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29093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陈友冰按: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笔者陆续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和台湾大学访问或作客 座,教学研究之中,结识了诸多学者。其中成功大学文学院张高评教授是来往较多的一位。 张教授赠送的许多著作中,有几种是他老师黄永武教授的。黄教授是敦煌学专家,在诗词理 论和鉴赏上亦有独到的心得。我拜读他的中国诗学鉴赏篇、中国诗学设计篇, 很是心仪,又觉余兴未尽,继而产生冲动写下这本小书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其 中有些见解和资料就是借鉴黄先生的。拜谢之余,特别道出,以示不敢掠美之意。文学的表现对象是人,正是从这个基点出发,高尔基才认为“文学即人学”。当然,人 并非在真空中生活,南唐李后主说“剪

2、不断,是离愁”,其实,现实生活中剪不断的不仅仅 是离愁,人与人、人与山水林泉,与天地万物皆构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纠葛。中国古典诗人 是相当聪明的,他们常常通过人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反差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感情。这种空间 变化主要有空间的大小比衬、空间的扩展与浓缩、空间位置的转向这三种主要方式。一、空间的大小比衬主要是通过空间大小的比衬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这种比衬的依据主要出自一个视觉 原理,即视野中的背景越是阔大,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以 黑板做背景,居高临下会显得很高大;如果站在操场上,以周围的四百米跑道为背景,他的 形象就会缩小很多倍;如果是站在万里长城上,以蓝天白云为

3、背景,那他就会显得十分渺小。 中国古典诗人常常运用这个原理,来表现人生的孤独感,例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这首登幽 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是初唐著名诗人,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举起反对柔弱纤细齐梁诗风, 倡导汉魏风骨的大旗。他不仅在文学上开一代风气,被李白称为“公生杨马后,名与日月悬”, 在政治上、军事上更想有一番作为,陈子昂在睿宗文明元年(684)举进士,官麟台正字、 右拾遗。为人直言敢谏,切中时弊。两次从军边塞,以博取功名。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他随建安王武攸宜攻契丹,任行军参谋。武攸宜仗着是武则天侄儿,为人霸道又轻率少谋略, 不但不

4、采纳陈子昂的分兵合击谋略,恼怒之中将陈降职为军曹,结果大败而归。陈子昂报国 无门,只好怀着满腔忠愤辞官还乡,回到四川射洪县金华乡。不久就被武三思指使县令段简 诬陷,死于狱中。这首登幽州台歌即是他随武攸宜攻契丹途中在幽州台登览时所作。幽 州台又称蓟丘,位于今北京市西南郊。这座古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贤才所筑。昭王登位 之初,决心要令燕国强大起来,筑碣石馆,并置千金于台上以招揽贤才。结果各国群贤聚集 燕国,史载“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国终于强大起来,一 举击败宿敌齐国,占领齐国七十多城。陈子昂忠心谋国却遭到贬斥,满腹才华却得不到任用, 登览蓟丘时自然会想到那位礼贤下士的

5、燕昭王,他有首蓟丘览古就是直接咏歌此事:“南 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与蓟丘览古不同,同时写作的这 首登幽州台歌并未直接咏歌此事,而是抒发登览之中的历史沧桑之感,在怀古伤今之中 含蓄地倾吐不被理解的孤独情怀。应当说,比起蓟丘览古,它的涵盖面更加宽泛,更有 种历史的沧桑感,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这个主题的凸现,主要是通过画面之中空间 大小的比衬来实现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条上下的历史纵线,其“古人”已不限于礼贤下士的燕 昭王,也许包括三顾茅庐的刘玄德,也许包括善于纳谏的唐太宗;其“来者”也不仅仅限于 帝王,也应包括武攸宜这类执政为上者。“念天地之悠悠”则是一

