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性的毕业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30079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制动性的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汽车制动性的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汽车制动性的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汽车制动性的毕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汽车制动性的毕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制动性的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动性的毕业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2011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题目 汽车制动性的毕业设计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员 学院2010年11月30日 汽车制动性的课程设计 目录 1 序言 32 动性及其评价指标73制动时车轮的受力84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95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116总结141、序言 汽车制动系是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

2、能。 汽车制动系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重型汽车或经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要增设应急制动装置及辅助制动装置;牵引汽车应有自动制动装置。 行车制动装置用作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使汽车在下短坡时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其驱动机构常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结构,以保证其工作可靠。 驻车制动装置用于使汽车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地停驻在一定位置甚至斜坡上,它也有助于汽车在坡路上起步。驻车制动装置应采用机械式驱动机构而不用液压或气压式的,以免其产生故障。 应急制动装置用于当行车制动装置意外发生故障而失效时,则可利用应急制动装置的机械力源(如强力压缩弹簧)实现汽车制动。应急制动装置不必

3、是独立的制动系统,它可利用行车制动装置或驻车制动装置的某些制动器件。应急制动装置也不是每车必备,因为普通的手力驻车制动器也可以起应急制动的作用。 辅助制动装置用于山区行驶的汽车上,利用发动机排气制动、电涡流或液力缓速器等辅助制动装置,则可使汽车下长坡时长时间而持续地减低或保持稳定车速并减轻或解除行车制动器的负荷。通常,在总质量为5t以上的客车上和12t以上的载货汽车上装备这种辅助制动减速装置。 自动制动装置用于当挂车与牵引汽车连接的制动管路渗漏或断开时,能使挂车自动制动。 任何一套制动装置均由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制动器有鼓式与盘式之分。行车制动是用脚踩下制动踏板操纵车轮制动器来制动

4、全部车轮,而驻车制动则多采用手制动杆操纵,且具有专门的中央制动器或利用车轮制动器进行制动。中央制动器位于变速器之后的传动系中,用于制动变速器第二轴或传动轴。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这两套制动装置必须具有独立的制动驱动机构。行车制动装置的驱动机构,分液压和气压两种型式。用液压传递操纵力时还应有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以及管路;用气压操纵时还应有空气压缩机、气路管道、贮气筒、控制阀和制动气室等。 过去,大多数汽车的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都使用中央制动器,其优点是制动位于主减速器之前的变速器第二轴或传动轴的制动力矩较小,容易满足操纵手力小的要求。但在用作应急制动时,往往使传动轴超载。现代汽车由于车速提高,对应急制动

5、的可靠性要求更严,因此,在中、高级轿车和部分总质量在1.5t以下的载货汽车上,多在后轮制动器上附加手操纵的机械式驱动机构,使之兼起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的作用,从而取消了中央制动器。 重型载货汽车由于采用气压制动,故多对后轮制动器另设独立的由气压控制而以强力弹簧作为制动力源的应急兼驻车制动驱动机构,不再设置中央制动器。但也有一些重型汽车除了采用了上述措施外,还保留了由气压驱动的中央制动器,以便提高制动系的可靠性。 制动系应满足如下要求: (1)能适应有关标准和法规的规定。各项性能指标除应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法规制定的有关要求外,也应考虑销售对象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用户要求。 我国的强制性

6、标准是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2)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包括行车制动效能和驻坡制动效能。 行车制动效能是用在一定的制动初速度下或最大踏板力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两项指标来评定,它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表1给出了欧美、日等国的有关标准或法规对这两项指标的规定。综合国外有关标准和法规,可以认为:进行制动效能试验时的制动减速度j,轿车应为5.87m/s2(制动初速度v=80kmh);载货汽车应为4.45.5ms2 (制动初速度见表1)。相应的最大制动距离ST:轿车为ST=0.1v+v2/150;货车为ST=0.15v+ v

7、2/115,式中第一项为反应距离;第二项为制动距离,ST单位为m;v单位为kmh。 我国一般要求制动减速度j不小于0.6g(5.88 ms2),其条件如下:轿车制动初速度5080km/h、踏板力不大于400N;小型客车(9座以下)和轻型货车(总重3.5t以下)制动初速度5080km/h、踏板力不大于500N;其它汽车制动初速度3060km/h、踏板力不大于700N。但实际上踏板力值比法规规定小,要考虑操纵轻便性与同类车比较来确定。 一般在水平干燥的沥青、混泥土路面上以初速度30km/h制动时,制动距离应保证:对轻型货车和轿车不大于7m,中型货车不大于8m,重型货车不大于12m。 驻坡效能是以汽

8、车在良好路面上能可靠而无时间限制地停驻的最大坡度(%)来衡量。一般对轻型货车应不小于25%,中型货车不小于20%,牵引车不小于12%。驻车制动的手控制力,对于轿车和小型客车不超过400N,其它车不超过600N。 (3)工作可靠。汽车至少应有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两套制动装置,且它们的制动驱动机构应是各自独立的。行车制动装置的制动驱动机构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管路,当其中一套失效时,另一套应保证汽车制动效能不低于正常值的30%;驻车制动装置应采用工作可靠的机械式制动驱动机构。 (4)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好。汽车的高速制动、短时间内的频繁重复制动,尤其是下长坡时的连续制动,都会引起制动器的温升过快,温度过高

