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的影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3089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的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参考资料,下载后可编辑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的影响 使用不合理率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有效操纵感染发生几率,辅助提高治疗效果1。但在用药过程中,易受不同因素而影响了用药效果,故实施抗菌药物监控至关重要2。临床药学有效弥补了药物使用过程中的缺乏。目前,临床药物在医院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临床疾病治疗科学用药提供了临床药学质量指导与监控,展开以合理用药为中心原则的临床指导工作,更好的提高用药效果,实现贴心服务4。现对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忆性分析我院20_年8月20_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行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资

2、料。纳入标准:符合行抗菌药物治疗者;临床疾病确诊者;研究前均知情,并与我院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有贫血症状者;药物禁忌证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血管疾病者。依据是否实施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分为观看组和对比组,每组50例。观看组中男30例,女20例;学历:初中及小学学历12例、高中学历21例、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17例;疾病类型:外科系统疾病者12例、泌尿系统疾病者7例、呼吸系统疾病者19例、消化类型疾病者12例。对比组中男29例,女21例;学历:初中及小学学历10例、高中学历20例、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20例;疾病类型:外科相关疾病者11例、泌尿系统疾病者7例、呼吸系统疾病者20例、消化系统疾病者12

3、例。2组患者年龄、学历、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入院后,依据患者临床体征、症状为依据,实施相应的临床检查,病情明确后,均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对比组实施常规质量监控,观看组实施临床药学质量监控:(1)标准抗菌药物使用方法:定时邀请临床药学科主任进行抗菌药物标准方法的讲解,向临床医服人员、患者讲解抗菌药物使用流程与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与临床药师了解自身疾病所用的抗菌药物有哪些,采纳正确的抗菌药物治疗。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应用易懂的语言,向患者普及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如用药方法、药效、用药后不良反响、不良反响处理措施等。临床医师应定时参与医疗查房

4、工作,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用药情况、用药诉求等,做好相关记录,在定时查房过程中,对患者病情开展变化情况进行关注,为其选择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对于病情较为特别的患者,护理人员、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共同讨论,为患者查找一项科学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指导临床药学,强化抗菌药物标准与科学应用,保证抗菌药物可以发挥最大效应。在临床药学指导下,正确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剂量等,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身体素养,选择合理的药物。在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对抗菌药物种类、性质、不良反响进行全面分析,提前做好风险应急方案,在患者服药时,严格遵守医嘱,保持用药的合理性。(2)做好用药记录:对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情况

5、进行记录,为患者建立专门的抗菌用药档案,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时间、用药种类、用药疗效等,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流程,并观看服用抗菌药物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观看服药后治疗效果,完善用药档案,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故应准确做好相关记录。(3)用药质量:临床药师用药综合水平的上下,可直接反映服药后的临床疗效,故加强临床药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让每个环节均以保证抗菌药物用药标准为根底,遵循药学理论,对抗菌药物临床疗效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由临床药师进行监督与指导,监督临床标准用药5。13观看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6观看2组治疗效果、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及耐药率。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与

6、症状全部消逝,身体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临床体征根本消逝,各项检查结果根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体征逐渐改善,各项临床检查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各项检查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包括药品更换频繁、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指征不符、用法用量不当、越级用药等。14统计学方法。采纳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纳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观看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比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91,P0.05)。2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7、率比较。观看组药品更换频繁1例、联合用药不理1例;对比组药品更换频繁5例、联合用药不合理3例、用药指征不符1例、用法用量不当3例、越级用药1例,观看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为40%,低于对比组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49,P001)。23耐药率比较。观看组出现耐药患者2例;对比组出现耐药患者11例,观看组耐药率为40%,低于对比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162,P001)。3讨论实施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至关重要。临床药学质量监控是目前提高抗菌药效的关键环节,其具有安全、科学、合理等优点。在临床药学质量监控过程中,通过临床药师与医师的互动、沟通、无缝对接等,有效保证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高用药合理性。本结果显示,观看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比组的860%(P005);观看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为40%,低于对比组的260%(P001);观看组耐药率为40%,低于对比组的220%(P001)。提示在临床药学质量监控管理中,经由药师协助可有效提高用药合理性。且通过与药师沟通,审核药方,及时发觉不合理用药情况,尽早更正,有效减少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通过临床药学质量监控,提高用药效果,减少耐药率,进一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7。综上所述,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提高抗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