6、条横线,是诗人遥望悠悠 的地平线而生发的无限感慨。历史纵线和地理横线构成了交汇点,交汇点上有座幽州台,台 上站着一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者,他正在抚今思昔、怀古伤今,满怀感慨而怆然涕下。一面 是阔大的背景,那种纵深的历史沧桑感和广漠无声的天地,一面是背景之中孤独渺小的诗人。 由于背景的阔大而纵深,就更显得画面中的人物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种孤独、这种无助, 这种哀苦无告,不仅通过一个“独”字点破,更多的是通过这种空间大小的比衬给人留下的 深刻感受。类似的手法还有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这是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漂泊在夔州时所作。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避乱 四川已经八年。由于好友成都尹严武的去世,诗人离开生活相对稳定的成都来到夔州也已经 两年,但安史之乱仍无平定之象,随着严武的去世,巴蜀的州郡长官拥兵自重,相互攻城略 地,本来的天府之国陷入战乱之中。杜甫本人己55岁,不但归家无望,而且身体也越来越 差,在夔州时又患上肺疾,用以浇愁的酒也只好戒掉。国难、家愁,老病集于一身,“亲朋 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无处无人可倾诉的痛苦,使诗人更觉孤独和伤感,而这一切,通过 深秋登台这个特定时刻、特定场景集中表现了出来。同登幽州台歌一样,诗人首先刻意 营造一个阔大的背景,以此来反衬

8、自己的渺小和孤独:“风急天高猿啸哀”这是画面的上部 之景。高天之下,瑟瑟秋风中不时送来凄厉的猿啼,这是仰视;“渚清沙白鸟飞回”则是俯 视,画面下部之景,飞鸟盘旋在洲渚的白沙之上。这两句一写高台背景的上部,一写高台背 景的下部,但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一都是近景。颔联则拓展开来写远景:“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上句是由近到远,下句是由远及近。有了这两句,画面的背景得到 无限的延伸,顿时显得渺远而阔大。在这个渺远而阔大的背景下,高台上的诗人再来抒发秋 风万里、年老多病、战乱不息、思亲怀乡的人生感受,就更能突显一生潦倒、漂泊无依的孤 独感,读者也更能体悟到诗人所慨叹的“百年多病独登台”的“

9、独”字。这种漂泊异乡、孤 独无依的人生感受通过空间大小的比衬表现得十分真切感人!这里要强调的时,杜甫非常擅 长这种手法,在他的诗作中曾多处使用,如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 片影,相失万重云”,用一片影与万里云形成大小比衬,更显出这只雁之“孤”;咏怀古 迹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纤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诗 人称赞诸葛亮是“万古云霄一羽毛”,同样是运用空间大小的比衬,将诸葛亮“皴出尘表”(仇兆鳌杜诗详注)的清高风致表现的十分明晰,再加上“万古”这个历史的纵深感, 更显得诸葛亮的勋业,千古以来无人出其右。当然,擅长此法的也不仅是杜甫,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佳作都是

10、采用了此法,如马致远 的脍炙人口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样是采用空间大小的比衬来达到天涯孤旅的抒情效果:倦于宦 游的诗人骑着一匹瘦马在踽踽独行,背景是西下的夕阳,是衰草连天的西风古道。诗人的人 生疲敝感、思念亲人的孤独感被反衬得十分明晰。诗人甚至都不如寒鸦,寒鸦在黄昏后还有 老树古藤可以栖息,诗人却仍在天涯古道上踽踽独行。柳永雨霖铃上阙的结句“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也同样是把自己流浪江湖的一叶扁舟,投放到千里烟波和沉 沉暮霭之中的楚天之下,形成强烈的空间大小比衬,来突显自己离别情人后的孤独和伤感, 也使这几句成

11、为千古流传的佳句,刘熙载曾把它作为词中“点染”的典范。王维的送贺遂 员外外甥的前四句:“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苍茫兼葭外,云水共昭丘”采用的手法 与柳永雨霖铃的“念去去”三句几乎完全相同。中国古代边塞诗中为了表现戍守生活的艰苦、单调,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是为国 舍家的豪情,边塞诗往往以大漠雪海来反衬戍守中的孤城,如隋代杨素的出塞:“荒塞 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范仲淹的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 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唐代的边塞诗这更已成为一种定式,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翁绶关山月:“笳吹远戍孤城灭,雁下平沙万 里秋”;岑参北庭贻宗

