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30895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四气五味特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药物的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 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 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 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 主治各种寒证。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 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 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 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 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 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

2、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 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 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 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 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 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二、药物的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 类的标志。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 物,其作用也有

3、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 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 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 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 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 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 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 泄泻等证,如山茱

4、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 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 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 咳;有指清泄的,如梔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贝y用于湿 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 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 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 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瘕

5、痞块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 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 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五味的确定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 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 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 作用。 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 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釆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

6、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 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 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 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 味。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 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 也就在所难免了。三、四气与五味: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 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 就有

7、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 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 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 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 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性味合参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 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 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 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 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但黄连苦寒,清 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 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 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