森林分布区C煤炭分布区D高山冰川分布区2给甲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A赤道低气压B锋面活动C东北信风D东南信风解析第1题,图中阴影区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再结合经度位置可知,三大分布区为热带雨林区,故最可能是森林分布区。第2题,甲位于北半球信风带、大陆东侧,受东北信风带来的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降水多。答案1.B2.C(2017孝感高级中学模拟)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34题。面积(1 000公顷)年度变化(1 000公顷)年变化率(%)19002000200519902000200020051990200020002005南亚77 55179 67879 239213880

13、.270.11东南亚245 605217 702203 8872 7902 7631.201.303.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或治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ABCD4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A土壤含水率上升B地下水储量增加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第3题,南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增长快,经济虽快速发展但平均水平较低,导致毁林开垦和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

14、等毁林现象并存。植树造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毁林主要是人为的砍伐,良种对此无效。选A。第4题,森林减少,会造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土壤含水率下降、地下水储量减小、地表径流变化率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选D。答案3.A4.D(2017江西四校联考)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 cm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56题。5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上升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BCD6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利于调节气候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利于调节河流径流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BCD解析第5题,为自然原因;为人为原因;影响水质,不影响水量;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会导致入湖泥沙增多,湖区水位上升,错。选A。第6题,红碱淖属于湿地资源,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