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技术交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31716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技术交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侧壁导坑开挖方法技术交底1、开挖进度指标正洞V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开挖采用风镐人工开挖,必要时辅以 手持风钻钻孔,弱爆破。双侧壁导坑法每循环进尺控制为0.6m,双侧壁导坑法 平均每天约1.7次循环,平均月进尺30m。根据设计要求,每3米封闭一次掌子 面。附双侧壁导坑工序时间分布表。:8生时常茱II|刃把翼藪II11#. C#jtni履劳”厲元:e耶屈2也Bill2、开挖方式(见图)双侧壁导坑施工工序横断面图双侧壁导坑施工工序纵断面图见附图临时支护参数表项目侧壁C25喷混凝土C25喷混 凝土封闭 掌子面22砂浆锚杆118临时钢架I18横撑22超前砂浆锚杆 32锁脚 钢管,L=3.5 米

2、开挖断面尺寸表围岩级别V级围岩抗水压衬砌地段V级围岩hl约 5.15约5.3h2约 4.65约5.0V 级围岩一般地段各单元钢架长度表单元加宽值07080110120A(mm)52705317532353435350B(mm)45124603461546544667C(mm)41194119411941194119D(mm)29903675377340674165抗水压衬砌地段V级围岩各单元钢架长度表单元加宽值010A(mm)54775484B(mm)49184920C(mm)42644264D(mm)366537653、施工工序1、(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施作隧道超前支护。(2)、人工或机械

3、开挖部。 (3)喷8 cm厚砼封闭掌子面。(4)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 cm厚砼,架设I 18钢架和I 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钢管,安设I 18横撑。(5)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砼至设计厚度。2、(1)在滞后于部3米后,人工或机械开挖部。(2)喷8 cm厚砼封闭 掌子面。(3)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 cm厚砼。(4)、架设I 18钢架及I 18临时钢架。(5)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3、(1)在滞后于部68米后,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 护。(2)人工或机械开挖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和工 序同。4、在滞后于部3米后,人工或者机械开挖部并施作导坑

4、周边的初期和 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5、(1)在滞后于部30米后,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的超前, 人工或者机械开挖部。(2)、喷8 cm厚砼封闭掌子面。(3)导坑周边部分初喷 4 cm厚砼。(4)、架设118钢架及118临时钢架。(5)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至设 计厚。6、(1)在滞后于部68米后,人工或机械开挖。(2)、喷8 cm厚砼封 闭掌子面。(3)架设118横撑。7、(1)在滞后于部68米后,人工或机械开挖。(2)、喷8 cm厚砼封 闭掌子面。(3)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 cm厚砼,架设I 18钢架使钢架封闭成环, 复喷至设计厚。8、逐段拆除靠近已完成二次衬砌 68 米范围内的两侧壁

5、底部的临时钢架单 元。9、灌注训部仰拱及隧底填充(仰拱与隧底填充应分次完成)10、(1)、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分析,拆除剩余I 18临时钢家及临时横撑。 (2)、利用衬砌模板台车尽量一次性灌注IX部衬砌(拱墙衬砌同时施工)。4、施工注意事项:1、隧道施工注意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撑、早封闭、勤量测”的 原则。2、小炮开挖或者人工开挖,严格控制装药量。3、工序变化处之钢架(或者临时钢架)应设置锁脚钢管,以确保刚架基础 稳定。4、导坑开挖宽度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安排等进行适当调整。5、刚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6、施工过程中每次拆除临时钢架的长度不能超过10m,以确保施工安全。7、施工中应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测量,及时反馈结果,分 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8、施工中临时支撑的工字钢按 50%倒换计算数量。9、I18横撑位于内轨顶面标高往上2.12米的位置。10、本技术交底适应于XX隧道、XX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