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政治(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10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303850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政治(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10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年中考政治(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10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年中考政治(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10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年中考政治(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10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年中考政治(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10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政治(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10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政治(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10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中考政治(第03期)黄金知识点系列10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隐私的含义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2、隐私包括的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 3、保护隐私的意义(必要性) 是个人独立自由的需要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4、应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树立隐私意识 :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

2、人、朋友保守秘密。5、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6、隐私权的内容私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保密权私人通信保密权7、隐私权的真谛: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8、隐私权的界限: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9、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10、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

3、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二、中考考点梳理1、隐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2、隐私权的内容是什么? 私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保密权。私人通信保密权。个人对隐私的利用权。 3、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稳定。4、应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

4、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同学保守秘密。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3)保护他人隐私,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5、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扰他人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6、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 (1)运用法

5、律保护隐私权。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2)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3)在我们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4)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隐私【例1】【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政治】符合下图漫画在线算命寓意的

6、是A在线算命,隐私就无法得到保护 B网站出售小王信息是刑事违法行为 C网站出售小王信息侵犯了小王的安全权 D小王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隐私受到侵害【答案】D考点:隐私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隐私的正确认识,隐私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等,我们要树立隐私意识,尊重他人隐私。【举一反三】1. 初中生小军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小明把这一情况如实告诉了班主任,而小军觉得,这是我个人隐私,小明侵权。你认为小明 ( )A构成侵权,因为小军的行为没有危害社会 B构成侵权,因为公民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C没有侵权,因为未成年人进网吧是违法的 D没有侵权,因为小明的做法是诚信的表现【答案】C【解

7、析】试题分析:我国法律规定,歌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因此小明的做法是诚实的表现,也有利于小军改正错误,是正确的,C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考点:自觉遵守法律2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观念,以下选项中属于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是A不传播别人的秘密 B热衷打听别人的私事 C搬弄是非,揭人短处 D父母偷看儿女日记中的信息 【答案】A考点:对隐私权的认识和理解。3.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日益突出。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被垃圾短信骚扰、社交账号被盗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遭遇到网络诈骗。上述材料告诉我们A隐私权在互联网时代很难得到保护 B要依法保护个人隐私,

8、提高防范意识C法律保护公民的所有隐私 D保护个人隐私的最佳办法是避免网上交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个人信息安全泄露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国家要依法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公民个人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所以观点B符合题意;观点A、C、D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考点: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类型二、隐私权【例2】【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政治】如图,图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名誉权 B姓名权 C隐私权 D肖像权【答案】C考点:隐私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侵犯隐私权行为的正确认识,能够辨别出何种行为是侵犯隐私权,树立隐私意识,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情。【举一反三】1

9、(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南宁卷)政治)据报道,日前,韩国影视明星宋仲基在中国某机场接受通关检查时,被边检人员和围观的乘客疯狂拍照随后他的护照信息被上传到网上,包括其年龄等重要信息被曝光,擅自在网络上曝光宋仲基护照信息的行为( )A侵犯了宋仲基的隐私权 B是正常的追星行为,不违法C侵犯了宋仲基的人身自由权 D是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答案】A【解析】考点:隐私权2 2016年11月11日,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表示,新通过的网络安全法对网络运营者进行个人信息收集、存储、处理、使用和转让等各环节都做出明确规定,突出强调了信息收集者的责任,中央网信办正制定个人信息收集规范标准,

10、将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这说明了A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B我国政府积极保护公民的隐私 C隐私是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D要自觉的尊重别人的隐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隐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汇总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公民个人的信息,体现了我国政府积极保护公民隐私的行为,其中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考点:保护公民隐私3. 家长肖某怀疑正在读九年级的女儿丹丹谈恋爱,偷看了她的微信记录,丹丹因一时想不通而离家出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肖某的行为是不对的,侵犯了丹丹的隐私权肖某的出发点是关心女儿,丹丹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苦心父

11、女之间要加强沟通,努力化解矛盾丹丹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让父母操心。A. B. C. D.【答案】D考点:父母子女关系课时作业能力提升1下列行为中没有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的有( ) 商场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所以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进他人房间先敲门A B C D【答案】C考点:隐私权2下面漫画表明 ( )A个人信息不得买卖,但可以随意传播B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不能侵犯隐私权C个人不管是否与公共利益有关,都属于隐私D只有个人信息才是隐私,才受法律保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漫画反映了在网

12、上随意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为,这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表现,是违法行为,所以B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个人信息不得买卖,也不可以随意传播,C是错误的,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不算是隐私,D是错误的,排除,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隐私受保护3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不尊重他隐私的行为。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有( )王老师关心学生,经常与学生谈心小红父母担心女儿早恋,私拆小红信件某用人单位有意泄露应聘人员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某校长不允许老师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公开排名A B C D【答案】B考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4猴年春节“抢红包”成为一场全民娱乐活动,王某利用发红包的形式引诱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再通过植入木马,盗取用户

13、个人信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抢红包”纯属娱乐活动,王某的行为只是道德败坏B王某的行为已经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C王某的行为是朋友间的恶搞,不属于行骗D“抢红包”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该全部取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隐私,王某的行为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B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其它三项说法错误。考点: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表现5. 浙江省浦江中学政教处人员,在学生们都上课时,进入学生宿舍进行所谓的“搜查”(未得到学生的同意)。政教处人员私自翻查学生的私人物件,对一些锁着的学生储物箱,进行撬锁。(1)学校的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哪项权利?(2)生活中,侵犯此项权利的行为还有哪些?(请你举出两个)(3)请说出这项权利的真谛是什么?【答案】(1)隐私权(2)侵扰他人私生活、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隐私,非法利用他人信息个人信息等行为,都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3)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考点:隐私权;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隐私权的真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