12、学士道别:“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首秋轮台:“异 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骆 宾王边城落日:“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河流控积 石,山路远崆峒”;崔湜大漠行:“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沉海色凝火绝烟沉右 西极,谷静山空左北平”;骆宾王夕次蒲类津:“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 壁,烽烟上戍楼”,结客少年行:“追奔瀚海咽,战罢阴山空”,雨雪曲:“雪似 胡沙暗,冰如汉月明”,紫骝马:“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 干”;杨炯战城南:“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王勃陇上行:“云黄知塞近, 草白见边秋”;虞世南

13、从军行之一:“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沙磴离旌断,晴川候 马归”;沈佺期塞北二首:“海气如秋雨,边峰似夏云”,“紫塞金河里,葱山铁勒隈”; 袁朗赋饮马长城窟:“日落塞风起,惊蓬被原隰”等皆是采用这种大小比衬之法。二、空间的扩展与浓缩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空间变化的第二种手法,即通过空间的逐渐缩小和空间的逐渐放大 来达到某种抒情效果。它同“空间大小的比衬”区别在于前者的空间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后 者则是不断的放大或缩小;前者是静态的对比,后者是动态的比较;前者是利用视野中的背 景越是阔大,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这样一个视觉原理,后者则是运用另一个视觉原 理,即:当人们的视野成倍缩小时,视域中的物体

14、则成倍地放大。首先讲空间的浓缩,我们来看柳宗元的这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中唐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在永州任司马期间。柳宗元 是一个富有杰出才华又颇有抱负的人物,无论文学上还是政治上他都有革新的愿望。文学上 他反对浮艳纤巧、空洞无物、一味追求形式美的骈文,主张回归文以载道的古文传统,与韩 愈一起发起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和中国山水散文的开创者。与 文学上的极大成功相反,他寄于更大希望的政治革新却失败了。贞元二十一年,他参与王叔 文的政治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与刘禹锡等八个新锐一道推行革新,力改弊政,反对宦 官专权

15、和藩镇割据。但仅仅几个月时间,这场革新就在宦官和大官僚集团的联合反对下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和其它七位新锐一起贬到边远的荒州任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贞 革新和八司马事件。柳宗元被贬之处是永州,即今日的湖南零陵县。零陵在唐代是个偏远的 荒凉之地,司马又是个定员之外的闲官,没有任何具体职务。柳宗元在永州司马任上一呆就 是十年,这对一个忠心谋国又想大有作为的政治家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他的心中充 满孤愤:为什么一心为国却遭到贬斥,为什么绝代风华却得不到任用。在这边远的荒州,又 是一个没有任何具体职务的闲员,能做些什么呢?诗人不被理解的孤愤,独处荒州凄清幽冷, 通过这幅寒江独钓图含蓄地表现了

16、出来。其手法,就是利用人们的视野成倍缩小时,视域中 的物体则成倍地放大这一视觉原理,将画面成倍缩小,让这位清高又孤独的“钓翁”在画面 中不断放大,凸显期孤高的人格。诗人从充斥画面的“千山”,浓缩到千山中的“万径”; 再从“万径”浓缩到其中一条小径旁的江渚边,再由江畔缩至“孤舟”,由孤舟再缩至舟上 披着蓑衣在寒江上独钓的老人。字面上,通过“千山鸟飞绝”的“绝”,“万径人踪灭”的 “灭”,“孤舟蓑笠翁”的“孤”,已充分凸显出这是一个凄清寒荒又寂寞无声的天地,无 论是人还是飞禽走兽,都噤若寒蝉,俱在躲避严寒,又都患了失语症。唯有这位老渔翁身披 蓑衣,冒着风雪在寒江独钓。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浓缩,这里再用“独钓”二字,将渔翁的孤 傲成百倍、成千倍的放大。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曾称赞柳宗元“虽万受摈斥,不更乎 其内”,这首诗就是个明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