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312338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傅雷家书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傅雷家书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傅雷家书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傅雷家书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傅雷家书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傅雷家书有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傅雷家书有感前段时间在家整理书柜时发现了这本三联版的傅雷家书。便又重新读了读,说实话,看着书上面以前读时随手画的重点线、在缝隙间随手写下的点滴感悟,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爱书却没有能力买书的学生时代。而今天,只要看着顺眼的书都会淘回来,但现在满架的书真正读完读通读懂的却越来越少了。总是觉得今天太忙,总是希望以后有时间再读,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在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而已。傅雷家书主要摘编了1954年至1966年间傅雷先生暨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共约180多封。这本书陆续出版过增订版,但大体内容差不多。而且其中大部分的家信是写给后来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儿子傅聪的。在这洋洋洒洒几十万言的家信中,傅雷

2、先生谈了对国事、政事的看法,与儿子就音乐和艺术进行了探讨,更在对儿子生活的嘘寒问暖中,教育儿子要懂得珍惜国家的尊严和荣辱,要有正确的做人态度和品格。更难能可贵的是信中也不乏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自责和后悔。说来,这些文字始终贯穿着一个字,那就爱!现在的人们可能早已很少写信了。是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交流越来越方便,那怕远隔万里也完全可以像近在咫尺一样交流。但在那个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里,书信无疑是沟通两地情感的使者。而傅雷先生通过这一封封的家信,把一个个人生哲理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灌输到儿子的头脑,影响了其一生!所以,虽然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先生谈了很多关于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很多人并不懂,

3、当然我也不懂,但里面更多谈的那些人生的哲理却是共通的,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这本书才会一直那么畅销。现在据说有很多出版社也出版了自己的各种版本。傅雷家书也充分体现了傅雷先生的思想,他在信中写的看似都是些家常话。但更为真切、自然和诚实。他无拘无束,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正因为如此,我们通过傅雷家书才能看到傅雷先生的真xing情。傅雷先生对他的儿子疼爱有加,这是人之常情,但这种疼爱不是溺爱,而始终把道德与艺术的全方位教育放在舐犊之情之前。而这也是一种更为深沉的爱。说到这里,也不禁让我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先生那样伟大的人,他们很普通很平凡,但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先生给儿子的爱要

4、少。他们为我的付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立身行事的准则!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总是最让人感动的。(星辰ww)体现在傅雷先生身上,就是其在家信中不但谈事业人生艺术,更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都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是傅雷先生在家信中告诉儿子: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shenti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像傅雷先生爱的那样严格、那样细致、那样富有原则xing、倾注那么多心血教育子女

5、的父亲,世上恐怕不多吧!今天的我,因为太多的原因来到外地工作,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也纠结了很久,不在身边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照顾好家人,教育好儿子。但我想,爱、关心与教育是距离不能阻隔的,我虽然不可能写出像傅雷先生这样的家信,但这份关爱是一样的!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读傅雷家书有感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读傅雷家书有感这一次,我读了傅雷家书,这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亲朋好友的信件,其中有一篇学外文的对我帮助很大。在信中,傅雷先生说,读外文不能太快,太快了记不牢,将来又要重新来过,犯不上。开头必须从容不迫,位与格必须要记忆,象应付考试般的临时强记是没用的。在这一段话中,傅雷结合了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告

6、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学习语言时,切勿贪多,贪快。只有每天学习保证有所收获,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对于自己的孩子,他还建议把功夫花在语感上。他说外文在国外学更好,所以目前贪多务得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的。我觉得这句话一点也没错。我到国外旅行的时候,早上一睁开眼睛,听到的广播里的就都是英语;在商场里,店员说的也是英语;想和别人交谈,人家说的都是英语;向别人问路,可别人根本听不懂中文。渐渐的,在我脑海里沉睡的记忆被唤醒了,那些我以为已经忘记的单词,重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终于能大致听懂别人说的话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和别人试着聊起天,后来居然还谈到了自己家乡的美食美景,风俗习惯。这

7、充分证明了傅雷先生说的话,学语言,好的环境必不可少。我觉得,书信是最真切,自然的文字。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因此,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是一颗崇高的心。读傅雷家书有感500字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的人。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

8、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傅雷的爱子教子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傅雷在书信中善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多的了解与理解父母。让我知道了子女要多和父母沟通,相互了解。读傅雷家书有感500字读傅雷家书有感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与其长子傅聪间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的实录,由傅雷次子、傅雷胞弟傅敏选编。书信中思想的与精神的互动,营造了傅氏兄弟成长的家庭背景。傅雷曾自信地告知傅聪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的,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傅敏先生了解自己的父母和兄长,熟悉自己的家庭氛围,也是除傅聪外唯一遍览全部家书的当事人。因而,他所选编的傅雷家书更能体现自己的家庭背景,还原其真实,非他人能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