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文档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30550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名词解释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名词解释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 文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第二,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3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共中央于1953年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即提出过多时期总路线。主要有: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的方式,大约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些时间。33和平赎买:在进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大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主要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

2、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方式。和平赎买政策体现但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灵活性,是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向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的转变。34党的八大:1956年秋,中共召开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矛盾的变化,指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当时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还提出了党的总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努力),确定经济建设总方针(反保守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对我过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35大跃进行动: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醒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内容是

3、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高度,不断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大跃进行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但在探索中,对国庆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严重困难。36八届九中全会:在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情况下,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全党重新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初步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的主持下,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这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经济指导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是战胜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而采取的重大决策。它对于后

4、来大规模的经济调整工作起了巨大指导作用。“八字方针”贯彻执行的结果,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克服了严重困难,取得了新的进展。 37七千人大会:1962年初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带头做自我批评,会议后给“反右倾”运动中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并对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是经济开始逐渐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38批林批孔:1971年9月林彪等外逃。1973年7月,毛泽东在对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指出,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犯法”的。他认为,法家在历史上是向前进的,儒家是开倒车的。毛泽东把批林和批孔联系

5、起来,目的是为防止所谓“复辟倒退”,防止否定“文化大革命”。江青一伙接过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口号,经过密谋策划,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批林批孔”运动遂在全国开展起来。这个运动从1974年年初至同年6月,历时半年左右。经毛泽东批准,在文化大革命中发起的一次批判林彪、孔子为主题的政治运动。批林批孔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诞生的产物,它是错误、不正确的。它违背了中国的思想,是注定要失败的。39一国两制: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主张两党对等谈判,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

6、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构想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祖国实现完全同意奠定了基础。40二月抗争:1967年2月叶剑英,陈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捍卫党的原则挺身而出同林彪,江青等人进行了一场大义凌然的英勇斗争。2月14日和16日在周恩来主持的军委会议中,围绕着“文化大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原则问题,开展了激烈斗争。他们的正义行动充分的表现了敢于坚持真理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愿望。41四五运动:1976年3月底到4月初,北京上百万群众自发到天安门广场集会悼念周恩来总理,痛斥“四人帮”的活动,活动遭到

7、“四人帮”的残酷镇压,同时还捏造各种罪名逮捕200多人,此活动称为“四五运动”。四五运动使一次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显示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大无谓的英雄气概。42,1975年的全面整顿:四届人大后,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通过对:铁路交通,工业企业,农业,军队和国防工业以及科技教育工作的整顿,使得全国形势明显好转。43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1月至4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理论工作务虚会。3月30日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委托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其内容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

8、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全党团结统一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4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做出来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次会议是中共家国以来的一次伟大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思想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核心。4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

9、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46: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他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他深刻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原理,尖锐批评了“照抄照转照搬”的态度1978年1

10、1月10日开始的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结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作了高度的评价。这标志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已经取得了成功。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历史问题决议,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完成,也标志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结束。4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纠正了“文革”前的一些错案并于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

11、东的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和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决议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48南巡讲话: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主要内容: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4)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

12、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49邓小平理论:1992年中共中央召开十四大,以邓小平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大会提出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并概括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50,1959年的庐山会议:1959年夏天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会后在全国展开反右倾斗争,大批坚持实事求是作风的党员受到错误的批判。庐山会议一是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二是使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

13、重损害,三是中断了纠“左”的进程,给国家造成更大的危害。51论十大关系:毛泽东1956年 4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讲话运用唯物辩证法,以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路线的任务。论十大关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通篇贯穿着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它所提出和阐明的许多重要思想和原则,是唯物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特别是对矛盾论所阐发的矛盾特殊性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挥。52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初,中央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中规定,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今后一律称“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运动延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为止。这次运动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被认为是阶级斗争,使不少干部和群众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