9、。特别是下长坡时的频繁制动,可使制动器摩擦副的温度达300400,有时甚至高达700。此时,制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会急剧减小,使制动效能迅速下降而发生热衰退现象。制动器发生热衰退后,经过散热、降温和一定次数的和缓使用使摩擦表面得到磨合,其制动效能可重新恢复,这称为热恢复。提高摩擦材料的高温摩擦稳定性,增大制动鼓、盘的热容量,改善其散热性或采用强制冷却装置,都是提高抗热衰退的措施。 一般要求在初速为最高车速的80%时,以约0.3g的减速度重复进行1520次制动到初速度的1/2的衰退试验后,其热态制动效能应达到冷态制动效能的80%以上。 (5)制动效能的水稳定性好。制动器摩擦表面浸水后,会因水的润滑

10、作用使摩擦系数急剧减小而发生所谓的“水衰退”现象。一般规定在出水后反复制动515次,即应恢复其制动效能。良好的摩擦材料吸水率低,其摩擦性能恢复迅速。也应防止泥沙、污物等进入制动器工作表面,否则会使制动效能降低并加速磨损。某些越野汽车为了防止水和泥沙侵入而采用封闭的制动器。 (6)制动时的操纵稳定性好。即以任何速度制动,汽车都不应当失去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一般要求在进行制动效能试验时,车辆的任何部位不得偏出3.7m的试验道。为此,汽车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有适当的比例,最好能随各轴间载荷转移情况而变化;同一轴上左、右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应相同。否则当前轮抱死而侧滑时,将失去操纵性;后轮抱死而

11、侧滑甩尾,会失去方向稳定性;当左、右轮的制动力矩差值超过15%时,会发生制动时汽车跑偏。 对于汽车列车,除了应保证列车各轴有适当的制动力分配外,也应注意主、挂车之间各轴制动开始起作用的时间,特别是主、挂车之间制动开始时间的协调。 (7)制动踏板和手柄的位置和行程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即操作方便性好,操纵轻便,舒适,能减少疲劳。踏板行程:对轿车应不大于150mm;对货车应不大于170mm,其中考虑了摩擦衬片或衬块的容许磨损量。制动手柄行程应不大于160200mm。各国法规规定,制动的最大踏板力一般为500N(轿车) 700N(货车)。设计时,紧急制动(约占制动总次数的5%10%)踏板力的选取范围:

12、轿车为200300N;货车为350550N,采用伺服制动或动力制动装置时取其小值。应急制动时的手柄拉力以不大于400500N为宜;驻车制动的手柄拉力应不大于500N(轿车) 700N(货车)。 (8)作用滞后的时间要尽可能地短,包括从制动踏板开始动作至达到给定制动效能水平所需的时间(制动滞后时间)和从放开踏板至完全解除制动的时间(解除制动滞后时间)。一般要求这个时间尽可能短,对于气制动车辆不得超过0.6s,对于汽车列车不得超过0.8s。 (9)制动时制动系噪声尽可能小,且无异常声响。 (10)与悬架、转向装置不产生运动干涉,在车轮跳动或汽车转向时不会引起自行制动。 (11)制动系中应有音响或光

13、信号等警报装置以便能及时发现制动驱动机件的故障和功能失效;制动系中也应有必要的安全装置,例如一旦主、挂车之间的连接制动管路损坏,应有防止压缩空气继续漏失的装置;在行驶过程中挂车一旦脱挂,亦应有安全装置驱使驻车制动将其停驻。 (12)能全天候使用,气温高时液压制动管路不应有气阻现象;气温低时气制动管路不应出现结冰。 (13)制动系的机件应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对摩擦材料的选择也应考虑到环保要求,应力求减小制动时飞散到大气中的有害于人体的石棉纤维。 汽车制动系设计的程序 1. 设计的前提条件 (1)汽车的参数 汽车的满载质量、自重以及满载和空载时的前、后轴负荷及重心高度,还有轴距和轮胎尺寸。 (

14、2)法规适合性 决定制动系统、构造和参数的最低要求是适合指定的法规。 根据上述两项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再加上市场的需求、使用条件、竞争性及本公司现生产情况确定设计方向。 2. 制动操纵方式和制动系统的确定 (1)研究、确定制动控制采用气压方式还是液压(真空助力、真空增压或油气混合)方式 (2)研究、确定制动系统的构成 行车制动系统所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应由那些部件构成,这些部件是现有的还是需要选购或新设计,设计制动系统示意图。 驻车制动采用中央制动器还是作用后轮(机械操纵还是弹簧制动缸)。 应急制动的操纵是与行车制动或驻车制动结合,还是独立操纵。 是否需要有辅助制动,采用排气制动、液力缓速器或电涡流缓速器 (3)汽车必需制动力及其前后分配的确定 前提条件一经确定,与前项的系统的研究、确定的同时,研究汽车必需的制动力并把它们适当地分配到前后轴上,确定每个车轮制动器必需的制动力。此外,还应研究、确定汽车必需的驻车制动力和应急制动力。 (4) 确定制动器制动力、摩擦片寿命及构造、参数 制动器必需制动力求出后,考虑摩擦片寿命和由轮胎尺寸等所限制的空间,选定制动器的型式、构造和参数,绘制布置图,进行制动力制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