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偏法测电阻练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31088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偏法测电阻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半偏法测电阻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半偏法测电阻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半偏法测电阻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半偏法测电阻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偏法测电阻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偏法测电阻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偏法测电阻练习题1、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所用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Ig为200A,内阻估计在400600之间 按图(a)测定电流表G的内阻Rg,需要选用合适的器材,现有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A)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 (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75) (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 (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 (E)电源(电动势6V,内阻03) (F)电源(电动势12V,内阻06) 按实验要求,R最好选用_,R最好选用_,E最好选用_(填入选用器材的字母代号) 假定由上述步骤已测出电流表内阻Rg=500,现在通 过串联一个245k的电阻把它改装成为一个电压表,此

2、电压表的量程为 3、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满刻度电流为200,欲将此表改装成量程为2V的电压表。(1)为测出电流表的内阻,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请将以下各实验步骤填写完整。依照电路原理图将实物连接成实验线路,开始时两电键均断开。将R阻值调至最大,闭合电键_,调节_的阻值,使电流表达到满刻度。闭合_,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达到_。读出R的读数,即为电流表的内阻。(2)实验完毕时,两个电阻箱读数如下图所示,则电流表内阻=_.这种方法测出的电流表的内阻比它的真实值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4、 (1)为了测定电压表Vx的内阻,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 Vx是待测电压表,

3、量程3V,内阻约3k; V是标准电压表,量程2V,内阻约2k;R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是099999;R2是滑动变阻器;R3是保护电阻;E是电池组,电动势6V,内阻不计;S1是单刀单掷开关,S2是单刀双掷开关实验步骤如下: (a)根据电路图,将器材正确地连接成实验电路 (b)将开关S2扳到连接点a处,接通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授课:XXXR2,使电压表V的读数是1.50V (c)断开开关S1,将开关S2扳到连接点b处,接通开关S1,保持_不变,调节_使电压表V的读数是_V,则可以认为电阻箱R1的阻值就等于电压表Vx的内阻 (d)若此时电阻箱R1各旋钮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电阻箱R1的阻值是_,即为

4、待测电压表Vx的内阻 用本实验方法测得的电压表Vx的内阻值与电压表Vx内阻的真实值相比较,测量值_(填序号) A偏大 B偏小 C准确 上述实验中,闭合开关S1和S2后(先闭合S2后闭合S1),无论怎样调节电阻箱R1和滑动变阻器R2,都要保证两个电压表的安全在下面提供的四个电阻中,保护电阻R3应选用_(填序号)。 A 4k B 333k C 24k D 1 k21(18分)图1VRR0S1S2EPab(1)甲同学根据图1所示电路采用“半偏法”测量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内阻(约3k)。为使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阻箱R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R0应选用 ,电源E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

5、电阻箱(0999.9) B电阻箱 (09999) C滑动变阻器(050) D滑动变阻器(02k)E电源(电动势1.5V) F电源(电动势4.5V)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在开关S1、S2均断开的情况下,先将R0的滑片P调至a端,然后闭合S1、S2,调节R0,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断开开关S2,调节R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如果此时电阻箱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3150,则被测电压表的内阻测量值为 ,该测量值 实际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VRR0GPSE图2abR0(2)乙同学将一个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该电流计内部由表头和定值电阻r串联组成,其

6、中表头电阻rg=100,r约为几千欧。为确定该电流计的满偏电流Ig和r的阻值,他采用如图2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实验中使用的电源电动势E=3.0V,电阻箱R的最大阻值为9999。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调到a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调到5000;R/103U/V00.51234561.01.52.02.53.0+图3+b闭合S,仅调节R0使电流计满偏,记录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和电压表的示数U;授课:XXXc断开S,将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再次调到a端,将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减小1000;d重复步骤b、c,直到将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调为0,断开S,结束实验。根据实验测

7、量出的多组数据绘制电压表示数U随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现有如下三种量程的电压表,在该实验中为使电压的测量值尽可能准确,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015 V B03V C00.5V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像,并考虑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可以推测出该表头的满偏电流Ig以及定值电阻r的值应为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30A,2.4k B300A,5.0kC300A,2.4k D30A,5.0k乙同学参考中判断的结果,他若将电流计 联(选填“串”或“并”)一个阻值为 k的电阻,就可以将该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21(18分)(1)B;C;F(各2分

8、)3150;略大于(各2分)(2)B(2分) C(2分)串;7.5(各2分)14、如图1所示,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OMPNhHm1m2图1 OMPN35.20cm44.80cm55.68cm图2(1)试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得高度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2)图1中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

9、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授课:XXX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E测量平抛射程OM、ON(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用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用中测量的量表示)。(4)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 11;若碰撞

10、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_ _。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_。(5)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撞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中已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出被撞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_ _cm。7 纸带 打点计时器图3若干配重片垫木(2)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使用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们先调整垫木的位置,使小车不挂配重时能在倾斜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此后,甲同学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若干配重片。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多次改变配重片数量,每改变一次就释

11、放一次小车图4OABC2.866.2110.06单位: cm,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多条纸带。图4是其中一条纸带的一部分,O、A、B、C为4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通过对纸带的测量,00.10.20.60.20.4F/Na/ms-20.80.3F/N图8可知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根据多条纸带的数据,甲同学绘制了小车加速度与小车所受拉力(测量出配重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的a-F图象,如图5所示。由图象可知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当小车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

12、受合外力成正比B当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时,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C小车的质量约等于0.3kgD小车的质量约等于3.3kg乙同学在实验时,因配重片数量不足改用5个质量为20g的钩码进行实验。他首先将钩码全部挂上,用打点计时器打出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并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之后每次将悬挂的钩码取下一个并固定在小车上,重复多次实验,且每次实验前均调整垫木的位置,使小车不挂配重时能在倾斜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小车加速度与悬挂的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图线。关于这一图线下列说法授课:XXX错误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可由该图线计算出小车和5个钩码质量之和 B只有当小车质量远大

13、于悬挂钩码的质量时,该图线才是一条直线C无论小车质量是否远大于悬挂钩码的质量,该图线都是一条直线 在做实验时,乙同学已补偿了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它阻力。在处理数据时,他以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为纵轴,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描绘出-M图象,图3中能够正确反映-M关系的示意图是_。图3MOOOOABCDMMM24(20分)如图11(a)为一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电流传感器(电阻不计)能将各时刻的电流数据实时通过数据采集器传输给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同步显示出I-t图像。平行且足够长的光滑金属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导轨平面与水平方向夹角=30。轨道上端连接一阻值R=1.0的定值电阻,金属杆MN的电阻r=0.5,质量m=0.2kg,杆长L=1m跨接在两导轨上。在轨道区域加一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闭合开关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